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介绍了在应用程序和微服务的开发、交付以及部署过程中用到的知识和工具,并借助于大量的示例和截图详细地呈现了与站点可靠性工程(SRE)相关的所有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总计12章,分别介绍了SRE的现状、微服务架构和容器、微服务弹性模式、DevOps即服务、容器集群和编排平台、架构模式与设计模式、可靠性实施技术、实现可靠系统的做法、服务弹性、容器/Kubernetes和Istio监控、确保和增强IT可靠性的后期活动,以及服务网格和容器编排平台等内容。

本书适合对容器、微服务、Kubernetes、Istio等运维技术感兴趣的软件开发运维(DevOps)人员、系统工程师、IT性能专家阅读。本书可帮助他们了解SRE是如何有助于自动化和加速应用程序/服务的设计、开发、调试和部署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 内容提要
  • 关于作者
  • 关于审稿人
  • 前言
  • 资源与支持
  • 第1章 解密站点可靠性工程范式
  • 1.1 设置实用SRE的环境
  • 1.1.1 下一代软件系统的特征
  • 1.1.2 下一代硬件系统的特征
  • 1.1.3 向混合IT和分布式计算转型
  • 1.1.4 展望数字时代
  • 1.1.5 云服务范式
  • 1.1.6 不断增长的软件渗透和参与
  • 1.2 投身于SRE学科
  • 1.2.1 未来的挑战
  • 1.3 对高可靠性平台和基础设施的需求
  • 1.3.1 对可靠软件的需求
  • 1.4 响应式系统
  • 1.4.1 响应式系统是高度可靠的
  • 1.4.2 响应式系统的弹性
  • 1.5 高度可靠的IT基础架构
  • 1.5.1 无服务器计算的出现
  • 1.6 SRE领域的活力
  • 1.6.1 SRE的重要性
  • 1.6.2 站点可靠性工程师经常使用的工具集
  • 1.7 总结
  • 第2章 微服务架构和容器
  • 2.1 什么是微服务
  • 2.2 微服务设计原则
  • 2.3 部署微服务
  • 2.3.1 基于容器平台的部署工具
  • 2.3.2 代码作为功能部署
  • 2.3.3 基于虚拟化的平台部署
  • 2.4 微服务部署的实际示例
  • 2.4.1 使用Kubernetes的容器平台部署示例
  • 2.4.2 代码作为功能部署
  • 2.4.3 使用Jenkins或TeamCity进行基于虚拟平台的部署
  • 2.5 使用Spring Boot和RESTful框架的微服务
  • 2.6 Jersey框架
  • 2.7 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
  • 2.7.1 部署Spring Boot应用程序
  • 2.7.2 监控微服务
  • 2.7.3 用于监控微服务的工具
  • 2.8 关于微服务的重要事实
  • 2.8.1 当前市场中的微服务
  • 2.8.2 何时停止微服务的设计
  • 2.8.3 是否可以使用微服务格式将团队划分为小型或微型团队
  • 2.9 总结
  • 第3章 微服务弹性模式
  • 3.1 微服务和容器简介
  • 3.1.1 容器化范式
  • 3.2 IT可靠性挑战和解决方案
  • 3.3 弹性和可靠性的前景和潜力
  • 3.3.1 MSA是前进的方向
  • 3.3.2 集成平台是时刻保持弹性的需求
  • 3.4 总结
  • 第4章 DevOps即服务
  • 4.1 什么是DaaS
  • 4.1.1 选择工具并不容易
  • 4.1.2 DaaS下的服务类型
  • 4.1.3 配置自动警报
  • 4.1.4 集中式日志管理
  • 4.1.5 基础设施安全
  • 4.1.6 持续的流程和基础设施开发
  • 4.1.7 CI和CD
  • 4.2 与开发和质量检查团队合作
  • 4.2.1 开发人员在DevOps中的作用
  • 4.2.2 QA团队在DevOps中的作用
  • 4.3 总结
  • 第5章 容器集群和编排平台
  • 5.1 弹性微服务
  • 5.2 应用和数据卷容器
  • 5.3 集群和管理容器
  • 5.3.1 什么是集群
  • 5.4 容器编排和管理
  • 5.4.1 什么是容器编排
  • 5.5 总结
  • 第6章 架构模式与设计模式
  • 6.1 架构模式
  • 6.2 设计模式
  • 6.2.1 安全设计模式
  • 6.2.2 弹性设计模式
  • 6.2.3 可扩展性设计模式
  • 6.2.4 性能设计模式
  • 6.2.5 可用性设计原则
  • 6.2.6 可靠性设计原则
  • 6.2.7 断路器设计模式
  • 6.3 总结
  • 第7章 可靠性实施技术
  • 7.1 Ballerina编程
  • 7.1.1 hello程序示例
  • 7.1.2 Twitter集成的简单示例
  • 7.1.3 Kubernetes部署代码
