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7千字
字数
2025-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解码现代财政金融关系的新逻辑。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公共风险为逻辑起点,突破传统理论框架,提出财政与金融关系的全新认知范式。全书从财政与货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与央行三个维度展开,揭示现代经济中财政作为货币基础、政策协同枢纽和公共风险最终承担者的核心作用。
财政是现代信用货币的母体。国家信用源于国家拥有的征税权,主权货币本质是国家信用的具象化。财政收支直接嵌入基础货币循环,赤字常态化体现货币的内生性。国债不仅是融资工具,更是资本市场定价基准和货币政策操作载体。人民币国际化需依托财政向全球提供无风险资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趋向一体化。经济金融化推动需求管理转向公共风险管理。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与财政作为“最后兜底人”只是公共风险治理中的行为分工,稳估值优先于稳币值。
财政与央行的协同治理逻辑。全球公共风险治理实践显示,央行独立性随着通胀机理的改变而改变。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应统筹包括铸币税在内的公共资源。财政与央行应共同构建基于公共风险导向的政策框架。突破界域思维,以公共风险最小化为目标,实现财政金融治理体系的动态适应性变革。
本书创新性提出“货币状态论”、财政货币“量子观”等理论,强调财政在信用货币体系中的本源地位,为理解现代经济运行提供了全新的分析框架,对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具有重要启示。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第一篇 财政与货币的关系
- 第一章 货币、国家信用与征税权
- 第二章 财政收支与基础货币、货币流通
- 第三章 赤字、债务与铸币税
- 第四章 利率与财政的可持续性
- 第五章 财政与人民币国际化
- 第二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 第六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关系变迁
- 第七章 货币政策独立性与财政政策
- 第八章 结构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第九章 金融救援中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 第十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 第三篇 财政与央行的关系
- 第十一章 财政与央行的职能和机构关系
- 第十二章 央行的利润来源与上缴财政情况
- 第十三章 主要国家外汇储备管理中财政与央行的关系
- 第十四章 央行的资产与央行持有国债情况
- 第十五章 金融监管中财政与央行的关系
- 第十六章 财政与央行的政策协同机制
- 第十七章 主要国家国库管理制度与比较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