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涵盖大学心理学论述的基本原理。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四篇。

第一篇论述心理学的性质以及生基础、学习、记忆、感觉与知觉、意识、情绪、动机等基本心理历程。

第二篇是关于个别差异的课题,内容有语言和思维、成长与发展、智力、人格、心理测量方法等。

第三篇讲述行为的社会因素,包括社会认知和社会互动。

第四篇是与身心健康有关的课题,论述应激历程、心理障碍、各种心理疗法的理论和评估。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篇基本历程
  • 第一章 心理学的性质
  • 第一节 心理学的含义
  • 第二节 心理学的解说
  • 第三节 心理学发展史
  • 第四节 现代心理学的观点
  • 第五节 心理学的变量与规律
  • 第六节 心理学研究方法
  • 第七节 心理学的主要领域
  • 第八节 心理学家的共识
  • 第二章 行为的生理基础
  •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第二节 大脑皮质的功能
  • 第三节 神经元和信息的传递
  • 第四节 脑功能偏侧倾向
  • 第五节 利手倾向
  •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
  • 第七节 行为的遗传研究
  • 第三章 学习历程
  • 第一节 学习的性质
  • 第二节 经典条件作用
  • 第三节 经典条件作用实例
  • 第四节 经典条件作用的机制
  • 第五节 操作条件作用
  • 第六节 回避学习
  • 第七节 操作条件作用实例
  • 第八节 条件作用的生物因素
  • 第九节 条件作用的认知成分
  • 第十节 认知学习
  • 第十一节 社会认知学习
  • 第十二节 技能学习
  • 第十三节 近似学习的现象
  • 第四章 记忆与遗忘
  • 第一节 感觉记忆
  • 第二节 短时记忆
  • 第三节 长时记忆
  • 第四节 记忆的建构
  • 第五节 信息来源的记忆
  • 第六节 记忆的类别
  • 第七节 影响记忆的因素
  • 第八节 情绪经验的回忆
  • 第九节 记忆测量法
  • 第十节 记忆的障碍
  • 第十一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基础
  • 第十二节 增进记忆的方法
  • 第五章 感觉与知觉
  • 第一节 感觉的性质
  • 第二节 注意
  • 第三节 视觉和听觉
  • 第四节 皮肤感觉及其他感觉
  • 第五节 知觉的性质
  • 第六节 时间和移动知觉
  • 第七节 距离和深度知觉
  • 第八节 错觉和幻觉
  • 第九节 刺激作用与知觉
  • 第十节 知觉的个人因素
  • 第十一节 超感现象
  • 第六章 意识状态
  • 第一节 意识的活动
  • 第二节 意识的层次
  • 第三节 睡眠的功用
  • 第四节 快速眼动睡眠
  • 第五节 睡眠周期和生物节律
  • 第六节 梦境
  • 第七节 睡眠障碍
  • 第八节 催眠状态
  • 第九节 生物反馈与意识
  • 第十节 冥想
  • 第十一节 药物滥用
  • 第十二节 自我意识
  • 第七章 情绪
  • 第一节 基本情绪的性质
  • 第二节 情绪的生理变化
  • 第三节 情绪的神经生理基础
  • 第四节 情绪的经典理论
  • 第五节 生理反馈与情绪经验
  • 第六节 情绪的认知因素
  • 第七节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 第八节 情绪的对抗过程理论
  • 第九节 进化论的情绪观
  • 第十节 情绪的性别和文化因素
  • 第十一节 正面情绪的探讨
  • 第八章 动机
  • 第一节 动机的性质
  • 第二节 驱力与诱因论
  • 第三节 需要层次论
  • 第四节 心理逆转论
  • 第五节 惩罚与行为动机
  • 第六节 饥饿动机
  • 第七节 过度肥胖
  • 第八节 进食障碍
  • 第九节 性动机与性取向
  • 第十节 成就动机
  • 第十一节 权力和攻击动机
  • 第十二节 亲和与助人的动机
  • 第二篇个别差异
  • 第九章 语言与思维
  • 第一节 语言的性质
  • 第二节 动物的沟通方式
  • 第三节 人类语言的发展
  • 第四节 语言障碍及其神经生理机制