  • 7.1.4 断路器代码示例
  • 7.1.5 Ballerina数据类型
  • 7.1.6 控制逻辑表达式
  • 7.1.7 Ballerina的基石
  • 7.1.8 Ballerina命令备忘单
  • 7.2 可靠性
  • 7.3 Rust编程
  • 7.3.1 安装Rust
  • 7.3.2 Rust编程的概念
  • 7.3.3 Rust编程的未来
  • 7.4 总结
  • 第8章 实现可靠系统的最佳做法
  • 8.1 可靠的IT系统:新兴特征和提示
  • 8.2 用于可靠软件的MSA
  • 8.2.1 容器和编排平台的加速采用
  • 8.3 服务网格解决方案
  • 8.4 微服务设计:最佳做法
  • 8.4.1 事件驱动微服务的相关性
  • 8.4.2 为什么要异步通信
  • 8.4.3 为什么采用事件驱动的微服务
  • 8.5 事件驱动微服务的异步消息传递模式
  • 8.6 EDA在产生响应式应用程序中的作用
  • 8.6.1 命令与查询职责分离模式
  • 8.7 可靠的IT基础设施
  • 8.7.1 高可用性
  • 8.7.2 自动缩放
  • 8.8 基础架构即代码
  • 8.8.1 不变的基础设施
  • 8.8.2 无状态应用程序
  • 8.8.3 避免级联故障
  • 8.9 总结
  • 第9章 服务弹性
  • 9.1 容器化范式
  • 9.1.1 为什么要使用容器化
  • 9.2 解密微服务架构
  • 9.3 Kubernetes在容器时代的作用日益增长
  • 9.4 服务网格的概念
  • 9.4.1 数据平面与控制平面的总结
  • 9.5 为什么服务网格至关重要
  • 9.6 服务网格架构
  • 9.6.1 监控服务网格
  • 9.6.2 服务网格部署模式
  • 9.7 总结
  • 第10章 容器、Kubernetes和Istio监控
  • 10.1 Prometheus
  • 10.1.1 Prometheus的架构
  • 10.1.2 配置Prometheus
  • 10.1.3 在Prometheus中配置警报
  • 10.2 Grafana
  • 10.2.1 配置Grafana
  • 10.2.2 在Grafana中配置警报
  • 10.3 总结
  • 第11章 确保和增强IT可靠性的后期活动
  • 11.1 现代IT基础设施
  • 11.1.1 现代数据分析方法
  • 11.2 监控云、集群和容器
  • 11.2.1 Kubernetes的出现
  • 11.3 监控云基础架构和应用程序
  • 11.4 监控工具功能
  • 11.4.1 好处
  • 11.5 预测和规范分析
  • 11.5.1 用于基础设施自动化的机器学习算法
  • 11.6 日志分析
  • 11.6.1 开源日志分析平台
  • 11.6.2 基于云的日志分析平台
  • 11.6.3 支持AI的日志分析平台
  • 11.6.4 Loom
  • 11.6.5 企业级别的日志分析平台
  • 11.6.6 日志分析平台的关键功能
  • 11.6.7 集中式日志管理工具
  • 11.7 IT运营分析
  • 11.8 IT性能和可扩展性分析
  • 11.9 IT安全分析
  • 11.10 根本原因分析的重要性
  • 11.10.1 OverOps增强了日志管理
  • 11.11 总结
  • 第12章 服务网格和容器编排平台
  • 12.1 关于数字化转型
  • 12.2 数字化时代的云原生应用程序和支持云的应用程序
  • 12.3 服务网格解决方案
  • 12.3.1 Linkerd
  • 12.3.2 Istio
  • 12.4 微服务API网关
  • 12.4.1 API网关对以微服务为中心的应用程序的好处
  • 12.4.2 API网关的安全功能
  • 12.4.3 API网关和服务网格的作用
  • 12.4.4 API管理套件
  • 12.5 确保容器化云环境的可靠性
  • 12.6 通往容器化云环境的“旅程”
  • 12.7 用于容器化云的Kubernetes平台日益坚固
  • 12.7.1 Kubernetes架构:工作方式
  • 12.7.2 安装Kubernetes平台
  • 12.7.3 安装Kubernetes客户端
  • 12.7.4 在Kubernetes上安装Istio
  • 12.8 总结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越来越多的企业级应用程序在软件定义的云环境中进行托管和管理。随着云技术以及相关工具的迅速成熟和稳定,将云用作生产和运行各种业务工作负载的一站式 IT 解决方案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然而,在成功运行云中心(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和边缘云)方面还有一些关键的挑战。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