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际中文教育十三讲》是赵金铭教授近10年学术思想的精选,适合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使用。

内容简介

《国际中文教育十三讲》从赵金铭教授近10年发表的论文中精选出13篇,经适当改造,以讲义性质的专著呈现。内容涉及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学科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语言要素教学以及区域教学、跨文化交际等方方面面。全书共十三讲,目录如下: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国际汉语教育的本旨是汉语教学;国际中文教育资源体系构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基本单位;何为国际汉语教育“国际化”“本土化”;附丽于特定语言的语言教学法;“先语后文”辩证;音节与汉字、词汇的配置和选择及对教学之启示;现代汉语词中字义的析出与教学;汉语动结式二字词组及其教学处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法;语言类型视角的区域汉语教学;国际汉语教育中的跨文化思考。本书既可作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普通著作,亦可作为专著型教材供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使用。本书的选编和出版,实为对赵金铭教授国际中文教育学术思想的一次梳理和整编,为全球广大的国际中文教育从业者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人提供了十三堂“名师之师”的启蒙大课。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讲 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推广
  • 一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研究
  • 二 关于学科研究领域
  • 三 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
  • 四 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
  • 五 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研究
  • 六 回首·检视·瞻念
  • 第二讲 国际汉语教育的本旨是汉语教学
  • 一 国际汉语教育学科的沿革与发展
  • 二 国际汉语教育的学术定位与学科属性
  • 三 国际汉语教育各分支应整合而不是分立
  • 四 国际汉语教育研究应一般规律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 五 国际汉语教育的深刻内涵,在于语言文化密不可分
  • 第三讲 初级汉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先语后文”辩证
  • 一 现状与呼声
  • 二 最早的“先语后文”教学实验
  • 三 国内外“先语后文”教学模式的设想与实验
  • 四 基于汉语和汉字特点的“先语后文”
  • 五 依据心理学原理的“先语后文”
  • 六 符合教学规律和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先语后文”
  • 第四讲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基本单位
  • 一 汉语研究的基本单位与汉语教学的基本单位
  • 二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基本教学单位确立之依据
  • 三 “字本位”汉语教学法解读及教学应用
  • 第五讲 音节与汉字、词汇的配置和选择及对教学之启示
  • 一 从语言学的角度观察音节与汉字、词汇的关系
  • 二 音节内部与汉字、词汇的配置不均衡
  • 三 音节与汉字、词汇的配置展示
  • 四 基本音节与音节组合
  • 五 关于音节与汉字、词汇配置的若干结论
  • 第六讲 现代汉语词中字义的析出与教学
  • 一 汉语词汇习得偏误
  • 二 词汇教学假设
  • 三 实验旁证
  • 四 理论支撑
  • 五 结论与实施
  • 六 换一个角度看汉字的作用
  • 七 待解决的问题
  • 第七讲 汉语动结式二字词组及其教学处理
  • 一 动结式是汉语具有特点的句法结构
  • 二 动结式的词和词组不易区分
  • 三 动结式词组是怎么来的?
  • 四 外国学习者动结式词组使用偏误
  • 五 动结式词组的特点更像是复合词
  • 六 历史沿革:动结式词组还是动结式复合动词?
  • 七 国外汉语教师对动结式词组的教学建言
  • 八 国内学界所编学习动结式词组的补充材料
  • 九 结论与动结式词组教学建言
  • 第八讲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法:格局+碎片化
  • 一 第二语言教学中语法教学之必需
  • 二 汉语第二语言教材中的教学语法呈现
  • 三 “汉语格局+碎片化语法”教学思路萌动
  • 四 “格局+碎片化语法”教学学理依据
  • 五 格局+碎片化教学语法的建立
  • 六 基本结论
  • 第九讲 国际汉语教育中的跨文化思考
  • 一 学习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一种文化
  • 二 对汉语和中国文化之认识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
  • 三 相宜的话语体系是跨文化交际的保障
  • 四 领悟和体味中国文化有一个过程
  • 五 文化自信是跨文化交际的动力
  • 第十讲 附丽于特定语言的语言教学法
  • 一 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后方法”是怎么回事?
  • 二 什么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 三 语言教学法的创建依托语言的特定性
  • 四 语言教学法基本格局
  • 五 附丽于汉语的语言教学法
  • 第十一讲 何为国际汉语教育“国际化”“本土化”
  • 一 汉语教师国际化
  • 二 汉语课程设置与汉语教学法国际化
  • 三 汉语作为外语教材的语言内容,不能国际化,也不应本土化
  • 第十二讲 语言类型视角的区域汉语教学
  • 一 语言类型与区域语言教学
  • 二 语言类型与语言共性
  • 三 汉语特点与世界语言
  • 四 区域语言类型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 五 余论
  • 第十三讲 国际中文教育资源体系的特点与构建
  • 一、国际中文教育资源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中文特点
  • 二 国际中文教育知识体系
  • 三 国际中文教育赋能体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