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8千字
字数
2019-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探讨土地治理、权利、征收、税收等问题。
内容简介
目前,国内的一些土地法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的专项研究,如土地征收、土地财政、建设用地流转等,而专门的土地法基础理论的著作却凤毛麟角。
在这种背景下,土地法学对基础理论的呼唤越来越迫切。解决中国土地问题,亟须对土地法的基础理论进行总结和创新,从法学理论上回答、研究解决土地问题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为纷繁复杂的土地问题“正本清源”,提供科学的应对策略。
本书试图回答土地法理论中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对政府土地治理、土地权利体系、土地登记、土地征收、土地发展权、土地税收等进行探讨,从而推动土地法基础理论的发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土地法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一节 什么是土地
- 一、土地的法律概念
- 二、土地的属性
- 三、土地分类
- 第二节 土地法视角下土地的本质属性:公私交融性
- 一、土地的公共性
- 二、土地的私人性特征
- 第三节 土地法视角下人类土地利用的行为模式——基于土地人假设
- 一、土地人作为经济人的行为模式
- 二、土地人作为社会人的行为模式
- 第四节 土地法的产生与发展规律
- 一、土地法的产生与发展
- 二、土地法的发展规律
- 三、中国土地问题的特殊性与土地法研究的出发点
- 第五节 土地法的调整对象与特点
- 一、土地法的调整对象:土地利用关系
- 二、土地法的特点
- 第六节 土地法的价值目标
- 一、土地的公平利用
- 二、土地的有效利用
- 三、土地的永续利用
- 四、土地的有序利用
- 第二章土地权利与土地登记
- 第一节 土地权利
- 一、《土地管理法》等法律确立的土地权利体系
- 二、《物权法》等民事法律确立的土地权利体系
- 三、两种权利体系的比较
- 第二节 土地登记的几个理论问题
- 一、土地登记的目的和功能
- 二、土地登记的法律性质
- 三、土地登记制度模式
- 四、土地登记与地籍调查之间的关系
- 五、土地登记与土地确权的关系
- 第三节 不动产登记机构的最优选择
- 一、我国不动产登记分散登记的状况
- 二、我国不动产分散登记的弊端
- 三、我国不动产为什么应该统一登记
- 四、为什么要以土地为核心、以土地主管部门为登记机关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 五、我国不动产登记机构的设置
- 第三章现代土地法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 第一节 政府治理的应然状态
- 一、政府土地治理的目标——良好的土地管理应该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
- 二、治理体系的判断标准
- 第二节 政府土地治理的政策工具箱
- 一、“硬工具”的传统优势
- 二、“软工具”的勃兴与不足
- 第三节 中国政府主导型的发展窘境
- 一、政府主体地位不清
- 二、行为失范
- 三、特殊限制
- 四、发展窘境的原因
- 第四节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改革方案
- 一、政策与外部实施环境之间有机结合,构建有效的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体系
- 二、改革方案的基本取向
- 三、改革方案的具体举措
- 第四章土地发展权
- 第一节 土地发展权的概念及源起
- 一、土地发展权的概念
- 二、土地发展权理念的变迁
- 第二节 土地发展权的财产权新形态
- 一、土地发展权的价值二元性
- 二、土地发展权的财产权理念变迁
- 三、公共财产权意义上的土地发展权
- 四、土地发展权利益之分配
- 第三节 土地发展权的物权地位
- 一、关于土地发展权客体的争议
- 二、土地发展权符合物权的基本构造和发展趋势
- 三、应将土地发展权视为独立物权
- 第四节 我国土地发展权物权体系之构建
- 一、在物权法中区分“集体土地发展权”和“公共土地发展权”
- 二、与建设用地使用权之间的协调
- 三、与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规划之间的协调
- 第五章土地征收
- 第一节 土地征收的基本理论
- 一、土地征收权的基本内涵与性质
- 二、土地征收制度的核心内容
- 第二节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制度的历史、现状、问题及其完善
- 一、我国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行制度
- 二、当前征地过程中反映的突出问题
- 三、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的各项争论
- 四、中国土地征收问题的特殊性
- 五、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的基本思路
- 第六章土地税收
- 第一节 土地税收的性质和功能
- 一、土地税收的性质
- 二、土地税收的功能
- 第二节 土地税收的结构
- 一、土地税的分类
- 二、土地税制的内容
- 第三节 中国土地税制的改革
- 一、现行土地税法的缺陷
- 二、土地税收改革的原则
- 三、修改与完善土地税法的基本思路
- 四、土地税制改革的路径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