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6.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9千字
字数
2022-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光影魔术与文字迷宫的大胆结合,一封写给侦探小说与电影艺术的情书。
内容简介
鬼才导演大柳登志藏的新片正式开机。这是一部侦探题材的电影,在剧本故事没有结局的情况下,剧组工作人员与演员都只能按照导演的调度参与拍摄。可就在电影主体段落摄制完成之际,大柳突然神秘失踪。侦探故事的结局是什么样的,真相只有导演本人知道。
无可奈何之下,剧组成员只好从拍完的场景中推理,谁才是应该呈现在大银幕上的真凶。为了增加自己的戏份,每个演员都争先恐后地甘为“凶手”,绞尽脑汁地编写“作案”剧本,一时间行凶方式千奇百怪,犯罪动机五花八门。大柳导演所谓“骗过所有人”的真实结局,似乎无人在意了……
这部《侦探电影》究竟将如何杀青?
目录
-
版权信息
-
预告篇
-
第一章 开拍
-
第二章 拍摄中止
-
第三章 善后处理
-
第四章 主管会议
-
第五章 凶手太多了
-
第六章 完成剧本
-
第七章 再次开拍
-
第八章 杀青?
-
《幕后花絮of侦探电影》
-
后记
-
文春文库版的后记及补遗
-
电影引用索引表
展开全部
猜测结局的侦探电影(微泄底)
我孙子武丸老师的作品,引进中文版的比较少。除了简体中文版的《杀戮之病》,笔者就读过繁体版的《弥勒之掌》,其他应该还有几本则没有读过。新星此次 “捞” 了我孙子武丸老师首次出版于 1990 年 —— 也是出道第二年的早期作品,可以看作是一个陆续引进我孙子武丸老师作品的信号吗?也未可知。本书《侦探电影》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勉强算是 “案中案” 的形式,但整体简单,并不复杂。悬念设置方面,也比较单薄,几乎也只有与 “案中案” 相关的两个悬念。第一案是导演在电影未完结之际,为何消失?第二案则是电影的结局究竟是什么?第一案中几乎没有与之相关的推理和诡计,有几处伏笔还算是巧妙。第二案中,围绕谜题的一众 “伪解答” 都比较平庸 —— 也许也不算是 “伪解答”,可能只是情节需要。导演失踪后,每个演员都希望自己饰演的是凶手,因为凶手角色至关重要,甚至有时候能盖过主角侦探的光环。因此众人围绕着自己是凶手的假设,猜测并提出了各种版本的结局。这些情节,有点类似推理作品的创作过程,只不过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从谜题和解谜,变成了猜测谜题本身。让读者站在创作者、作者的视角,去 “穷举” 可能存在的诡计。第二案的诡计,也同时是全书的核心诡计,就是作者在开篇就借书中人物之口,讨论过不少篇幅的 ——“叙诡”。这在今天看来已不觉新鲜,但考虑到成书的时间,还算满意。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讨论 “叙诡” 时,提到了不少类似 “叙诡” 手法的电影,例如《丽人劫》《圣洛伦佐之夜》《谍海军魂》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叙诡” 的作品有很多,单说 “近年来” 读过的包含 “叙诡” 的作品,其中多是和人物身份相关,例如《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网内人》等。至于和时间线相关的 “叙诡” 作品,则相对少些,例如伊坂幸太郎《白兔》中的非核心 “叙诡”、青柳碧人《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一个地方……》中的短篇《鹤的反倒叙》等。至于影视作品中,和时间线相关的 “叙诡”,当初最折磨笔者的是诺导的《记忆碎片》。当然如果抛开时间线不谈,记忆最深刻的 “叙诡” 还要属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与类似 “叙诡” 手法的电影相比,笔者其实更喜欢那些能把观众连带着剧中角色,同时骗到的电影,例如《非常嫌疑犯》等。作者在开篇的讨论中,还提到了 “诡计枯竭论”:「推理界哪还有什么新诡计啊。就算有什么变化,也是换汤不换药。」看来在几十年前,“诡计枯竭论” 就已经很盛行了。那又如何?作者可能也想证明,即使如此,精彩的推理小说作品依然层出不穷。就像拿着考试大纲复习,仍然很难考取满分一样,就算拿着诡计讲义,就敢蔑视所有推理新作吗?
