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反思何以为人,探索人与非人的复杂边界。

内容简介

从上古到现在,我们求神拜佛、狩猎、把宠物当家人、爱上二次元人物、给人工智能做图灵测试——从动物、机器到神灵,我们身边围绕着非人,而我们又一再把它们当“人”,与之相处、依赖、责备,甚至为它们做打算。所以,我们为什么反复爱上非人类?或者更进一步地说,什么是人?什么是非人?

本书中,人类学家韦布·基恩犀利地指出,人与动物的关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定义,人机关系这样的现代问题也会被纳入历史和信仰的考量,仅存于想象中的神在今天越来越像不具有解释性的人工智能模型。这些围绕在人身边的事物一直被人投射情感、灌注思想,甚至被要求做出判断、承担责任,直到它们拥有与人类相似的伦理地位。而人类也在这样的反馈循环中不断反思和定义“人”。

韦布·基恩遍访加拿大育空地区的猎人、热带雨林中的知翁人、北阿肯德邦的村民、内华达农场工人、泰国的癌症病患、印度的社会活动家、美国的人工智能程序员、日本的机器人爱好者、玩恋爱游戏的都市女性……

在田野故事中发掘人的道德观念与价值,他提出:道德不仅由思想、宗教或社会文化来定义,还更多地取决于人与周围的互动。我们如何看待周围的事物,周围的事物就怎样呈现人格的特质,受到人类伦理的约束。

目录

  • 版权信息
  • 人与非人:一个道德的想象
  • 远离恐慌:机器人和超级AI,无非是过去的野兽和神
  • 导论
  • 第一章 道德机器与人为决策
  • 让汽车拥有道德
  • 如果……将会怎样
  • 失控的有轨电车
  • 拒绝接受难题
  • 第二章 人类:死亡还是生存
  • 重症监护室里的杀人和放任死亡
  • 边界问题:人与机器
  • 划定界限
  • 生命支持装置带来的伦理困境
  • 身体部位与人格
  • 生命、死亡以及二者之间
  • 身体与灵魂
  • 你所感受的与你所认识的
  • 第三章 类人:作为猎物、祭品、同事和伙伴的动物
  • 动物权利
  • 猎人与猎物
  • 祭司与祭品
  • 工作伙伴与同伴
  • 第四章 准人:机器人、化身、仆人和物神
  • 超越自然
  • 赛博格
  • 令人恐惧的机器人
  • 与机器人和谐相处
  • 友好型机器人的阴暗面
  • 爱上机器人
  • 拜物教
  • 理解他人
  • 有生命的,像神一样
  • 社会关系可以改变人
  • 第五章 超人:人工智能、幽灵和萨满
  • 害怕人工智能
  • 如何通过图灵测试
  • 怎样才能像人
  • 投射和内化的危险
  • 人工智能像上帝吗?
  • 人工智能的所言即所意吗?
  • 来自外来者的信息
  • 谵语
  • 萨满的占卜
  • 人工智能的不透明性
  • 结语 道德相对主义与人类现实
  • 参考文献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又被标题骗进来了

    作者韦布・基恩在本书中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关系为线索,穿透历史与文化的屏障,将动物、机器与神灵置于同一框架下审视。他通过跨越加拿大育空地区的猎人、日本机器人爱好者、泰国癌症患者等全球田野案例,揭示人类如何将非人存在纳入伦理体系,并在此过程中不断重构 “人” 的定义。作者的论述从狩猎时代的动物崇拜切入。他指出,泰格族猎人将猎物视为具有灵魂的 “类人”,祭祀仪式不仅是生存需求,更是道德责任的体现;而现代都市女性对虚拟角色的情感投射,则延续了这种将非人 “人格化” 的本能。当视角转向机器领域,作者观察到内华达农场工人对机械的依赖已超越工具范畴,人工智能程序员开发的算法被要求承担道德判断,这种趋势模糊了人机界限,使图灵测试沦为新型的 “萨满降神术”。书中最具颠覆性的观点在于对神灵与科技的类比。作者发现印度村民将神谕解释为 “不可知的黑箱”,这与深度学习模型的运作逻辑惊人相似 —— 信徒与程序员同样在缺乏理解的前提下赋予其权威性。这种跨时空的对照,揭示了人类始终需要超越性存在来完成自我定位的深层需求。通过北阿肯德邦村民与动物共生的生态实践,作者进一步解构了 “人类中心主义”。当狼群成为村落灾害预警系统的一部分,传统的人兽对立被协作共生的伦理取代,证明道德观念并非单向灌输,而是通过具体互动动态生成。这种田野观察为当前人工智能伦理争议提供了历史参照:当机器获得类人的交互能力时,对于重新划定责任边界这件事,我们人类是否已经准备好了?作为人类学家,作者在结语中尖锐指出,ChatGPT 引发的恐慌实质是古老问题的现代变体 —— 当非人存在具备拟人格特质,人类被迫直面自身的定义危机。这种危机在哥特教堂的圣像崇拜中萌芽,在宠物殡葬业中发酵,最终在硅谷的服务器集群里达到顶点。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