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笔记侠”创办者柯洲作品,重新定义“效能”的个人成长秘诀。

内容简介

你是不是笔记做得混乱,自己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你是不是学了不少知识,但在实际工作时却无法得心应手?你是不是经常开会抓不住重点,理不清思路,做不好跟进?你是不是总是计划安排不合理,分不清轻重缓急?

本书介绍了笔记侠经常使用的笔记技巧,让各行各业和各个阶段的人们都能够运用,从而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本书并不是介绍普通的做笔记或者会议记录的方法,而是讲述“解决问题”“加深思考”的技巧。

书中介绍了高效笔记术的底层逻辑和各种场景中适用的笔记类型整理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提高分析信息和将信息结构化的能力,提高工作成果的品质。

人人都是内容高手,人人都能成为笔记侠。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语
  • 序言
  • 1.注重效能的知识工作者
  • 2.知识工作者的“知行合一”焦虑
  • 3.“知行合一”的高效能之路
  • 第一章 高效能笔记的思维逻辑
  • 第一节 高效能笔记:人人都可以成为高效能的知识工作者
  • 1.学习者的类型决定学习效果
  • 2.刻意练习的三个秘诀
  • (1)有目的、有目标地练习,正确、大量地练习
  • (2)有一位能够布置训练作业的导师
  • (3)将练习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3.知识工作者刻意练习的三个步骤
  • (1)汇知识:建立知识与知识的关联
  • (2)促行动:建立知识与现实的关联
  • (3)探本质: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 第二节 概念思维:高效能笔记的底层思维
  • 1.概念思维是创造未来的起点
  • (1)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概念思维
  • (2)概念思维是高效管理者的重要技能
  • (3)提升概念思维,做到升维思考、降维解决
  • 2.拥有概念思维的三个前提
  • (1)拥有追问的能力,才能完成对概念的发现
  • (2)拥有定义的能力,才能完成对概念的建构
  • (3)拥有语言的能力,才能完成对概念的表达
  • 3.概念思维的四个层级
  • (1)概念思维0级:无知
  • (2)概念思维1级:经验
  • (3)概念思维2级:理性
  • (4)概念思维3级:普遍必然性
  • 第三节 “道法术”结构(上):高效能笔记背后的思维逻辑
  • 1.什么是“道法术”结构
  • 2.“道法术”结构的四个基本原则
  • (1)原则一:结论先行
  • (2)原则二:逻辑递进
  • (3)原则三:以上统下
  • (4)原则四:归纳分组
  • 3.“道法术”结构的两种表达方式
  • (1)自上而下
  • (2)自下而上
  • 第四节 “道法术”结构(下):嵌入金字塔和黄金圈的解决方案
  • 1.“道法术”结构与金字塔原理的融合
  • 湖畔大学曾鸣演讲:从0到0.1最难,伟大如何孕育于此?
  • 2.“道法术”结构+黄金圈法则的融合
  • 诚品书店的品牌文案分析
  • 第二章 高效能学习笔记
  • 第一节 读书笔记:知识达人的学习利器
  • 1.高效能结构式读书的三步法
  • (1)同一个大主题下的多个子主题阅读
  • (2)同一个子主题下的多视角学习
  • (3)拟大纲并构建知识体系
  • 2.读书笔记三部曲RTG法则
  • (1)摘录笔记:提取图书中的“道法术”结构
  • (2)转述笔记:从理解到清晰表达的刻意练习
  • (3)行动笔记:一种行之有效的成人式学习法
  • 第二节 课程笔记:“过耳不忘”的核心秘密
  • 1.四个理由爱上“第二大脑”
  • (1)有助于深刻地理解课程的“道法术”结构
  • (2)有助于更好地传播“道法术”结构知识
  • (3)有助于职业社交
  • (4)有助于岗位技能的提高
  • 2.课程笔记三部曲RTG法则
  • (1)记录
  • (2)整理
  • (3)分享
  • 第三节 知识地图:管理知识,构建知识库
  • 1.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2.知识地图的基础
  • 3.知识地图的分类
  • (1)面向流程的知识地图
  • (2)面向概念的知识地图
