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推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就必须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实现认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科学实践观,在梳理认识论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了认识的本质、特点与功能,认识的系统结构,认识的辩证过程,认识与真理的关系,社会认识活动的基本向度,科学认识社会的方法论原则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范式的转换与马克思
  • 一、 视角的转换
  • 二、 思维模式的转换
  • 三、 研究层次的转换
  • 第一章 认识、反映和知识
  • 一、 认识是人脑对世界的能动反映
  • 二、 反映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 三、 反映概念的历史发展
  • (一)具体科学概念阶段
  • (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机械反映概念阶段
  • (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能动反映概念阶段
  • 四、 认识的本质与知识的本质
  • (一)知识本质理论的困窘
  • (二)人类知识的基本类型
  • (三)知识本质理论的辩证重建
  • 第二章 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
  • 一、 认识的主体性的根据、内容和实质
  • (一)认识的主体性的根据
  • (二)认识的主体性的内容
  • (三)认识的主体性的实质
  • 二、 认识主体性意识的历史进程
  • (一)认识的主体性意识的前史
  • (二)自然科学思维中的认识的主体性意识的演进
  • (三)近代哲学中认识的主体性意识的发展
  • (四)现代哲学思维中的认识的主体性意识
  • 三、 认识论中客观性理想的辩证重建
  • (一)认识的客观性的本质和内容
  • (二)经典客观性理想及其根本缺陷
  • (三)一种新的客观性理想
  • 第三章 认识活动的思维机制
  • 一、 认知结构与思维的操作机制
  • 二、 意志结构与思维的调节机制
  • 三、 情感结构与思维的控制机制
  • 第四章 认识过程和创造性思维
  • 一、 作为能动反映过程的认识过程
  • (一)认识过程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 (二)认识过程中的多级反映
  • (三)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
  • 二、 感性认识的作用
  • 三、 知性与辩证理性
  • 四、 实践理念及其形成和现实化过程
  • (一)理念和实践理念
  • (二)实践理念的形成
  • (三)实践理念的现实化
  • 五、 非理性因素与创造性思维
  • (一)认识过程: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
  • (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的作用
  • (三)创造性思维的机制、要素和特点
  • 第五章 思维定势
  • 一、 思维定势的本质、特点和研究思维定势的意义
  • (一)思维定势的本质
  • (三)思维定势的特点
  • (三)思维定势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普遍性
  • (四)研究思维定势问题的意义
  • 二、 思维定势的形成机理
  • (一)思维定势形成的生理基础
  • (二)影响思维定势形成的诸方面因素
  • (三)思维定势形成的一般过程
  • 三、 思维定势对主体认识活动的影响
  • (一)思维定势在主体认识活动中起作用的方式
  • (二)思维定势在主体认识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 (三)思维定势对主体认识活动的消极影响
  • 四、 思维定势的调节
  • (一)调节思维定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二)调节思维定势的两种基本方式
  • (三)思维定势的调节与主体认识过程
  • 第六章 认识的发生和演化
  • 一、 认识的系统发生
  • (一)认识系统发生的内涵及研究认识系统发生的意义
  • (二)认识的种系发生
  • (三)认识的个体发生
  • 二、 认识的社会演化
  • (一)认识社会演化的内涵
  • (二)认识社会演化的规律
  • 三、 现代认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第七章 认识的传播
  • 一、 认识传播的实质、基础、类型和特点
  • (一)认识传播的概念
  • (二)认识传播的实质
  • (三)认识传播的基础
  • (四)认识传播的类型
  • (五)认识传播的特点
  • 二、 认识传播的系统结构和过程
  • (一)认识传播的系统结构
  • (二)认识传播的一般过程
  • 三、 认识传播的作用和意义
  • (一)认识传播与认识的丰富、完善和发展
  • (二)认识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发展
  • 第八章 认识传统
  • 一、 认识传统研究的理论源流
  • (一)哲学史上的有关探讨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
  • 二、 认识传统的本质及基本特征
  • (一)什么是传统
  • (二)什么是认识传统
  • (三)认识传统的基本特征
  • 三、 认识传统的结构、形成和发展
  • (一)认识传统的结构
  • (二)认识传统的形成
  • (三)认识传统的发展
  • 四、 认识传统的作用及其优化
  • (一)认识传统的积极作用
  • (二)认识传统的消极作用
  • (三)认识传统的作用的优化
  • 第九章 自我意识
  • 一、 西方自我意识理论的历史演变
  • 二、 自我意识的本质和特性
  • 三、 自我意识的结构与功能
  • (一)自我意识的结构
  • (二)自我意识的功能
  • 四、 自我意识的建构
  • (一)自我意识建构的现实基础
  • (二)自我意识的建构方式
  • (三)自我意识的建构过程
  • 第十章 超前认识
  • 一、 超前认识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形式
  • (一)超前认识概念的内涵
  • (二)超前认识的本质
  • (三)超前认识的主要特征
  • (四)超前认识的基本形式
  • 二、 超前认识形成的内在机理
  • (一)超前认识形成的客观基础
