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领略宋太祖赵匡胤如何用心理战建立三百年大宋王朝。所有的谋略,本质都是对人心的洞察。

内容简介

赵匡胤是三百年大宋王朝的奠基者,以宽厚仁义被后世儒家称为帝王的典范,与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并称为中国五大帝王。然而在赵匡胤看似仁义宽厚的表面下,却隐藏着深不可测的谋略智慧。无论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还是杯酒释兵权,其谋略的核心其实都是对人心的洞察。正是凭借一场又一场心理战,他才能兵不血刃地终结五代十国武将篡位的乱局,开创三百年大宋天下。

目录

  • 版权信息
  • 楔子 “香孩儿”降世
  • 第一章 乱世少年:人情历练识人心
  • 好武顽童,夹马营中“孩子王”
  • 幸遇明师,得习圣贤治国道
  • 王朝更迭,动荡乱世中成长
  • 江湖漂泊,亲历民生之多艰
  • 第二章 帝业肇基:南征北战羽翼丰
  • 黄旗披身,澶州兵变破危局
  • 一鸣惊人,高平之战挽狂澜
  • 整顿禁军,结义社羽翼渐丰
  • 三征南唐,巧用兵屡建奇功
  • 北伐契丹,“点检作”谜影重重
  • 第三章 黄袍加身:识人心者得天下
  • 时机将至,北寇压境临危受命
  • 舆论鼎沸,流言四起人心异动
  • 煽动军心,天现二日陈桥兵变
  • 顺应民意,兵不血刃入主京都
  • 人心所向,改元建隆赵宋立国
  • 第四章 治国如用兵:心理战慑服文武
  • 立碑作誓,善待前朝柴氏子孙
  • 恩威并施,戡乱二李稳定政权
  • 御前撤座,一张椅子明君臣之分
  • 攻心为上,谈笑间杯酒释兵权
  • 强干弱枝,内外相维制约藩镇
  • 垂范天下,宽刑慎罚尽揽人心
  • 第五章 刀兵起:先南后北征天下
  • 雪夜问策,定方略先南后北
  • 假道灭虢,借道荆南收荆湖
  • 平定蜀乱,赏罚分明树军威
  • 亲征北汉,留遗恨大业未竟
  • 讨伐南汉,诛暴政救民水火
  • 攻取南唐,架浮桥飞渡江南
  • 第六章 烛影斧声:太祖逝世之迷
  • 金匮之盟,立誓约传弟不传子
  • 王相之争,龙虎斗赵普终罢相
  • 重归故里,洛阳行晋王反迁都
  • 烛影斧声,风雪夜真相何处寻
  • 文治武功,开太平功德耀千古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赵匡胤的故事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860 本)#2025 年读书主题(二)人物传记 -《攻心为上赵匡胤》(37)大家好!2025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六年,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人物传记的领域开始,选择的历代帝王主题书籍进行刷书,第六本是《攻心为上赵匡胤》,领略宋太祖赵匡胤如何用心理战建立三百年大宋王朝。所有的谋略,本质都是对人心的洞察。赵匡胤是三百年大宋王朝的奠基者,以宽厚仁义被后世儒家称为帝王的典范,与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并称为中国五大帝王。然而在赵匡胤看似仁义宽厚的表面下,却隐藏着深不可测的谋略智慧。无论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还是杯酒释兵权,其谋略的核心其实都是对人心的洞察。正是凭借一场又一场心理战,他才能兵不血刃地终结五代十国武将篡位的乱局,开创三百年大宋天下。2、精选原文:①乱世少年:人情历练识人心赵匡胤出生于军营,生长于乱世,年轻时孤身外出闯荡,亲历民生之多艰。在人情历练中,匡济天下、戡平乱世的大志向,不知不觉在他内心深处慢慢生根发芽…… 少年赵匡胤站在拉货小车促狭的方寸之地,却像是伫立在辚辚急驶的驷马战车上,他高高举起一根不知从哪儿捡来的木头哨棒,仿佛迎风擎着飘扬的旌旗,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一般。辛文悦正色道:“你只知马儿威风气派,却不知它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勇武刚强,而在于敢于牺牲,能够为大道献身。匹夫之勇,何足道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才是君子之道。” 赵匡胤是幸运的,虽然出身于军人家庭,但父母明事理、有远见,格外重视孩子的文化教育。他更有幸得遇明师:辛文悦的谆谆教导让他渐渐意识到,原来这世上还有比刚强的武力更为强大的东西。于是,好武喜兵的赵匡胤,并没有像营中小伙伴一样,成为一介赳赳武夫。他的眼界见识、仁义胸怀与柔善性情,都成为日后平定乱世、成就帝王伟业的关键。②王朝更迭,动荡乱世中成长赵匡胤出生、成长的这段时期,历史上称为 “五代十国”。那是紧接着唐朝灭亡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大分裂时期。“五代” 是指中原地区五个先后更替的王朝,分别为后梁 (907—923)、后唐 (923—936)、后晋 (936—946)、后汉 (946—950)、后周 (950—960)。“十国” 是出现于南方、山西等地的一批割据政权,包括前蜀、后蜀、吴、吴越、南唐、楚、闽、南汉、南平 (荆南) 和北汉。后汉天福十二年 (947 年) 夏天,二十一岁的赵匡胤离开汴梁,外出游历,寻求建功立业的机会。初离家时,年轻人满心兴奋、愉悦,对这一路上即将经历什么,充满热切的期待。但很快,一幅民不聊生、山河破碎的乱世图景,鲜血淋漓地呈现在他面前,像冷水倾盆而下,浇熄了赵匡胤初涉人世的欢欣与雀跃。③帝业肇基:南征北战羽翼丰赵匡胤外出游历一年有余,亲历乱世动荡与民生多艰,自然有了对这时代更深刻的认识与体悟。他一抬头,帝喾高辛氏的泥塑像安稳地立在面前,仿佛任世事变迁,圣贤我自岿然不动,永远是圣贤。他记起辛夫子曾经讲解过 “三皇五帝”。帝喾据传说是黄帝曾孙,深受百姓爱戴,因为他 “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世道多艰,黎民百姓心心念念所期盼的正是帝喾这样的圣贤明君啊。赵匡胤这么想着,朝着高辛氏的塑像,敬重肃然地磕了几个头。赵匡胤在后周王朝的十年,稳扎稳打、征战南北。他除了勇猛无畏的气概,更懂得用头脑打仗,以智谋赢取胜利,从一员小兵一步步成长为帝国太尉……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