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5千字
字数
2021-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朱永新老师解读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指导和借鉴。
内容简介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他的生活教育理论,酝酿于他从事新教育和平民教育运动的过程中,又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教育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他的许多观点和看法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借鉴和研究。
本书从11卷本的《陶行知全集》中,选出精华,由朱永新老师结合当下生活分为八章进行解读。书中的话题主要围绕教育、学校、教师、父母、孩子来写,对教育的发展以及教师和父母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父母和教师学习。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 第一章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 导语
- 改造国民的大责任
- 教师的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 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
- 教育为制造社会需要之事业
- 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 教育能造文化,造人,造国
- 一个小学生之好坏,关系全村之兴衰
- 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 教育为公,以达到天下为公
- 教育能改良个人之天性
- 养成“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共和国民
- 第二章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导语
-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四种教育家
- 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 教育好比是火
- 人生为一大事来
- 爱护青年人是最重要的事
- 教育是一种永久事业
- 我们的教育信条
- 共和与教育
- 实现文化为公,天下为公
- 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
- 教学生变成先生
- 金钱主义,最足破坏教师职业的尊贵
- 当教师需要园丁的智慧
- 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 重师首在师之自重
- 创造真善美的活人
- 师范生的定力
- 必得有个理想的社会悬在心中
- 从大彻大悟中形成信仰而生出力量
- 不懂科学的人不能做教师
- 教员最重要的精神,是求事业能力的长进
-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
- 甘心情愿跟你的学生做学生
- 还有一位最伟大的老师,就是老百姓
- 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
- 以学生为中心
- 让孩子现出各人本来之美
- 怎样做到即知即传?
- 尽教师的天职
- 读书要当作教书读,求学要当作教学求
- 第三章 教育要有试验的精神
- 导语
- 教育要有试验的精神
- 教育之新旧,视乎研究
- 新字的第一个意义要“自新”
- 各尽所能,各学所需,各教所知,各得其所的教育
- 教育要与伟大势力携手
- 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
- 民主教育的四个特点
- 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
- 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
- 教育必须是科学的
- 新教育和老教育不同之点
- 要重视地方办学人员之培养
- 大众教育是什么?
- 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
- 学校里面的事情要让学生参与
- 一个有生命的学校
- 自动主义的三要素
- 共同的生活才能有共和的精神
- 大学里最重要的原则是学术自由
- 学校有死的有活的
- 学校的势力不小
- 小学为教育之根本
- 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
- 教育就像八宝饭
- 教育不能等于赶考
- 不能“读书死”
- 不做“书呆子”和“田呆子”
- 学校是为社会设立的
- 学校是行以求知的地方
- 第四章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导语
-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 做人三要素
- 教人变好的教育是好教育
- 好的教育是引人向上生活之力量
- 我主张学校要给人看
- 大丈夫的精神
- 我们需要智仁勇兼修的个人
- 探求真理的五条路
- 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
- 缺少一分也不甘心
- 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
-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 随时、随地、随人而施教
- 学生所学的是人生之道
-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 知情意的教育是统一的整体
- 外语好比万里眼镜
- 日记是心灵的写真
- 建设的达观主义与创造的乐天主义
- 最重要的四把文化锁匙
- 充分发挥集体的精神
- 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
- 对于文字,有两种极端的人
- 办教育的人都应该说真话
- 第五章 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 导语
- 生活就是教育
- 常向“八贤”请教
- 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
- 注重空闲教育
- 在集体生活中发现儿童
- 康健是生活的出发点
- 学校生活只是社会生活一部分
- 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
- 造就有生活力的学生
- 没有维他命的教科书
- “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中心
- 生活决定教育
- 社会即学校
- 教学要合一
- 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界里去
- 不论校内校外的人,都可以做师生
- 学校是文化的旅馆
- 第六章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 导语
-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 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
- 用整个心去做整个的校长
- 有许多人是把大事小做了
- 要不得的独裁作风
- 把学校办到情愿送亲子弟入校求学
- 办学如治水
- 乡村标准校长的三层资格
- 事之兴废不复因人,而事举矣
- 第七章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 导语
- 相信孩子的创造性
- 解放小孩子的头脑
- 解放小孩子的双手
- 解放小孩子的嘴
- 解放小孩子的空间
- 解放小孩子的时间
- 创造需要民主的氛围
- 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
- 行动是创造的前提
- 发明的起点是问题
- 书呆子就是读书没有目的的人
- 书是一种工具
- 因循之害
- 第八章 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
- 导语
- 人格陶冶重在六岁前
- 要创造儿童的世界
- 我们要懂得儿童
- 要把活的书籍教给孩子
- 给小孩子自由行动
- 变成孩子教孩子
- 孩子最需要理解
- 要把小孩子当作活的
- 陪着小孩子一起创造
- 小孩也能教大人
- 解放儿童创造力
- 给儿童适合的营养
- 多做正当的游戏运动
- “学”和“乐”不可分离
- 及时发现孩子特殊的才干
- 满足孩子的需要
- 用孩子教孩子
- 儿童是应该快乐的
- 不要让孩子生活在恐怖的世界里
- 寓教育于娱乐
- 对儿童两种极端的心理
- 严格与放任
- 六岁以前的教育很重要
- 父母教育要一致
-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 不要小看小孩子
- 父母是孩子效仿的榜样
- 指导孩子和生物做朋友
- 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
- 要跟小孩子学习
- 提倡玩科学的把戏
- 新学校需要新父母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