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用户推荐指数
哲学与宗教
类型
7.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5千字
字数
2025-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反思何以为人,探索人与非人的复杂边界。
内容简介
从上古到现在,我们求神拜佛、狩猎、把宠物当家人、爱上二次元人物、给人工智能做图灵测试——从动物、机器到神灵,我们身边围绕着非人,而我们又一再把它们当“人”,与之相处、依赖、责备,甚至为它们做打算。所以,我们为什么反复爱上非人类?或者更进一步地说,什么是人?什么是非人?
本书中,人类学家韦布·基恩犀利地指出,人与动物的关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定义,人机关系这样的现代问题也会被纳入历史和信仰的考量,仅存于想象中的神在今天越来越像不具有解释性的人工智能模型。这些围绕在人身边的事物一直被人投射情感、灌注思想,甚至被要求做出判断、承担责任,直到它们拥有与人类相似的伦理地位。而人类也在这样的反馈循环中不断反思和定义“人”。
韦布·基恩遍访加拿大育空地区的猎人、热带雨林中的知翁人、北阿肯德邦的村民、内华达农场工人、泰国的癌症病患、印度的社会活动家、美国的人工智能程序员、日本的机器人爱好者、玩恋爱游戏的都市女性……
在田野故事中发掘人的道德观念与价值,他提出:道德不仅由思想、宗教或社会文化来定义,还更多地取决于人与周围的互动。我们如何看待周围的事物,周围的事物就怎样呈现人格的特质,受到人类伦理的约束。
目录
- 版权信息
- 人与非人:一个道德的想象
- 远离恐慌:机器人和超级AI,无非是过去的野兽和神
- 导论
- 第一章 道德机器与人为决策
- 让汽车拥有道德
- 如果……将会怎样
- 失控的有轨电车
- 拒绝接受难题
- 第二章 人类:死亡还是生存
- 重症监护室里的杀人和放任死亡
- 边界问题:人与机器
- 划定界限
- 生命支持装置带来的伦理困境
- 身体部位与人格
- 生命、死亡以及二者之间
- 身体与灵魂
- 你所感受的与你所认识的
- 第三章 类人:作为猎物、祭品、同事和伙伴的动物
- 动物权利
- 猎人与猎物
- 祭司与祭品
- 工作伙伴与同伴
- 第四章 准人:机器人、化身、仆人和物神
- 超越自然
- 赛博格
- 令人恐惧的机器人
- 与机器人和谐相处
- 友好型机器人的阴暗面
- 爱上机器人
- 拜物教
- 理解他人
- 有生命的,像神一样
- 社会关系可以改变人
- 第五章 超人:人工智能、幽灵和萨满
- 害怕人工智能
- 如何通过图灵测试
- 怎样才能像人
- 投射和内化的危险
- 人工智能像上帝吗?
- 人工智能的所言即所意吗?
- 来自外来者的信息
- 谵语
- 萨满的占卜
- 人工智能的不透明性
- 结语 道德相对主义与人类现实
- 参考文献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