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歌德耗时近六十载创作的史诗巨著,世界文学中具永恒魅力的不朽经典。

内容简介

本书是歌德至为重要和知名的代表作,从开始创作到最终完成,耗时近六十年,涵盖了歌德整个文学生涯,同时也是德国文学史上难以逾越的经典,有着世界性的影响,与荷马史诗、但丁《神曲》、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并称欧洲四大名著。

本书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讲述浮士德与魔鬼梅非斯托订约,从自己的书斋出发,进入外部世界,不懈追求爱情、权力、美与理想的历程。虽然浮士德的追求不断遭遇悲剧,而且他最后在改造自然的事业完成时死去,但他的这种精神背后体现着歌德本人在其漫长人生中向着内心和世界所做的探索,同时也是文艺复兴至19世纪初期三百年间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文化发展的缩影。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序
  • 献词
  • 舞台序剧
  • 天上序幕
  • 悲剧第一部
  • 悲剧第二部
  • 第一幕
  • 第二幕
  • 第三幕
  • 第四幕
  • 第五幕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浮士德》的深刻寓意将现代人的处境深刻揭示了出来,现代人不再依靠神来决定美好生活,而是依靠我们自己去探索。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美好生活似乎是一种永不满足的追求,是个体意志的不断实现的探索和努力,这样一种探索其实是我们现代人的宿命。我们只有不断地去尝试习惯和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梅菲斯特共同生活,才有可能在尘世中为自己塑造出符合自己的美好生活方式。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浮士德竟然是这种文体

      中国四大名著都是长篇小说浮士德是诗剧 荷马史诗是长篇叙事诗  神曲是长诗  哈姆雷特是无韵诗体 区别也是真够大的  看不适应 需要释义 还需要自编自导舞台剧  浮士德知识追求 爱的追求 美的追求 理想的追求 也是一种激励啊  出卖自己的灵魂就可以获得那么多好处嘛 现实社会不是这样的啊  想到了巴尔扎克的幻灭 也挺可悲的 《浮士德》曾被许多一流的音乐家如莫扎特 贝多芬 柴可夫斯基等谱写成大量的音乐作品 浮士德的追求和探索对今天的我们仍有启发意义但诗剧内容的庞杂 大量的象征 主人公性格的抽象化又造成诗剧的晦涩 难懂  这是诗剧的不足之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浮士德》展现了现代人追求无止境欲望满足的处境。浮士德与魔鬼的赌约象征着现代人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新目标的生活方式。2. 通过浮士德与魔鬼梅菲斯特的赌约,以及人造人等情节,《浮士德》展示了人类试图挑战神的权威、成为造物主的野心,以及这种野心可能带来的后果。3.《浮士德》揭示了现代人失去确定性价值后的生存状态。在传统秩序崩塌后,人只能通过不断追求和实践来寻找生命的意义,这成为现代人的宿命。

          1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