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赏园林的经典指南,逛园子的实用攻略。

内容简介

《东南园墅》是建筑界一代宗师童寯(jùn),向世界介绍中国古典园林之美的经典著作,也是其晚年于病榻上用英文书写的最后一部著作,初版于1997年;本次全新修订版由童寯之孙、同济大学教授童明执笔翻译,以简洁雅致的文笔,重新传达出童寯先生英文原著的真意。

全书列举概述中国东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20余处、40余座园林,如拙政园、留园、瞻园、豫园、寄畅园等,共收录精美图片100余幅,图文并茂,让读者在直观欣赏之余,真正读懂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另有201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建筑师王澍作序推荐。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读童寯先生遗著《东南园墅》
  • 序二 只有情趣
  • 序三 造园与建筑
  • 前言 中国东南园墅瞥观
  • 一 如画之园林
  • 二 园林与文人
  • 三 建筑与布局
  • 四 装修与家具
  • 五 叠石
  • 六 植物配置
  • 七 东西方比较
  • 八 沿革
  • (一)历史
  • (二)现况
  • 江苏——苏州 拙政园
  • 江苏——苏州 狮子林
  • 江苏——苏州 留园
  • 江苏——苏州 环秀山庄
  • 江苏——苏州 怡园
  • 江苏——苏州 沧浪亭
  • 江苏——苏州 网师园
  • 江苏——苏州 西园
  • 江苏——苏州 耦园
  • 江苏——苏州 艺圃
  • 江苏——苏州 鹤园
  • 江苏——苏州 拥翠山庄
  • 江苏——苏州 高义园
  • 江苏——苏州 残粒园
  • 江苏——吴江 退思园
  • 江苏——扬州 何园
  • 江苏——扬州 个园
  • 江苏——扬州 棣园
  • 江苏——扬州 凫庄
  • 江苏——泰州 乔园
  • 江苏——如皋 水绘园
  • 江苏——南京 瞻园
  • 江苏——南京 煦园
  • 上海 豫园
  • 上海——南翔 猗园
  • 江苏——无锡 寄畅园
  • 江苏——常州 近园
  • 江苏——昆山 半茧园
  • 上海——松江 醉白池
  • 上海——青浦 曲水园
  • 上海——嘉定 秋霞圃
  • 江苏——江阴 适园
  • 江苏——太仓 亦园
  • 江苏——常熟 丁氏园
  • 江苏——常熟 燕谷
  • 江苏——常熟 虚廓居
  • 浙江——嘉兴
  • 浙江——海盐 绮园
  • 浙江——平湖 莫氏园
  • Foreword Glimpses of Gardens in Eastern China Glimpses of Gardens in Eastern China
  • 1 Garden as Painting
  • 2 Garden and Scholar
  • 3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 4 Ornament and Furniture
  • 5 Rockery
  • 6 Planting
  • 7 East versus West
  • 8 Past and Present
  • 附录
  • 附录一 园林植物系谱(苏州地区)Classified List of Garden Plants(Soochow Region
  • 附录二 名称韦氏/邮政式拼写及拼音 Names in WADE / POSTAL SPELLING and PINYIN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致敬

    1982 年,南京。病床上,一位老人身体插着输液管,目光却紧锁手中的书稿。医生准备扎针时,他低声请求:“你们打我的脚,别打我的手,打我的手,我就不能写字了。” 这位老人是建筑宗师童寯,手中的书稿正是《东南园墅》。膀胱癌晚期的剧痛未能阻断他的笔锋,实在无法握笔时,他便口述,由长孙记录。1983 年 3 月,生命之火将熄之际,这部凝结五十年研究的著作终于完成。童寯写作此书的动机,源于一次文化刺痛。七十年代末,欧洲学者代表团访问中国时竟宣称 “东方园林起源于日本”。作为遍访江南名园的建筑史家,童寯决意用英文写一部中国园林的证言。他要让世界看见:粉墙黛瓦间的曲径通幽,才是东方造园艺术的母体。翻开书页,童寯的论断如金石掷地。“中国古典之园林,实为三维中国画卷”—— 环秀山庄假山插图旁的这行批注,道破了园林的本质。在梧竹幽居的烟雨里,他揭示园林高于绘画的秘密:当游人站在亭中,“看水光在竹影间流转,听雨声叩响青瓦”,二维画卷怎能承载这种全身心的震颤?更精辟的是东西方园林的对照:“西方园林实则悦目,中国园林意在会心”。凡尔赛宫的对称花坛彰显王权威仪,苏州园林的曲廊却为邀人沉思。一为展示,一为隐居;一重形式,一重心境。书中四十余座东南名园,经他点拨即现灵光。网师园的芭蕉,他说 “需隔窗而望,方显独美”;留园曲溪楼的妙处,在于园主 “鲜少日夜栖居” 产生的距离感。最令人醍醐灌顶的是他对造园本质的提炼:“情趣在此之重要,远甚技巧与方法”。当匠人沉迷叠石技艺时,童寯指着假山石孔洞发问:“一个正常的人怎么能住进那么小的洞中?” 此问看似天真,却刺破园林中矛盾尺度的诗意 —— 那些洞窟本为仙人想象而设。他的文字如宋人小品,惜墨如金而意境全出。往往一二十字便点破景观真意,精辟处如金石掷地,字字珠玑间尽是文人慧眼。这种凝练源自双重修养:早年留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西方建筑训练,与深厚的中国书画功底。他看出拙政园 “藓苔蔽路,而山池天然,丹青淡剥,反觉逸趣横生”—— 衰朽中见生机,正是文人园的精神肌理。而在列举战火劫掠对园林的摧残后,他警告更隐蔽的危机:“万切不可忘却,除暴力拆毁,尚有渐微平缓之力,意即西方景观建筑学。” 当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复制 “明轩” 时,他犀利指出:“采用砖瓦复制园林是一回事,再生复兴,激发生命精神,则全然另一回事。” 移植的亭台只是标本,活着的园林需要文化血脉的供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常翻常新

      经典,需要反复读,细细咂摸其中滋味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