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详解朱元璋定都南京的前因后果。

内容简介

明初南京城的营建,以“墙”的建筑形态,诠释了都城作为“国之中土”的法统秩序,反映了朱元璋追求“宅中图大”的思想历程,以实现其大明开国都城传统意义上的“居于中心,谋划四方”。

本书从理念、规划、建制、修筑等层面,对明初定都、建都诸问题作了系统梳理,尤其对两京制与中都的立废、城市布局与建筑等级、南京两次城建与“国之中土”的关系作了细致阐释;并通过释读南京城墙砖文,不仅明确了城墙营建的相关史实,且揭示出明初劳役组织形式以及基层社会的运行状态。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一章 朱元璋扩建南京城的时代动因
  • 一、 确立根据地
  • 二、 建立吴政权
  • 三、 开国称帝
  • 第二章 定都与择都及废除二京制
  • 一、 京师与南京
  • 二、 择都纠结的根因
  • 三、 被忽视的朱元璋“国之中土”新论
  • 第三章 上堪下舆的城市规划
  • 一、 朱元璋敬天
  • 二、 新宫与新城之“卜”
  • 三、 堪舆与四重垣局关系
  • 第四章 宗庙为先、居室为后的两次城建
  • 一、 郊社宗庙先后两次建造
  • 二、 第一阶段城建
  • 三、 第二阶段城建
  • 第五章 城墙营建的两个阶段
  • 一、 早期新城营建(1366~1375)
  • 二、 城墙的加高增厚(1375~1398)
  • 第六章 南京城墙砖文释读
  • 一、 早期砖文中的提调官制
  • 二、 早期砖文中的基层组织
  • 三、 第二次征砖中的“总甲、甲首、小甲”
  • 结论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