  • 第五节 语言与思维
  • 第六节 意象思维
  • 第七节 推理历程
  • 第八节 思维和决策的偏向
  • 第九节 概念的性质和形成
  • 第十节 问题的解决
  • 第十章 成长与发展
  • 第一节 遗传与环境的互动
  • 第二节 脑功能的发展
  • 第三节身心的成长与发展
  • 第四节 两性差异的形成
  • 第五节 自我概念的发展
  • 第六节 认知发展论
  • 第七节 道德观念的发展
  • 第八节 依恋行为的发展
  • 第九节 艾里克森的生命周期观
  • 第十节 毕生发展的观点
  • 第十一节 纵向研究的成果
  • 第十一章 心理和行为的测量
  •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含义
  • 第二节 心理测验的类别和功用
  • 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反应偏向
  • 第四节 测验的常模
  • 第五节 信度
  • 第六节 效度
  • 第七节 测验分数与效标的关系
  • 第八节 决策与测验的应用
  • 第九节 测验的偏向与不公
  • 第十节 兴趣量表
  • 第十一节 状态与特质的测量
  • 第十二节 心理测验的应用守则
  • 第十二章 智力
  • 第一节 智力的结构
  • 第二节 智力的多元论
  • 第三节 智力的测量
  • 第四节 智力的遗传因素
  • 第五节 智力的环境因素
  • 第六节 性别和种族的智力差异
  • 第七节 智力的发展
  • 第八节 智力衰退
  • 第九节 弱智和天才
  • 第十节 创造能力
  • 第十三章 人格
  • 第一节 人格的一致性
  • 第二节 遗传与环境因素
  • 第三节 体质与气质论
  • 第四节 特质论
  • 第五节 人格的五因子论
  • 第六节 精神分析的观点
  • 第七节 行为学派的观点
  • 第八节 人本心理学的观点
  • 第九节 人格的评估
  • 第三篇社会行为
  • 第十四章 社会认知
  • 第一节 社会的自我
  • 第二节 印象的形成
  • 第三节 内隐人格理论
  • 第四节 刻板认知与偏见
  • 第五节 归因历程
  • 第六节 归因的偏向
  • 第七节 虚同和虚异效应
  • 第八节 态度的性质
  • 第九节 态度的改变
  • 第十节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 第十一节 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理论
  • 第十五章 社会互动
  • 第一节 人际吸引
  • 第二节 人际关系理论
  • 第三节 亲密关系
  • 第四节 社会助长作用
  • 第五节 社会懈怠
  • 第六节 从众行为
  • 第七节 依从行为
  • 第八节 服从行为
  • 第九节 自我表现
  • 第十节 自设障碍
  • 第十一节 自我监控
  • 第四篇身心健康
  • 第十六章 应激与身心健康
  • 第一节 应激源
  • 第二节 应激的影响力
  • 第三节 应激反应
  • 第四节 个人控制感
  • 第五节 应对方式
  • 第六节 社会支持
  • 第七节 人格与身心健康
  • 第八节 行为模式与健康
  • 第九节 心理神经免疫历程
  • 第十节 心身疾病
  • 第十一节 身心健康的维护
  • 第十七章 心理障碍
  •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界定
  •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性质
  • 第三节 精神健康与幸福感
  • 第四节 生物和文化因素
  • 第五节 焦虑障碍
  • 第六节 躯体形式障碍
  • 第七节 解离障碍
  • 第八节 人格障碍
  • 第九节 心境障碍
  • 第十节 精神分裂症
  • 第十八章 心理疗法
  • 第一节 精神分析疗法
  • 第二节 行为疗法
  • 第三节 认知疗法
  • 第四节 人本主义疗法
  • 第五节 存在疗法
  • 第六节 完形疗法
  • 第七节 森田疗法
  • 第八节 团体疗法
  • 第九节 共同运作因素
  • 第十节 心理疗法的评估
  • 第十一节 生物医学的疗法
  • 有关国外和中国近代心理学史的重要事件和著作
  • 测量与统计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