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于人们了解项英的光辉一生和研究项英会有很大的帮助,填补了国内对项英一些历史史实研究的空白。

内容简介

项英作为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的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书将项英生前的著述、书信、电文以及中央、军委发出与项英有关的电文,包括他的入党介绍人包惠僧和叶挺、陈毅等所撰写的回忆项英的文章,项苏云所写回忆父亲的文章,项英传略和生平大事年表等等,编撰出版,供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共产党先驱领袖文库》出版说明
  • 郑覆他同志传略
  • 许白昊同志传略
  • 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工会工作
  • 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
  • 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报告
  • 总政治部的任务及红军中政治部与政治委员的关系
  • 参谋部成立红军战史编辑委员会
  • 中国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 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和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 一九三一年的总结与一九三二年的开始
  • 大家起来做防疫的卫生运动
  • 纪念列李卢庆祝苏区共产青年团与少先队的代表大会
  • 大大的向外发展积极的进行革命战争
  • “二七”事略
  • 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大战,夺取赣州、吉安
  • 发展生产,节俭经济,来帮助红军发展革命战争
  • 实行工作的检查
  • 反对浪费严惩贪污
  • 为苏维埃法庭写在前面的几句话
  • 反对对于参加革命战争的消极
  • 批评不正之风的三篇短文
  • 强固城乡苏维埃的组织和工作
  • 对军区后方军事指挥等问题的意见
  • 怎样配合红军的胜利去争取江西首先胜利
  • 今年纪念国际青年节的战斗任务
  • 关于红校干部、毕业生及击退团匪等问题
  • 猛烈扩大红军反对对于扩大红军的消极
  • 关于中央区作战地域划分与人员委任问题
  •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一周年纪念向全体选民工作报告书
  • 对敌大举进攻苏区之对策与布置
  • 盼告转换作战区域的意见
  • 确定我军今后之战略部署
  • 第十九军的组成及其任务
  • 关于打击敌两纵队之部署
  • 关于我军作战行动的意见
  • 积极筹款及建立供给系统
  • 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训令
  • 实行检验和登记地方武装枪支办法的规定
  • 加紧新战士军政训练,充实武器弹药
  • 参加查田运动保护秋收
  • 关于红一方面军行动部署的指示
  • 中革军委建议“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决定
  • 关于东方军的组成等问题
  • 目前东方军的行动及攻击部署
  • 第三十四师的行动部署
  • 关于制发团旗事命令
  • 关于颁发红星奖章的命令
  • 关于东方军的作战部署问题
  • 第三十四师的作战行动
  • 关于制发团旗的奖章的说明
  • 中革军委对东方军作战部署的指示
  • 对方面军作战任务的意见
  • 关于东方军行动部署的指示
  • 对三军团作战部署的指示
  • 东方军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
  • 关于颁发中国工农红军誓词的说明
  • 动员一切力量,准备粉碎敌人五次“围剿”
  • 扩大红军与红军补充区的划分
  • 乘机消灭连城之敌
  • 对庞云两旅老战术之对策
  • 破坏敌军部署打击将邵之敌
  • 第三第五军团的作战行动
  • 红军第一方面军的作战部署
  • 中革军委公布红军地方部队暂行编制表的命令
  • 翦除赣敌左翼侧猛烈开展游击战争
  • 关于处理战利品办法的训令
  • 破坏湘敌“清剿”计划各个击破四面之敌
  • 湘鄂赣与湘赣军区应密切配合行动
  • 绝对不容许忽视上级的命令及湘鄂赣红军的作战行动
  • 对闽浙赣工作的指示
  • 关于赤卫军野营演习问题的训令
  • 对作战计划之补充意见
  • 关于准备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命令
  • 关于部队缩编及逃亡问题
  • 严密防空防毒,粉碎敌人五次“围剿”
  • 对消灭云、庞两旅等部的指示
  • 关于动员新兵的命令
  • 用佯攻战术消灭敌左路军
  • 对红三军团作战部署的意见
  • 东方军打击闽敌的作战部署
  • 关于选送红校第七期教导团学员条件及各军区的分配名额
  • 对红三军团作战方案的意见
  • 东方军必须注意蒋之行动
  • 酌情集结主力,电告集结地点
  • 各个击破,先打闽敌,尔后对赣敌作战
  • 对红三军团作战计划的意见
