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讨论了儒家政治伦理如何构建政治代表和政治问责这两个治理体系的核心要件。

内容简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有力支撑。

本书基于儒家经典文本,指出了儒家政治代表和政治问责模式在理念建构上的独特性及其价值所在。

儒家政治伦理提示我们,当代治理体系的发展需要兼顾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美德培养,尽管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治理体系的基石,但责任心等美德仍然能够在治理中发挥关键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总序
  • 第一章 儒家政治伦理研究回顾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
  • 第二节 儒家政治伦理的相关研究回顾
  • 一 儒家与现代化之辩
  • 二 儒家反哺现代化
  • 第三节 作为国家治理基本元件的代表和问责
  • 第四节 如何比较
  • 第五节 本书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儒家政治伦理的基本要素
  • 第一节 儒家伦理中的自我:角色集合与道德主体
  • 一 作为角色集合的儒家自我
  • 二 作为道德主体的儒家自我
  • 三 儒家自我的二元性
  • 第二节 儒家责任伦理
  • 一 作为儒家伦理核心的政治责任
  • 二 儒家责任伦理探源:责任抑或责任心?
  • 第三节 儒家尚贤伦理
  • 一 儒家语境中的功绩概念:伦理规范还是政治能力
  • 二 儒家尚贤伦理:美德还是权利?
  • 第四节 儒家君子伦理
  • 一 君子与功绩
  • 二 君子之德与道德“外推”
  • 第五节 儒家政治伦理的制度基础
  • 一 教育机制
  • 二 选拔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儒家伦理与政治代表
  • 第一节 代表概念探源
  • 第二节 政治代表的一般逻辑
  • 第三节 政治代表的儒家逻辑
  • 一 理想境况中的代表关系:天—民—君
  • 二 现实境况中的代表关系:天—君—臣—民
  • 三 儒家代表的动力之源:角色演绎和情感联系
  • 第四节 比较视野下的儒家代表
  • 一 为什么需要代表
  • 二 代表什么
  • 三 代表的伦理基础
  • 第五节 儒家代表的独特意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儒家代表的历史实践
  • 第一节 儒家政治代表机制的核心功能
  • 第二节 儒家政治代表的核心机制:科举
  • 第三节 科举制度的包容性
  • 一 开放性:政治职位在多大程度上向社会开放?
  • 二 公平性:政治职位竞争是否公正
  • 第四节 科举制度的表征性
  • 第五节 科举制度的回应性
  • 第六节 儒家代表机制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儒家伦理与政治问责
  • 第一节 问责概念探源
  • 第二节 政治问责的一般逻辑
  • 一 问责关系
  • 二 问责义务
  • 三 问责边界
  • 四 问责结果
  • 第三节 政治问责的儒家逻辑
  • 一 问责关系
  • 二 问责义务
  • 三 问责边界
  • 四 问责结果
  • 第四节 比较视野下的儒家问责
  • 一 问责关系
  • 二 问责义务
  • 三 问责边界
  • 四 问责结果
  • 第五节 儒家问责的独特意涵
  • 一 对为政者责任心的倚重
  • 二 对失职失责的关切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儒家问责的历史实践
  • 第一节 行政问责
  • 一 儒家政治伦理对官僚体系的影响
  • 二 官僚系统如何对为政者问责
  • 第二节 历史问责
  • 一 为什么可以通过历史问责为政者
  • 二 历史问责的起源
  • 三 独立的史官制度
  • 第三节 教育问责
  • 一 禅让制中的道德启示
  • 二 世袭制中的教育问责理念
  • 第四节 儒家问责机制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儒家政治伦理的当代价值及其反思
  • 第一节 儒家政治伦理的当代理论价值:兼顾规则与美德
  • 一 儒家政治伦理对国家治理的理论启示
  • 二 儒家政治伦理对西方治理的理论启示
  • 第二节 儒家政治伦理的现实启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