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0千字
字数
2016-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印度力求全面超越中国,应促进双方互信,共同维护和平。
内容简介
印度现为南亚次大陆的第一强权,尼赫鲁所构想的“有声有色的大国”正呼之欲出。印度心怀的“中国情结”使其试图对华进行全面超越。自20世纪中叶后,印度对华政策大致按照地缘制衡牌、国际联合牌、领土实控牌、军备扩张牌、普世人权牌五张牌来进行战略规划。目前面临复杂国际情势“新常态”的中国须对印方战略予以厘清,客观理解,心中有数,同时本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理念避免潜在冲突,促成双方积极对接“一带一路”与“季风计划”等构想,共同谱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篇章。
目录
- 目录
- 第一章 南亚象的心结
- 第一节 曾经的“惺惺相惜”
- 第二节 1959:达赖赴印
- 一 西藏和平解放
- 二 印度试图继承英在藏特权
- 三 印度对藏的两面手法
- 四 达赖赴印:印度的新武器
- 第三节 折牙之象:1962年的伤痕
- 一 “麦克马洪线”:边界的伤疤
- 二 1962:“中国情结”的种子
- 三 宝贵的一课
- 第四节 大国战略与中国情结
- 一 印度的崛起
- 二 战略设计与推进:“有声有色的大国”
- 三 陌生的邻国:“中国情结”在发酵
- 第二章 地缘制衡牌
- 第一节 远交近攻:印度的地缘战略
- 一 印度特色的“远交近攻”
- 二 对华边境防务准备
- 第二节 新兴海上强权:从印度洋到南中国海
- 一 “印度的印度洋”与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基地
- 二 南中国海的诱惑
- 第三节 次大陆霸主:南亚象的胃口
- 一 从“锡金王国”到“锡金邦”
- 二 “特殊而独一无二”的印度、不丹关系
- 三 “重中之重”尼泊尔
- 四 锡、不、尼三地之于中国的意义
- 第四节 战略不合作:“季风计划”反制“一带一路”
- 一 印度的隐忧
- 二 “季风计划”与“香料之路”
- 三 中、印构想的对接可能
- 第三章 国际联合牌
- 第一节 不结盟的盟国:南亚象的美俄“平衡术”
- 一 印、美关系:“充满活力”
- 二 印、俄关系:战略合作
- 三 印度的“左右逢源”
- 第二节 印度与日本:“亚洲最大民主国家与最富裕国家”的对华联盟
- 第三节 印度眼中的东南亚与东亚:从“东向”到“东进”
- 一 “东向”政策开花结果
- 二 “东进”步伐的制华色彩
- 第四节 印度与澳大利亚:从“亚太”到“印太”的“天然伙伴”
- 第五节 寻找“精神邻居”
- 第四章 领土实控牌
- 第一节 “大印度联邦”之梦
- 第二节 民族分裂:南亚象的恐惧
- 第三节 中印边界西段问题
- 一 克什米尔:南亚象的肉中刺
- 二 阿克塞钦:无中生有的“约翰逊线”
- 第四节 印度在中印边界东段的立体控制
- 一 中国藏南与所谓的印度“阿鲁纳恰尔邦”
- 二 人口武器:印度的算盘
- 三 “无冕之王”的民族主义
- 第五节 上下一心:高层的宣示
- 第五章 军备扩张牌
- 第一节 以军力为战略护航
- 第二节 边境的秘密武器:山地部队与印藏特种边境部队
- 第三节 海军!海军!迅猛发展的海上力量
- 第四节 印度的核威慑
- 第五节 “进口型”国防
- 第六章 普世人权牌
- 第一节 “世界最大民主国家”的光环
- 第二节 “流亡藏人”的“恩主”
- 一 印度对藏的宗教影响力
- 二 “租借地”达兰萨拉与印度的“中立”
- 三 流亡藏事的仲裁者
- 第七章 龙象为邻的相处之道
- 第一节 雄心的阻隔
- 一 美印战略意图的实际对立:暂时的朋友 长久的对手
- 二 印度国内问题的牵绊
- 第二节 和气生财:从“地缘政治”到“地缘经济”
- 第三节 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
- 结语:即将来临的中印冲突?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