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55千字
字数
2014-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嘉庆十年俄罗斯戈洛夫金使团来华这一外交事件作为切入点,详细描述了早期中俄关系上这一转折性事件的来龙去脉,深刻地揭示出隐藏在这一事件背后的历史内涵及意义。
内容简介
以嘉庆十年俄罗斯戈洛夫金使团来华这一外交事件为基础,以崭新的思路,将其放入中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乃至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作者指出,嘉庆朝是清代由盛转衰的转折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高峰、旧的生产关系亟需变革的转折期。但是一味守成的嘉庆帝既无心变革,也看不到世界发展大势,反而妄自尊大,固守传统的天朝外交体制,尽管貌似赢得了外交礼仪上的斗争,却造成实质上的外交失败。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窗含西岭千秋雪
- 前言 嘉庆十年的中俄交涉
- 一 盛衰大局:18、19世纪之交的俄国与中国
- (一) 世纪之交俄、中两国所面临的世界大势
- (二) 世纪之交俄、中两国的内政外交与世界大势
- (三) 世纪之交的俄中关系格局分析
- 二 使团使命:19世纪俄国对华政策的基调
- (一) 贸易使命:全面扩展俄中“商务边界”
- (二) 外交使命:重新划定中俄东段边界的计划
- (三) 附带使命:西班牙沉船申述及汉籍收集
- 三 国书往来:俄国政府组建使团的倡议与清政府的呼应
- 1. 第一阶段,俄国为取得清政府同意接待访华使团而发生的双方国书联系
- 2. 第二阶段,俄国因访华使团出发时间推迟需要取得清政府谅解而发生的双方国书联系
- 四 圣彼得堡的忙碌:俄国使团的组建
- (一) 人员与费用:遴选的认真与费用的充足
- (二) 礼品:俄国工业发展水准及历史文化的展示
- 五 北京的热情:清政府对俄国使团性质的认定及接待准备
- (一) “贡使”:清政府对俄国使团性质的认定
- (二) “贡时”:清政府对俄国使团进京时间的建议
- (三) “贡道”:清政府对俄国使团进京路线的规定
- (四) “贡护”:清政府对俄国使团路途安全的考虑
- 六 库伦的寒气:中俄边境的礼仪之争
- (一) 圣彼得堡—库伦:俄国使团的艰难跋涉
- (二) 明争暗斗:俄国使团抵达库伦之前中俄的外交争吵
- (三) 库伦的叩拜礼:中俄两国的礼仪之争
- 七 是与非:中俄两国政府对待使团被逐事件的态度
- (一) 戈洛夫金与沙俄政府对使团被逐的态度
- (二) 库伦办事大臣与清政府对俄国使团被逐的态度
- 八 和与防:中俄边境双边交往政策
- (一) 中俄双方在边境地区的互相防备
- (二) 中俄双方努力维持边境和局
- 九 调查与规划:戈洛夫金在西伯利亚
- (一) 俄国使团到达库伦之前戈洛夫金及使团成员的沿途调查
- (二) 俄国使团被逐之后戈洛夫金及使团成员在西伯利亚的科考
- 十 善后:戈洛夫金使团的遗留及关联问题
- (一) 礼品的处理问题
- (二) 使团成员的奖励问题
- (三) 第九届布道团的续派问题
- (四) 中俄有关续派使团问题的交涉
- 结论 失败的俄国使团与失败的中国外交
- 参考文献
- 人名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