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6千字
字数
2019-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献给大众读者的思想史著作,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完整西方政治思想演化历程及其时代背景。
内容简介
本书以概述的方式回顾了过去两千年的政治思想史,探究了塑造西方政治传统的主要思想。斯佩尔曼从古希腊政治开始论述,正是在这里,政治与宗教得以区分开来;随后阐述了中世纪和现代早期基督教对政治领域的影响,及其在精神领域的核心领导地位;在本书最后三章,他对当代的政治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斯佩尔曼提出,应该将政治看作一个独立且与物质世界不相联的部分。
该书将哲学典籍置于相关的历史环境下考察,对其主旨的论述都经过仔细斟酌,并分析了作者的宗教信仰、思想继承和社会背景。该书通俗易懂,读者不需要有政治学等相关知识的深厚基础功底,对于想要了解这一有趣而重要理论的读者来说,阅读本书绝对是明智之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致谢
- 前言
- 第一章 城邦与共和国:公元前400—公元400年
- 早期政治团体
- 世俗基础和希腊城邦
- 柏拉图
- 亚里士多德
- 从城邦到罗马帝国
- 犬儒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
- 衰退与上帝之城
- 新柏拉图主义和奥古斯丁的解药
- 自然法学说的出现
- 第二章 君权神授:公元400—1500年
- 日耳曼王国与基督教
- 拜占庭的君主专制
- 教皇的继承
- 短命的加洛林帝国
- 封建倒退
- 教皇与皇帝
- 教会内部改革
- 中世纪中期的王国与政治
- 都市重生
- “哲学家”的回归
- 中世纪晚期的各种思想
- 政府的世俗转变
- 统一的君主政体与同意原则
- 马基雅维利和政治权术
- 第三章 主权国家的出现:1500—1700年
- 物质生活和人文主义贡献
- 宗教改革和宗教政治
- 教会及其盟友
- 路德意想不到的遗留问题
- 专制的发展
- 让·博丹和王权
- 都铎王朝的改革与王权
- 詹姆斯一世与神权理论
- 托马斯·霍布斯和世俗的专制主义
- 17世纪的趋势
- 反抗理论和宪政
- 加尔文主义与神圣的都督
- 约翰·洛克、基督教契约与财产追求
- 共和国、权利与宗教
- 激进的民主
- 自然法的新方向
- 走出神性
- 第四章 从臣民到公民:1700—1815年
- 旧政权和哲人
- 伏尔泰和自上而下的改革
- 孟德斯鸠与权力制衡
- 卢梭、契约和共同体
- 美国的贡献
- 辽阔的共和国
- 西欧的革命思想
- 自然权利的质疑
- 埃德蒙·柏克、自然权利以及保守主义的出现
- 第一次国际革命
- 功利主义的转变
- 亚当·斯密和最小的政府
- 启蒙运动的局限
- 世界主义的时刻
- 现代的议程
-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与平等观念:1815—1914年
- 物质变换
- 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
- 保守派的情况
- 保守派的立场
- 保守派政治家
- 古典自由主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工业国家
-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自由主义的重新构想
- 自由主义和人类潜能
- 女性和民主
- 条件平等
- 乌托邦社会主义
- 马克思与“科学社会主义”
- 福利国家的到来
- 民族主义和社会动荡
- 民主质问
- 第六章 瓦解和不确定性:1914—2010年
- 否定自由民主
- 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兴起
-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
- 风雨飘摇的民主政体
- 莫斯科的马克思主义
- 更加坚定的信仰:1945年之后的民主
- 权利的重新构思
- 西方对共产主义的质疑
- 战后福利国家
- 凯恩斯主义的中庸之道
- 对福利国家的质疑
- 失去中心:全球化与差异
- 后现代批判
- 差异政治
- 移民和认同
- 民族主义
- 约翰·罗尔斯和自由主义的命运
- 结语 以新视角解读经典理论
- 参考书目及注释
- 后记
- 索引
- 作者简介
- 译者简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