2025读书18:《侦探电影》
我孙子武丸的作品,看完之后查了一下,这位日本作家的作品似乎是以叙诡见长的。叙诡这种手法,用得好当然好,用得不好那很多读者必定会吐槽。 据说我孙子武丸最好的作品是《杀戮之病》,我估计是因为存在黄暴,所以没有引进国内吧?不知道有没有中文版。这本书呢,看上去就轻松多了,是不是有趣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著名侦探电影导演大柳志开拍新片,但就不告诉整个剧组故事最后的结局,然后在拍摄完谜题部分后就突然失踪!整个剧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找到导演。导演向整个剧组借了钱筹拍电影。剧组开了半个月的会后决定,没有导演也要拍完!然后从副导演到各位演员,都拿出了自己的谜底,也就是谁是凶手。最可笑的是演员们,所有演员都认为自己扮演的角色是凶手,这样就会在无形中让自己成为起码是第二主演。可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就选择了第三副导演的一个看似最可能的方案…… 我把这个方案给忘了…… 就在电影预计杀青的时间到来时,导演回来了,并声称电影已经拍完了!众人虽然愤怒,但还是应邀一起观看了 0 号样片。 小说的第二条故事线,当然就是电影了。电影开头是女主自杀身亡,然后是各色人物登场,还有个要采访女主的记者,不知为何被所有人阻止进入别墅。女主以前是个电影明星。接着记者遇害,是个密室!其实我觉得这个密室也不重要了,而且我个人的感觉和我看的几个书评一致,演员们说的密室破解法实在是…… 不怎么样! 而最后呢,影片回到了开头女主自杀的画面!大家哗然!!!这算什么电影?但此刻的谜底则是一个电影叙诡,原来女主是因为被记者纠缠失手杀了他,家里的人为了保护女主伪造了案发现场,但由于剪辑使观看者认为记者死在女主自杀之后。而拍摄时,天气、服装乃至布景,导演都有严格要求,其实就是提示! 小说第三条故事线,也可以说是视角线,第三副导演,一个初出茅庐的电影工作者和女助理的爱情。这个部分我觉得很日本,很卡通。女助理其实我大概猜到了是导演的女儿,没有内应很难骗过全剧组,同时小说以第三副导演的视角展开,就避免了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更具欺骗性!这个部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讨论电影本身,属于很好的推理悬疑电影知识普及。作者也抛出了全书最重要的一个理念,推理小说可以使用叙诡,那推理电影可以使用叙诡吗?这应该也是全书最大的提示!看懂了,差不多就明白了,作者绝对是要玩一次电影的叙述性诡计。本书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不长!一百多页,很快就能看完,比起岛田庄司、绫辻行人,我孙子不愧是我孙子,很替读者爷爷们考虑呀。 反正要第一次看我孙子武丸的作品,这个不会让你觉得不好的,谁会拒绝一份可爱又可口的小甜品呢?
很有趣的小书,虽然谜底不算复杂,但是还是被摆了一道
出版方
新星出版社
成立于1989年,新星以精品立社。旗下拥有“午夜文库”“幻象文库”两条重点产品线,是国内推理和科幻文学出版的领先平台。同时,策划推出了《重新发现社会》《传家》《失控》等一批非虚构类精品图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新星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强大的作者、译者队伍。目前已经签约海内外作家、学者数百人,国际上近90%的推理小说大师均落户新星。新星拥有专业的翻译、编辑和设计团队,不懈努力,为读者持续推出图书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