  • (3)面向能力的知识地图
  • 4.知识转化的四步法
  • (1)从隐性知识到新隐性知识的转化
  • (2)从隐性知识到新显性知识的转化
  • (3)从显性知识到新显性知识的转化
  • (4)从显性知识到新隐性知识的转化
  • 第四节 交互学习:高效能知识工作者的心智模式
  • 1.开启心智模式
  • (1)什么是心智模式
  • (2)心智模式因人而异
  • 2.区分两种心智模式
  • (1)单边控制型心智模式
  • (2)交互学习型心智模式
  • 第三章 高效能工作笔记
  • 第一节 计划笔记:别人眼中的高效达人
  • 1.遵循“六点工作清单制”
  • (1)掌握“清单式思维”
  • (2)运用“四象限法则”
  • (3)实行“六点工作制”
  • 2.擅用工具管理计划
  • (1)计划笔记的工具
  • (2)计划管理的技巧
  • (3)计划笔记的好处
  • 3.坚持两个内在习惯
  • (1)坚持善用时间
  • (2)坚持要事为先
  • 第二节 会议笔记:职场达人的超级“保险箱”
  • 1.会议现场的四种角色
  • 2.不同参会人员的分工
  • 3.开会沟通的六个原则
  • 4.会议笔记三步法
  • (1)开会前理解会议目的
  • (2)讨论时区分事实和意见
  • (3)结束前形成待办事项
  • 5.工作笔记的补充:记录灵感
  • 第三节 商业笔记:内容达人的编辑攻略
  • 1.商业笔记的三个心法
  • (1)信:公正、客观、中立的态度
  • (2)达:以用户为本,打造舒服的阅读体验
  • 如何取好商业笔记的小标题呢?
  • (3)雅:传播有价值的内容
  • 2.商业笔记的“五步法”流程
  • (1)找选题
  • (2)搭框架
  • (3)善采访
  • (4)积素材
  • (5)速成稿
  • 第四节 复盘笔记:职场达人的超级“藏宝阁”
  • 1.复盘的本质
  • (1)碎片信息结构化
  • (2)隐性知识显性化
  • 2.复盘的具体流程
  • (1)准备阶段
  • (2)实施阶段
  • (3)总结沉淀与行动改进
  • 3.复盘的工具
  • 第四章 高效能AI笔记
  • 第一节 AI在内容生产中的应用
  • 1.营销文案
  • 2.短视频脚本
  • (1)口播短视频
  • (2)产品分镜脚本
  • 3.辅助写作
  • (1)写作大纲
  • (2)挖掘选题思路
  • 第二节 AI在高效办公中的应用
  • 1.撰写策划案
  • 2.写工作报告
  • 3.快速生成PPT
  • 第三节 AI在高效学习中的应用
  • 1.快速学习新领域知识
  • 2.翻译助手
  • 3.读书笔记
  • 第四节 AI在生活中的应用
  • 1.咨询顾问
  • 2.休闲娱乐
  • (1)旅游计划
  • (2)推荐书单、电影、游戏等
  • 第五章 笔记达人成长故事
  • 第一节 我笔写我心:如何从日常的笔记到出版个人作品
  • 1.用笔记创造个人成长的新可能
  • (1)有深度的学习
  • (2)有力度的成长
  • (3)有温度的交流
  • 2.用笔记持续书写自己的生命之书
  • 第二节 以思维导图为帆,创造无限可能
  • 1.初遇的惊喜
  • 2.社群中成长
  • 3.实战中精进
  • 4.创造无限可能
  • 第三节 “笔记侠”社群达人成长分享
  • 第四节 40岁,还有多少可能
  • 1.要有推开门的勇气
  • 2.雕琢自我
  • 3.普惠他人
  • 4.未来已来,向风而行
  • 第五节 我人生的高光时刻
  • 1.新手上路的执着
  • 2.坚定自信地打怪升级
  • (1)磨砺竖屏思维导图技能
  • (2)练就整理商业稿件技能
  • (3)拓展社群运营技能
  • 3.无孔不入的实践
  • (1)积极跟上队伍
  • (2)积极应用于工作
  • (3)积极用到育儿中
  • (4)积极运用于决策
  • 4.最后的话
  • 第六节 遇见“笔记侠”,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 1.相遇相识:想高速成长,一定要找同频的圈子
  • 2.发光发热:想持续成长,要和组织一起共同成长
  • (1)成为思维导图核心成员
  • (2)成为知识卡片分舵主
  • (3)成为课程讲师
  • 3.不离不弃:做笔记这件事,我的那些宝贵收获
  • (1)学习力增强了
  • (2)逻辑提升了
  • (3)影响力也有了
  • 4.越来越爱:因为什么获益,就会去传播什么
  • 5.越陷越深:做笔记,是超速成长的基本功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4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一本放在办公桌的书