  • 保证机动迅速派出侦察队
  • 主力控制西芹等地不利于内线作战
  • 对敌情的分析和作战意见
  • 红一军团适时参加抚河以东的会战
  • 关于派袁国平与陈公培谈判问题
  • 对与公培谈判事所取的策略
  • 对红一军团作战行动的说明
  • 关于对付敌之左翼队的决定
  • 军委对作战部署的补充指示
  • 战地工委就近指挥突击敌人
  • 严防敌蓝衣社等组织的阴谋企图
  • 关于东方军等部基本任务和作战动作的决定
  • 关于东方军和中央军的作战行动
  • 东方军应消灭硝石等地敌人
  • 对东方军与中央军作战行动的指示
  • 关于粉碎敌人五次“围剿”决议的紧急命令
  • 军队与地方财政统一的办法
  • 关于中央军的作战行动
  • 对南黎间作战行动的指示
  • 我军在黎川地区的作战行动
  • 东方军中央军的作战部署
  • 严密侦察警戒防敌袭击
  • 对红一方面军作战行动的指示
  • 关于各兵团作战指导及战术的指示
  • 关于红三红五军团作战行动及任务的指示
  • 对红一方面军实施机动的决议
  • 关于战术问题的指示
  • 红一军团仍按原定路线行动
  • 关于改编红军学校的命令
  • 协同袭击敌七十九师等部的指示
  • 袭击吴纵队和第八师,发展游击战争
  • 开办地方部队学校培养军政干部的训令
  • 关于各政府机关部队兵站对伤病员的保护问题
  • 各兵站和医院处置伤病员手续的规定
  • 红十军的作战行动及任务
  • 关于防空组织法的规定
  • 对各军团位置及任务的指示
  • 关于我军作战部署及任务的决定
  • 对红一红三军团行动的提议
  • 使用红十军到主要方面的重要意义
  • 各军区作战分区报告敌情
  • 重申建立经常报告制度的训令
  • 挺进游击队的任务
  • 关于各军团作战行动的建议
  • 关于进攻坚固阵地战斗的指示
  • 关于严防敌人夜袭的指示
  • 转送新战士到部队的办法
  • 给粤赣军区的指示信
  • 致师以上首长及司令部的一封信
  • 对各军团动作的指示
  • 加强中央苏区赤色戒严,以防敌阴谋破坏
  • 对各部任务及动作的指示
  • 对各军团作战行动的补充指示
  • 红五军团的任务与整顿红九军团
  • 各军团动作的基本原则、根据及其任务
  • 关于各部队选送第一步校第二期学员数目条件的命令
  • 红军应保持三三制的编制原则
  • 节省动员经费充实战争经济的办法
  • 关于第十七第十八师等部的活动方向
  • 罗坊广昌堡垒构筑违背支撑点原则
  • 关于箝制向光泽前进敌人之部署
  • 各军团各师应欢迎新战士归队
  • 关于敌军部署及我军的作战决定
  • 关于西方军等部目前的任务
  • 目前的任务是坚壁清野破坏道路
  • 注意我们部署中的弱点
  • 各兵团对空袭防御应注意之方法
  • 我军转移突击方向和重新编组及各军动作问题
  • 关于第七军团编制和配备问题
  • 关于红十军行动的指示
  • 第七军团应在泰宁进行整编训练
  • 关于第五军团动作的原则及任务
  • 关于接收调拨新兵工作的指示
  • 关于支撑点的构筑及其防御战术的补充指示
  • 各部应在年节开展给红属写信的运动
  • 关于政治工作的原则
  • 关于地方武装野营缓期举行的命令
  • 关于各军团部署及任务的指示
  • 关于第九军团等部的任务
  • 关于第三第七第九军团的动作问题
  • 第七第九军团打击敌第五路军的部署
  • 肃清闽赣边区地主武装和保障兵站线的安全
  • 关于夜间动作的战术
  • 继续开展检举运动
  • 在江口与敌斗争的部署
  • 信丰敌军的活动及我军之作战行动
  • 我军对敌企图袭击仁风之部署
  • 关于我军侧击牛岭马岭敌军的部署
  • 开展广泛的群众游击战争保卫中央苏区
  • 目前主要的任务与作战部署
  • 电询第十九师今后的行动方向
  • 关于中央苏区情况的报告
  • 目前敌人“清剿”形势与党的紧急任务
  • 中央军区政治部训令
  • 要求中央经常给各苏区以指示
  • 关于中央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
  • 保持现有地区或转移活动地区的请示
  • 关于红十军团等情况的汇报
  • 请中央速达目前方针
  • 关于行动方针问题的请示电
  • 拟以周建屏等为中区分会委员的请示
  • 部队分布于赣南闽西情况的报告
  • 关于当前工作情况的综合报告
  • 中共赣粤边特委关于开展反叛徒斗争讨论大纲
  • 关于帝国主义的政治教材
  • 中共赣粤边特委和游击队联合宣言
  • 中共赣粤边特委告赣南民众书
  • 在国民党江西省党部举行总理纪念周上的讲演词
  • 关于红军游击队集中改编问题致刘英函
  • 致书南方各边区红军游击队
  • 中共南委代表关于往赣粤边游击区联络情况给中共南委的报告
  • 三年来坚持的游击战争
  •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经验对于当前抗战的教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始建于1921年9月1日,重建于1950年12月1日,是党和国家政治读物出版社,也是我国第一家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出版社。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人民出版社”社名,成为国家和各省级人民出版社最为显著的形象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