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分析考察“古今字”训诂在唐以前的发生、发展情况。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前编、后编两部分。前编绪论介绍本书的选题意义、研究目标;后编是《唐以前“古今字”训注材料汇纂》,逐一展示研究对材料的分析整理成果。

本书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今字”训诂体式在唐以前的肇源和发展情况,发掘和整理一批长期尘封于诸多古籍字里行间的前人训诂积淀,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此外,客观归纳各家的“古今字”观念及其传承脉络,对于正本清源地描写和完善“古今字”史和训诂学史,以及修正学界长期以来对“古今字”术语以及前人“古今字”研究的某些误解是有益的、必要的。而从古人的论述入手考察他们对“古今字”问题成因的认识,对了解汉语字词关系和字际关系、完善汉字学理论和弘扬汉字文化有积极的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追求“古今字”學術史之“真”
  • 前編
  • 緒論
  • 第一章 唐以前“古今字”研究材料的判定
  • 第一節 概説
  • 第二節 指論版本異文的“古”“今”訓條
  • 第三節 指論詞語變化的“古”“今”訓條
  • 第四節 指論字符職能變化的“古”“今”訓條
  • 第五節 真正指論用字變化的“古今字”訓條
  • 第六節 小結
  • 第二章 唐以前“古今字”研究歷時展述
  • 第一節 概説
  • 第二節 漢代的“古今字”研究
  •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的“古今字”研究
  • 第四節 隋唐的“古今字”研究
  • 第五節 小結
  • 第三章 唐以前對“古今字”的基本認識
  • 第一節 概説
  • 第二節 “古今字”屬於訓詁範疇
  • 第三節 “古今字”是組概念
  • 第四節 “古今字”的“古”“今”是相對的
  • 第五節 小結
  • 第四章 唐以前有關“古今字”成因的研究
  • 第一節 概説
  • 第二節 訓條中對“古今字”成因的分析
  • 第三節 唐以前“古今字”成因研究的成就
  • 第四節 唐以前“古今字”成因研究的局限
  • 第五節 小結
  • 第五章 唐以前“古今字”研究的繼承和發展
  • 第一節 唐以前“古今字”研究的繼承
  • 第二節 唐以前“古今字”研究的發展
  • 第三節 唐以前“古今字”研究傳承發展的原因
  • 第四節 小結
  • 第六章 唐以前“古今字”研究的疏誤
  • 第一節 誤識字形
  • 第二節 誤注同詞異字
  • 第三節 無據臆斷
  • 第四節 小結
  • 總結
  • 主要參考文獻
  • 後編
  • 唐以前“古今字”訓注材料彙纂
  • 後記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