  • (二)超前认识形成的主体依据
  • (三)超前认识形成的一般过程
  • 三、 超前认识的科学化及其实现途径
  • (一)超前认识科学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二)自然预见的科学化及其实现途径
  • (三)社会预测的科学化及其实现途径
  • (四)决策认识的科学化及其实现途径
  • 第十一章 社会舆论
  • 一、 社会舆论的本质、特点和基本类型
  • (一)社会舆论的本质
  • (二)社会舆论的特点
  • (三)社会舆论的基本类型
  • 二、 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
  • (一)社会舆论形成的根据
  • (二)影响社会舆论形成的主要因素
  • (三)社会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
  • 三、 社会舆论的基本功能及调控
  • (一)社会舆论的基本功能
  • (二)社会舆论的调控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与机制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840 本(113)#《认识的本质与机制》🚢任何认识论理论的真理性,都首先取决于怎样去考察人类认识,亦即受制于探讨认识论问题所由以出发的视角。审度认识活动的视角,是认识论研究的方法论前提。对它的主动查考,标示着哲学认识论在方法论上的自觉。分析历史上各种认识论理论的研究视角,是我们评价这些认识论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的方法论判据。🚢马克思曾经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从客体方面看认识,就是一切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视角;作为一种方法论前提,它规范着整个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史。🚢马克思明确指出应 “从主体方面来看”、应从主体的认识能力来看认识,认为人的认识的能动性在于 “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后来,马克思又提纲式地指出,要说明人的认识的能动方面,必须 “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与事实、经验的非直接对应和对实验的相对独立,正是科学认识活动中主体能动性的突出表现。现代自然科学再也不可能像经典自然科学那样无视科学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因素。🚢深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首先应该实现思维模式由以客体为轴心考察主客体关系到以主体为轴心审察主客体关系的转换。在这种转换中,要着力探讨作为知、情、意有机统一体的主体性结构在认识活动中的展开和在认识结果中的投射,从而真正全面地说明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唯物主义哲学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客观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认识不过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反映论是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于认识本质问题的必然理论结论,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肯定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明确地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反映论就是 “思想反映对象的理论,…… 物存在于我们之外。我们的知觉和表象是物的映象”。🚢认识是人脑对世界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活动具有摹写性和创造性两个基本特点。所谓反映的摹写性,是指人的认识总是对某一事物的反映,它必须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力求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的内容就是客观事物的属性、状态、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具有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客观性是衡量人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全面和深刻程度的标尺。🚢反映的创造性,是指人对对象的反映,不仅要反映对象的现存状态,而且要在摹写对象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象的客观规律,追寻和建构起合乎目的的理想存在物。反映并不排斥创造,相反,创造是反映的又一基本内涵。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主体性、能动性的基本标志。🚢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通过指导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能够 “改变世界” 或 “创造世界”,这是反映的创造性最突出的表现。反映 “改变世界” 或 “创造世界”,不仅是说它通过实践能复制或强化世界的变化过程,而且还意味着它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手段,可以创造出客观世界的自发发展过程永远不会产生的东西。当然,反映对客观世界的改变或创造,只有通过实践的途径才有可能。离开了社会实践,反映这种精神性的东西对客观世界就什么也不能实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清晰阐述了认识的各个方面,细节非常丰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各种问题上的优势。我也从书中学习到了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方法和他们的创新处。这种语言特点和思考路径都是在未来能够用到的。第一是通过不断细分的概念确立;第二是通过对立统一的分析理解;第三是敢于向前探索向后追溯的勇气。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