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专为职场人士打造的高效工作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通过“分解思维”解决复杂问题、提升工作效率、实现职业目标。年轻职场人要想在工作上取得成就,单靠努力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运用脑力。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选择更清晰的思维方法——分解问题。

无论是面对30天的冲刺目标,还是3年的职业规划,本书都能帮你化繁为简,让工作效率提升50%以上。通过实践“分解思维法”,你将不再盲目苦干,而是能够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逐个击破,让你的努力事半功倍,成为职场中的高效达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努力也没有回报”的想法是错误的
  • 前言
  • 第1章 “分解思维”:细分后再思考
  • “分解思维”有助于厘清工作重点
  • 如果上司要求“把本年度的销售额翻倍”,你该怎么办
  • 巧妙分解的6个要点
  • 第2章 用“分解思维流程图”完成工作目标
  • “分解思维流程图”可以解决工作难题
  • 工作篇:如何完成“销售额翻倍”的目标
  • 无法接受上级下达的目标时
  • 当没有问题或找不到问题时,如何思考
  • 第3章 通过“分解思维流程图”实现自己的理想
  • 个人篇:用“分解思维流程图”实现个人理想
  • 实现个人理想:目标已定
  • 想不为钱发愁,自由工作
  • 觉得“不可能实现”之前
  • 用“分解思维流程图”实现目的的诀窍
  • 第4章 工作中能用到的各种分解模式
  • 分解销售额
  • 分解问题与目标
  • 分解购买量
  • 分解时间
  • 分解为悲观计划和乐观计划
  • 对需要完成的工作进行分类
  • 分解销售方式
  • 分解商品和推广方向
  • 分解进展顺利的原因
  • 分解客户的动机
  • 分解客户群体
  • 分解原因
  • 区分自己与对方、事实与推测
  • 区分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
  • 附录 提高思考清晰度的启示
  • 团队一起寻找答案
  • 提出“比如?”形式的问题,聚焦答案
  • 结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2.3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理解并活用分解思维→拆

    作者上来就讲了个真实案例:东京地铁站改造项目如何用分解法将上千项任务拆解成可执行的模块。这和我在网页上看到的 WBS 工作结构分解法不谋而合,比如把大目标按 100% 覆盖原则拆成互不重叠的小任务,每个工作包控制在 1 天能完成的体量。书里最打动我的是对 “时间颗粒度” 的掌控。作者提到某位程序员用西红柿钟对抗拖延症,把 25 分钟作为最小行动单元,这和网上流传的西红柿工作法如出一辙 —— 超过 7 个西红柿钟的任务必须拆分,每完成 4 个西红柿钟强制休息。我曾照着做了两周,发现最难的不是坚持 25 分钟专注,而是学会在休息时真正放松。有天下班前数了数划掉的 12 个西红柿钟,竟比往常多完成三倍的工作量。更让我意外的是书中关于 “能力分解” 的章节。作者把职场竞争力拆解成 12 项基础能力,和《12 个工作的基本》里提到的目标发现力、持续学习力等概念形成呼应。我开始每天记录自己哪项能力拖了后腿:上周因为沟通不明确导致返工,这周就用 “论点整理单” 提前梳理需求;前天遇到技术难题卡壳,昨天就逼自己用西红柿钟攻克关键段。这种自我剖析式的进步,比笼统的 “提升专业能力” 实在得多。书里还藏着个容易被忽略的彩蛋 —— 如何处理分解过程中的情绪内耗。作者建议用 “阴影日志” 记录负面情绪,这点和《阴影工作日志》里对抗焦虑的方法很像。现在我的电脑旁总放着本子,写着今天感觉不如意之类的句子,负面情绪居然随着任务完成度同步下降。其实那些看似庞大的目标,拆到底不过是每天 25 分钟的专注、每周三项小成就的累积。聪明人未必天赋异禀,不过是懂得把难题放在合适的容器里,一粒一粒慢慢消化。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