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汇集了国内外中古史领域的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宋书·州郡志〉与史料所见刘宋封国》《由燕入唐:安禄山形象的改易与认知》《冈崎文夫的南朝贵族制理论》《〈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的王肃》等论文16篇,同时收录有《使职之国:读赖瑞和〈唐代高层文官〉》等书评4篇。

本书包括中古时期政治、经济、宗教、军事等诸多方面,涉及面广,新论叠出,夹杂着宗教史、民族史、农业史等一系列的学问。其中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论文主要讨论了“汉魏故事”、南岳慧思的求学与传教行迹、北魏九锡名物略等一系列问题,隋唐史方面则涉及唐代西州农业的发展、安禄山形象的改易与认知、中唐关中防秋诸军时空驻防、晚唐的雕版印刷、百济与中古中国政治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目录

  • 版权信息
  • 论文
  • 《宋书·州郡志》与史料所见刘宋封国
  • 一、前言
  • 二、《宋书·州郡志》所记封国
  • 三、史料所见刘宋封爵的地理分布
  • 四、刘宋封国的空间分布变化
  • 五、小结
  • 冈崎文夫的南朝贵族制理论
  • 引言
  • 一、关于冈崎文夫的南朝贵族制理论
  • 二、对冈崎文夫南朝贵族制理论的探讨
  • 结语
  • 南岳慧思的求学与传教行迹辨证(1)
  • 一、慧思的师承辨证
  • 二、“决不欲向北”与慧思身份的转换
  • 三、隐居大苏山十四年的原因辨证
  • 四、从弟子的籍贯看慧思佛学影响的范围
  • 余论:慧思与南朝佛学的转型
  •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的王肃
  • 北魏九锡名物略考
  • 一、车马:大辂、戎辂各一,玄牡二驷
  • 二、衣服:衮冕之服,赤舄副焉
  • 三、乐则:轩悬之乐,六佾之舞
  • “汉魏故事”考
  • 绪论
  • 一、汉魏故事的定型化
  • 二、汉魏故事的再定位
  • 三、继承与拒绝之间——北朝后期的汉魏故事
  • 终章——汉魏故事的终结
  • 《贞观政要》所隐含的史学问题
  • 唐代西州农业的发展
  • 敦煌社邑丧葬纳赠历中的丝织品
  • 一、研究资料概说
  • 二、丧葬纳赠历中的丝织品
  • 三、丝织品需归还原主
  • 四、余论
  • 由燕入唐:安禄山形象的改易与认知
  • 一、燕方书写
  • 二、官史笔削
  • 三、民间记忆
  • 四、结语
  • 烈女还是义士?
  • 中唐关中防秋诸军时空驻防考论
  • 一、京畿防秋兵的驻防
  • 二、京西防秋兵的驻防
  • 三、京北防秋兵的驻防
  • 四、中唐关中防秋诸军的时空存在
  • 崔安潜墓志所见晚唐的雕版印刷
  • 一、雕版印刷语词考
  • 二、雕版印刷在精英阶层中的使用
  • 三、雕版印刷的咸通时代
  • 结语
  • “雀离”补论
  • 古伊朗文献所见伐迦(Baga)考释
  • 一、引言
  • 二、古波斯文献所见伐迦
  • 三、粟特文献中的伐迦
  • 四、余论
  • 百济与中古中国政治关系新探
  • 一、唐代带方郡王爵号的渊源
  • 二、唐初带方郡王爵号的政治意义
  • 三、百济灭亡后的“带方郡王”与“带方州刺史”
  • 四、结论
  • 书评论文
  • 中古契约研究的新进展
  • 一、研究路径:从“一般”到“个别”
  • 二、研究视野:长时段的源流考察
  • 三、研究方法:文献考辨和计量分析相结合
  • 四、破中有立:对一些看似定论的问题重新思考
  • 汉文化圈钞本学的成立与学科展望
  • 一、“钞”、“写”有别:汉文化圈钞本学的理论根基
  • 二、中国中古“钞本时代”说与汉文化圈钞本学的成立
  • 三、汉文化圈钞本学视野下的《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研究》
  • 四、汉文化圈钞本学的学科建设展望
  • 余论
  • 使职之国
  • 书评
  • 《早期中国的祖先记忆》
  • 《中国中古史集刊》稿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