主编推荐语
18个世界真实故事,展示开创性公益思维。
内容简介
用18个来自世界各地的真实故事告诉社会企业家应如何用商业思维做好公益!在这个日益纷繁复杂的时代,对于那些破坏我们星球以及社会基础的重大挑战,我们如何应对?凭借贝弗利·施瓦茨渊博的知识以及她同全世界几百名顶尖的社会变革领袖共同工作的丰富经验,《涟漪效应》这本书揭示和证明了一些推动重大变革的原则。施瓦茨是爱创家(Ashoka)的副总裁,该机构是一个全球性组织,致力于保证社会企业家及他们的创新能够激发更多创变者,以便维持和支撑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在这本颇接地气的书中,她展示了一个经过时间验证的模式,如果基于以下五个原则,任何个人领袖或者组织都可以带来深远、持续以及系统性的变革:重建制度性规范、市场活力变革、通过市场力量创造社会价值、培养完整的公民权、培养同理心。
书中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讲述了常人如何在全世界范围带来真实的改变,这些故事将五个行动性原则带入了现实生活。通过这本书施瓦茨用活生生的事例向我们证明了,不管任何人,身处何地,都可以成为高效的创变者。正如施瓦茨所说,下一代创变者将在很多方面成为这场运动的冠军,他们包括:商业活动中采纳了多种新的可持续方式的公司;想让自己的捐赠更加高效、能为人们生活带来良性影响的捐款人;以及想让他们自己、家庭、邻居以及社区生活更加美好的普通公民。《涟漪效应》介绍了一些在应对社会和环境挑战上当今最具创新力和最有效的措施,并清晰地展示:当同理心、创造力、情感以及坚韧不拔结合在一起的时候,重大的、可改变人生的进程就会成为可能。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对《涟漪效应》的赞誉
- 推荐序1
- 推荐序2
- 序
- 前言
- 引言 系统性变革中的涟漪方案
- 幕后故事
- 从崩溃到突破
- 当梦想变成现实
- 社会企业家——无人曾预见他们的崛起
- 一个苹果有好多籽,但有哪些籽以后会长成苹果
- 第一部分 重建制度性规范
- 埃丝特·戴森(Esther Dyson)的反思
- 第一章 德国:予人民以能源
- 家庭主妇能量大
- 可替换、可反思、可改造、可再生
- 多赢的解决方案
- 动员普通人参与
- 第二章 美国:教学亦有道
- 新的一代需要全新的学习方法
- 告别劳而无功的改革
- 教学是个大问题
- 培育和散播种子
- 第三章 印度:从奴役到解放
- 陷入不断循环的贫困怪圈
- 改变现状,改变生活
- 人力车革命
- 人力车项目的辐射效应
- 第四章 尼泊尔:摘掉隐形妇女的面纱
- 不存在的妇女
- 分享忧伤
- 创变者联盟
- 现在你是否看见了红色
- 寡妇和半寡妇的联合
- 第二部分 市场活力变革
- 彼得·圣吉(Peter M.Senge)的反思
- 第五章 危地马拉:微型寄售打开经济融合之门
- 创造卖点,不卖创意
- 一切从炉灶开始
- 不因利润而牺牲社会效益
- 逆向思维的力量
- 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和价值
- 影响力和可持续性的平衡
- 附言:关于海地
- 第六章 肯尼亚:请拨打玉米专线411
- 小农场主的悲哀
- 商品交易社区
- 不要消极等待
- 创办虚拟农产品超市
- 农业和农民的重生
- 第七章 巴西:以新经济体系刺激财政活力
- 自给自足的贫民窟
- 谁都可以创办银行吗
- 团结经济
- 扩散模式,发展运动
- 超越银行服务
- 普惠金融的关键
- 第三部分 通过市场力量创造社会价值
-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的反思
- 第八章 秘鲁:垃圾带来的财富
- 关于垃圾的话题
- 垃圾场里的潜能
- 垃圾——有用的资本
- 快步迈入2010年
- 从本土创意到长久解决方案
- 如果秘鲁可以做到,全世界都可以
- 第九章 美国:资本主义的更好模式
-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贸易,而非援助
- 从心怀善念到积极改变
- 反向创新
- 从小额信贷到市场对接
- 买什么决定了你帮助谁
- 第十章 尼日利亚:粪便也是一桩好生意
- 一万人只有两个厕所
- 厕所营销101
- 选址是关键
- 经营厕所,掌控生活
- 附加价值
- 第十一章 法国:居者有其屋
- 去创新化的创新
- 改造型发展模式
- 创造之母
- 每个人都是被关爱的天使
- 绝不是连锁企业
- 投资不收税
- 第四部分 培养完整的公民权
- 吉塔·拉奥·格普塔 (Geeta Rao Gupta)的反思
- 第十二章 全球:给儿童财务自由
- 街头智慧
- 打破贫穷的怪圈
- 救助孩子,从教他们储蓄做起
- 构建未来
- 一步一步构建完整体系
- 在中国的进展
- 第十三章 德国:跨越障碍,联系你我
- 一次邂逅
- 寻找真正的方向
- 360度的转变
- 重新认识“其他人”
- 了解多元性是理解人性的基础
- 在中国的进展
- 第十四章 丹麦:自闭症者有能耐
- 生活并不像电影那样美好
- 美好的意外
- 从信息工程公司总监到软件测试顾问
- 好创意自然有市场
- 从残障缺陷到竞争优势
- 小模式变成大运动
- 第十五章 阿根廷:让精神病患者回归正常
- 打破精神病院的高墙
- 疯人疯语的启示
- 坦诚相待
- 音乐传递的信息
- 第五部分 培养同理心
- 阿里安娜·赫芬顿(Arianna Huffington)的反思
- 第十六章 加拿大:从婴儿开始的行为改变
- 同理心无法传授,但是可以学习
- 畅通的情感交流
- 感受决定我们成为怎样的人
- 让我们的内心都温暖起来
- 消解“别人”这个词
- 创立同理心运动
- 第十七章 美国:培养跨信仰行动拥护者
- 建立校园拥护者核心
- 把跨信仰作为信仰
- 通过分享强化宗教信仰
- 新声音,新观点
- 在一起会更好
- 求同存异
- 第十八章 巴勒斯坦:美丽的抵抗
- 利益改变,价值观不变
- 美女与内心的野兽
- 输入、输出
- 价值观战胜暴力
- 结语 把当下的、可能的变成能做到的
- 前景还是光明的
- 从共识到共谋
- 技术促进变革
- 良性循环:边缘变主流
- 过去、现在和未来
- 不要二选一,两个都要,还要更多
- 后记 关于明天的思考
- 社会创业课堂
- 作者的话
- 致谢
- 关于作者
- 爱创家(Ashoka)简介
- 附录 中国:正在扩散的社会企业涟漪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