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8.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2千字
字数
2021-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主书名“语法与诗境”概括了本书的中心内容。
内容简介
书中语法这里特指使用诗歌语言的方法,主要涵盖韵律、句法、结构三大方面;诗境,则是这三者互动结合而产生的审美体验,其中最上乘者被认为可呈现主、客观世界之实相,称为“意境”“意象”“境界”。
全书分十二章,共时分析和历时比较相互交错,相得益彰,力图将每种诗体自身发展的内在脉络以及不同诗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复杂路径一一梳理清楚,从而揭示为何各种诗体在其不同的发展时期能焕发出迥然不同的诗境,即独特的时空或超时空之审美经验。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语法与诗境:汉诗艺术之破析(上册)
- 自序
- 导言
- 第一章 汉诗诗体的“内联”性
- 第一节 汉字与汉诗艺术:字形的次要作用
- 第二节 汉字与汉诗艺术:字音的决定性作用
- 第三节 单音节汉字与汉语句法
- 第四节 汉诗节奏与传统语序句法
- 第五节 汉诗节奏与现代分析句法
- 第六节 汉诗句法与汉诗结构的关系
- 第七节 小结
- 第二章 《诗经》节奏、句法、结构、诗境
- 第一节 《诗经》韵律节奏:上二下二韵律
- 第二节 《诗经》语义节奏:二言、三言意段
- 第三节 《诗经》句法:简单句与复杂主谓句
- 第四节 《诗经》句法:题评句
- 第五节 《诗经》之诗境
- 第三章 早期五言诗(Ⅰ):词汇、节奏
- 第一节 五言诗的滥觞:《诗经》五言句
- 第二节 五言诗的词类结构
- 第三节 五言诗的节奏
- 第四章 早期五言诗(Ⅱ):句法、结构、诗境
- 第一节 五言诗句式:简单主谓句
- 第二节 五言诗句式:复杂主谓句
- 第三节 五言诗句式:题评句
- 第四节 五言诗的结构纹理
- 第五节 《十九首》的诗境:时间和空间想象
- 第六节 第三、四章总结
- 第五章 六朝五言诗句法、结构、诗境
- 第一节 句法创新:对偶联的诞生和早期发展
- 第二节 句法创新:谢灵运模山范水的对偶联
- 第三节 句法创新:谢朓情景结合的对偶联
- 第四节 结构创新:曹植、阮籍、陶渊明
- 第五节 结构创新:谢灵运与谢朓
- 第六节 六朝五言诗的诗境:圆美流转诗境的追求
- 第六章 五言、七言近体诗格律
- 第一节 声调与平仄的介绍
- 第二节 律句的建构:律句中两个双音步的对比
- 第三节 律联的建构:联中两行之间最大化对比
- 第四节 律绝的建构:相邻律联之间的部分对应
- 第五节 律诗格律的建构:律绝形式的重复
- 第六节 近体诗基本两式及其变体
- 第七节 五言近体诗中2+2+1联和3+2联的替换
- 第八节 七言近体诗的建构
- 第九节 判断近体诗格律的练习
- 第十节 近体诗格律的传统教学方法与新解释方法的区别
- 第七章 五言律诗句法、结构、诗境
- 第一节 句法创新:简单主谓句
- 第二节 句法创新:复杂主谓句
- 第三节 句法创新:题评句
- 第四节 五言律诗结构
- 第五节 唐五律的诗境:象外之境的追求
- 语法与诗境:汉诗艺术之破析(上册)
- 第八章 七言律诗节奏、句法、结构、诗境
- 第一节 五、七言诗体之辨
- 第二节 七言律诗节奏:2+2+3和4+3节奏
- 第三节 七言律诗句法:题评句和主谓句
- 第四节 七言律诗句法:散文句和拗句
- 第五节 七言律诗结构:二元、线性、断裂结构
- 第六节 七律的诗境:言灵变而意深远
- 第九章 小令节奏类别和审美特征
- 第一节 小令定义和词牌分类
- 第二节 小令节奏的历史发展和审美特征
- 第十章 小令句法、结构、词境
- 第一节 小令句法之“破”
- 第二节 小令句法之“立”:缺动词句、散文长句的诗化
- 第三节 小令句法之“立”:领字与新诗歌节奏的产生
- 第四节 小令句法之“立”:题评句
- 第五节 小令章节结构
- 第六节 小令全篇结构
- 第七节 小令词境:文繁意愈广愈深
- 第十一章 慢词节奏、句法、结构、诗境
- 第一节 领字与慢词句法
- 第二节 领字与慢词结构
- 第三节 慢词的境界:文更繁而意更深广
- 第十二章 汉诗诗体的“互联”性
- 第一节 节奏的演变
- 第二节 句法:主谓句的演变
- 第三节 句法:题评句的演变
- 第四节 篇章和全篇结构的演变
- 第五节 诗境的演变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