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自述。

内容简介

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从皇帝转变为公民的人物,溥仪以惊人的坦诚记录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从紫禁城的幼主,到被军阀摆弄的傀儡;从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再到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的普通公民。书中既有对宫廷生活的细致描写,也有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观察,更包含了他对自身命运的深刻反思。

这部回忆录不仅是一部个人忏悔录,更是一面映照中国近代剧变的镜子。通过溥仪的眼睛,读者将看到20世纪中国最动荡的岁月如何塑造一个人的命运,而一个人又如何在大时代的夹缝中求得救赎。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我的前半生(上册)
  • 第一章 我的家世 (1859-1908)
  • 一、醇贤亲王的一生
  • 二、外祖父荣禄
  • 三、慈禧太后的决定
  • 四、摄政王监国
  • 五、亲王之家
  • 第二章 我的童年 (1908-1917)
  • 一、登极与退位
  • 二、帝王生活
  • 三、母子之间
  • 四、毓庆宫读书
  • 五、太监
  • 六、我的乳母
  • 第三章 北京的“小朝廷” (1917-1924)
  • 一、袁世凯时代
  • 二、丁巳复辟
  • 三、北洋元老
  • 四、不绝的希望
  • 五、庄士敦
  • 六、结婚
  • 七、内部冲突
  • 八、遣散太监
  • 九、整顿内务府
  • 十、紫禁城的末日
  • 十一、在“北府”里
  • 十二、三岔口上的抉择
  • 十三、由“使馆区”到“租界地”
  • 第四章 天津的“行在” (1924-1930)
  • 一、罗振玉的努力
  • 二、我和奉系将领之间
  • 三、谢米诺夫和“小诸葛”
  • 四、东陵事件
  • 五、领事馆、司令部、黑龙会
  • 六、郑孝胥的理想
  • 七、“行在”生活
  • 第五章 到东北去 (1931-1932)
  • 一、不静的“静园”
  • 二、日本人意见分歧
  • 三、会见土肥原
  • 四、白河偷渡
  • 五、在封锁中
  • 六、我的所见与所思
  • 七、会见板垣
  • 我的前半生(下册)
  •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1932-1945)
  • 一、登场
  • 二、“元首”的“尊严”
  • 三、李顿调查团
  • 四、第三次做“皇帝”
  • 五、吉冈安直
  • 六、我的恐惧
  • 七、四大“诏书”及其他
  • 八、在羊的面前是狼
  • 九、“后”与“妃”的命运
  • 十、大崩溃
  • 第七章 在苏联的五年 (1945-1950)
  • 一、疑惧和幻想
  • 二、放不下来的架子
  • 三、我不认罪
  • 四、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 第八章 由抗拒到认罪 (1950-1954)
  • 一、回到了祖国
  • 二、第一次写自传
  • 三、乾隆的田黄石印
  • 四、黑色的皮箱
  • 五、交代一段历史真相
  • 六、检举与认罪
  • 七、震动
  • 八、原形毕露
  • 第九章 认罪以后 (1955-1956)
  • 一、观测“气象”
  • 二、劳动滋味
  • 三、生活检讨会
  • 四、血泪控诉
  • 五、平顶山的方素荣
  • 六、台山堡一家农民
  • 第十章 一切都在变 (1956)
  • 一、最初的答案
  • 二、会见亲属
  • 三、日本战犯
  • 四、离婚
  • 第十一章 “世界上的光辉” (1957-1959)
  • 一、在我心里失掉过的
  • 二、解放了的人
  • 三、美与丑、善与恶
  • 四、“监狱”
  • 五、“所方”
  • 六、命运是可以掌握的
  • 第十二章 特赦 (1959)
  • 一、中共中央的建议
  • 二、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四日
  • 三、告别
  • 附录1
  • 中国人的骄傲
  • 附录2
  • 从我的经历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3个评分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