    看第一遍,可能就是觉得浅浅,因为你只看到理论,没有实践。看第二遍,你边看边践行,可能你觉得有些难,因为这些方法会打破你的习惯,你还不适应。看第三遍,你坚持践行其中的方法,你就会发现,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凡是给了方法的书,都不可能一遍过就全都懂,这是需要刻意练习,持之以恒的结果。只有你做到了,你才真正领悟书中的精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介绍了笔记侠经常使用的笔记技巧,让各行各业和各个阶段的人们都能够运用,从而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本书并不是介绍普通的做笔记或者会议记录的方法,而是讲述 “解决问题”“加深思考” 的技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笔记侠】的经验实践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836 本)#2025 年读书主题(一)自我提升 -《高效能笔记法》(13)大家好!2025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六年,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自我提升的领域开始,选择的学习方法主题书籍进行刷书,第六本是《高效能笔记法》,“笔记侠” 创办者柯洲作品,重新定义 “效能” 的个人成长秘诀。你是不是笔记做得混乱,自己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你是不是学了不少知识,但在实际工作时却无法得心应手?你是不是经常开会抓不住重点,理不清思路,做不好跟进?你是不是总是计划安排不合理,分不清轻重缓急?本书介绍了笔记侠经常使用的笔记技巧,让各行各业和各个阶段的人们都能够运用,从而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本书并不是介绍普通的做笔记或者会议记录的方法,而是讲述 “解决问题”“加深思考” 的技巧。2、精选原文:①成为笔记侠做笔记的人的收获在整个现场仅次于演讲者,远超普通听众。我不是简单地将大会速记发在公众号上,而是将内容以结构化笔记的方式呈现,目的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经过实践的检验,这种方式获得了读者的肯定。学习和工作的痛点,总结为低效能的表现:记不住、搞不懂、用不上、做不好。效能是衡量成果的标准,包括效率、效果、效益三个要素,效能的高低就代表着取得效率、效果和效益的能力强弱。学习和工作效能高的人,硕果累累;学习和工作效能低的人,碌碌无为。学习和工作效能高的人,突飞猛进;学习和工作效能低的人,停滞不前。学习和工作效能高的人,清清楚楚;学习和工作效能低的人,浑浑噩噩。学习和工作效能高的人,成为知识的 “榨汁机”,帮助团队走向成功;学习和工作效能低的人,成为知识的消化不良者,谈不上思考,更无法指导自己去行动。生活中,很多人从来不做笔记,总以为自己什么都记得住。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总是容易忘掉很多东西,甚至是重要的东西。②高效能笔记知识只是工具,要想掌握知识,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学习知识后愿意下功夫研究,并持之以恒地去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做好一件事情。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不做好绝不罢休。实践的时候又发现还有很多盲点、遇到新的问题,这时就需要继续学习,查漏补缺。这是一个记录、分类、关联的过程,就像一个雪球不断地滚动,实现知识总量的不断扩大。精通逻辑的亚里士多德,在研究每一个事物时,思考的逻辑就是三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样)。刻意练习的第一个步骤 “汇知识:建立知识与知识的关联”,对应的就是亚里士多德的 “某个知识是什么”;第二个步骤 “促行动:建立知识与现实的关联”,对应的就是他的 “某个知识是怎样的”;第三个步骤 “探本质: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应的就是他的 “某个知识为什么”。这三者缺一不可。什么是概念思维?就是一种能够识别表面上没有明显联系的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的能力,在面对不确定现象时,能找到关键因素。这是一种宏观的结构化思考能力,需要根据有限的信息做出全面的判断,通过建立概念,洞察充满不确定性的现象。3、春幸启发:提升概念思维,需要不断练习将复杂的情况进行简单化、通俗化的解释,把各种想法、问题及观察的结果 “拼装” 成清晰好用的说明,用清晰的结构和简洁的语言阐述所学到的知识和所观察到的现象。记不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算记得不咋地,总比什么都不记好一点。怎么记:记笔记的方法千百种,在尝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能够坚持执行的才是王道。记什么:记录的核心,是为了提升效能、将别人的经验化为己用。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5条书评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