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7千字
字数
2017-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公共预算制度是国家治理基石,中国需推行预算民主、实现法治预算,强化人大预算权力。
内容简介
公共预算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制度之一。公共预算不只是技术性的,就其本质而言是政治性的,预算过程反映了政治权力的分配。现代预算制度是国家治理基石,只有建立起现代公共预算制度,才能真正有效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中国而言,预算改革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预算改革必须要完善人大制度,让人大能够真正代表人民,强化人大的财政预算权力,并培育出公民的“纳税人权利意识”,推行“预算民主”,以权利制衡权力,实现权力向权利的适度回归,让权力与权利形成一种良性的博弈,此外,还必须要在遵循法治原则的基础上,培养人民的法治意识,树立法治信仰,完善制约机制,变“暗箱操作”为“阳光财政”,并实现由“行政预算”向“法治预算”的根本性转变。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选题的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之处以及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公共预算:一般概念与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公共预算的起源与内涵
- 第二节 公共预算的政治性质
- 第三节 公共预算与公共财政
- 第四节 公共预算的基本理论
- 第三章 公共预算改革:治理理想
- 第一节 治理、善治与国家治理
- 第二节 预算治理的政治学渊源
- 第三节 国家成长、财政改革与治理转型
- 第四节 国家治理中的公共预算改革
- 第四章 公共预算改革:外国的经验
- 第一节 国外公共预算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西方国家预算制度的基本特点
- 第三节 西方国家公共预算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章 公共预算改革:中国的实践
- 第一节 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实践
-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公共预算改革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中国公共预算改革:民主成长
- 第一节 预算民主及其实现路径
- 第二节 民主成长的中国实践
- 第七章 从权力走向权利:中国预算改革的政治学分析
- 第一节 预算中的权力与权利:一种政治学的研究范式
- 第二节 代议民主、公共预算与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
- 第三节 认真对待权力与权利:公共预算的法律要义
- 第四节 预算改革与公民权利的实现:现实问题
- 第五节 中国预算改革的理想:预算民主与法治
- 第八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