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鼓角壮悲风,黄朴民解读历史人物。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黄朴民先生解读历史风云人物的文章四十六篇。其中,部分文章曾于不同时期发表在各大报刊杂志上,部分文章为作者新作。

文集中每个历史人物都单独成篇,结集时,根据主题将文章分为六个板块:先哲的睿智、国士的卓识、王霸者的多张面孔、历史的镜鉴、才性离合、英雄的命运。收录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如先哲有老子、孔子,国士有韩信、诸葛亮,帝王有春秋霸主、也有厚实明君,文臣有邓禹、羊祜,武将有岳飞、哥舒翰。

作者解读历史人物,不仅从人们熟知的方面入手,还格外注意揭示历史人物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其他面向。如论及汉代大儒董仲舒,作者并没有从董仲舒确立儒家正统地位的贡献切入,而是重在论说他所提出的“天人合一”,旨在假神权限制君权,这在封建社会,纯粹是异想天开。

再如论及岳飞之死,除了提到“主战”“主和”的政治斗争这一原因外,还指出,岳飞秉公议事、仗义执言的性格;手握重兵、威震天下,被高宗疑有“不臣之心”;君主集权专制政治的扼杀人才机制……这些都是导致岳飞冤死的“帮凶”。

作者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对各位经典人物进行了现代解读,总结其成败,揭示其启迪,为一切对历史有兴趣,对英雄有情结的当今读者提供了一种可资参考的材料和途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先哲的睿智
  •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的治国之术
  • “圣之时者”:务实的孔子
  • 厚礼:孙子其人其书的当代启迪
  • 拒绝诱惑:庄子的境界
  • “尊贤使能”:孟子的人才观
  • 国士的卓识
  • 范文子的卓识及其遗憾
  • 子路:保持本色的儒之大者
  • “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的司马穰苴
  • 韩信的睿智:“汉中对”新解
  • “天人合一”与董仲舒的演技
  • 东汉开国第一人——邓禹与他的“图天下策”
  • 三顾频烦天下计:“隆中对”平议
  • 举重若轻:羊祜和他的《平吴疏》
  • 王霸者的多张面孔
  • 一代枭雄郑庄公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回眸晋献公
  • “春秋首霸”齐桓公
  • 贵族优雅精神的绝唱:宋襄公之死
  • 左支右绌:晋襄公的苦闷
  • 秦穆公“种瓜得豆”
  • “人中翘楚”楚庄王
  • 晋悼公复霸
  •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梁惠王的无奈
  • 旷代明君汉文帝
  • “知雄守雌”:光武帝刘秀
  • 政治博弈:魏孝文帝迁都
  •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的胆略与权谋
  • 历史的镜鉴
  •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逼出来的反叛
  • 关公崇拜情结
  • 洞见:读萨孟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 从终点回到原点:传统政治的轮回
  • 自污自晦:古代功臣自我保全之道
  • 才性离合
  • 最是高处不胜寒:伍子胥的末路
  •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吴起身上的德才悖论
  • 权力欲的深渊:白起范睢生死劫
  • 厚黑有道:公孙弘的伎俩
  • 屈服与依附:王充的另一面
  • 无毒不丈夫:张杨的毁灭之路
  • 做人要低调:贺若弼韩擒虎争功的教训
  • 命悬一线:尉迟敬德闹宴风波
  • “事君数,斯辱矣”:胡惟庸现象透视
  • 英雄的命运
  • 人尽其才:王猛的襟怀
  • 檀道济的悲剧人生
  • 再见了,潼关:哥舒翰英雄揾泪
  • 宋代政治文化传统与岳飞之死
  • 暗箭难防:熊廷弼之死
  • 亲痛仇快:袁崇焕之死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历史人物的现代解读

    这本书是黄朴民教授最新出版的历史随笔集,收录了四十六篇解读历史风云人物的文章。这些文章曾发表于各大报刊杂志,也有部分为作者新作。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朴民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军事史,也曾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这本书不同于时下那些充斥着 “结构”“量化”“趋势” 表述的历史著作,它回归历史人物原有的主体地位。历史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人的活动集中体现了历史的规律性和复杂性。书中根据主题将文章分为六个板块:先哲的睿智、国士的卓识、王霸者的多张面孔、历史的镜鉴、才性离合、英雄的命运。收录人物涵盖时间跨度大,从春秋到宋代。既包括老子、孔子等先哲,也有韩信、诸葛亮等国士,既有春秋霸主、厚实明君等帝王,也有邓禹、羊祜等文臣,还有岳飞、哥舒翰等武将。黄教授解读历史人物时,不仅从人们熟知的方面入手,还格外注意揭示历史人物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其他面向。如论及汉代大儒董仲舒,作者并没有从其确立儒家正统地位的贡献切入,而是重在论说他所提出的 “天人合一”,旨在假神权限制君权。在分析岳飞之死时,书中除了提到 “主战”“主和” 的政治斗争这一原因外,还指出了多个因素:岳飞秉公议事、仗义执言的性格;手握重兵、威震天下,被高宗疑有 “不臣之心”;君主集权专制政治的扼杀人才机制。这些多角度的分析展现了历史人物评价的复杂性,打破了非黑即白的传统叙事模式。黄教授在 “同情之理解” 的基础上,通过对史料的认真梳理分析,认识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走进其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从而体认其思想动机,评述其功过得失。全书整体阅读体验顺畅,值得推荐。

      转发
      1

    出版方

    华夏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是一家综合性出版机构,以专业出版为特色,兼顾大众出版与教育出版,在经济、管理、西方哲学、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医学等专业出版门类形成主题系列,规模优势与品牌优势,在图书市场占据较大的份额,在读者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和阅读忠诚度。曾系统推出“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成为文学经典阅读的基本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