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轻松读懂资治通鉴,解密战国西汉秘史。

内容简介

“喜欢从宏大叙事中寻找人间滋味”的资深历史爱好者宅叔耗费数年,潜心研读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提炼这部经典名著中值得关注的人物与事件,前后勾连,理清脉络,以活泼有趣的笔调写出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故事,带领我们轻松进入如同一部超长而精彩的连续剧一般的历史世界。

本书以120余篇故事串讲从战国到西汉四百年间的历史,让我们在沉浸式阅读中感受历史的魅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历史就是一部超长而有趣的连续剧
  • 上编
  • 三家分晋:一个划时代的红包
  • 智襄子:继承人,不怕蠢,就怕作
  • 豫让:领导原来是老戏骨
  • 翟璜:和领导讲道理,姿势最重要
  • 翟璜与吴起:领导为啥不提拔我
  • 吴起:天才渣男跳槽记
  • 卫国:这个国家,只许对,不许怼
  • 魏惠王:我是“败二代”
  • 齐威王:看我怎样动真格的
  • 孙膑:“庞氏骗局”的终结者
  • 商鞅:没有底线的成功,就是失败
  • 苏秦:舌尖上的战国
  • 张仪:乱世成功学大师
  • 郭隗:和领导提升职加薪,他是教科书
  • 甘茂:领导挖的坑,带着降落伞也要跳
  • 燕王哙:被马屁拍死的大王
  • 战国:职业流氓淘汰赛
  • 赵武灵王:英雄难过退休关
  • 宋康王、齐湣王:论作秀的尺度
  • 田单:不混日子的公务员,最吓人
  • 田单:我这么牛,为啥不招人待见
  • 廉颇:老员工被裁记
  • 范雎: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我是榜样
  • 白起:死神来了
  • 白起:打败你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人
  • 赵政:爹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 信陵君:老东家有毒
  • 李牧:赵国最后的名将
  • 秦始皇:干爹,别踩我的底线
  • 黄歇:隔壁老王之死
  • 荆轲:一把匕首的自信
  • 王翦:安全退休,才是最大的胜利
  • 下编
  • 始皇帝:光辉人设崩塌记
  • 秦亡:从“老实人吃亏”开始
  • 陈胜吴广:说好的创业春天呢
  • 刘邦:一个基层公务员的逆袭
  • 项羽:我的起点,是你的天花板
  • 项羽:一战封神的流量之王
  • 刘邦:我是春节加班命
  • 樊哙:别玩了,领导
  • 刘邦:得饭局者得天下
  • 项羽:坏老板,只谈理想不谈钱
  • 韩信:我为啥从大公司辞职
  • 项羽:民心是个啥东西
  • 刘邦: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 项羽:我这领导当的,为啥这么忙
  • 韩信:领导凭啥看我不顺眼
  • 项羽:只认命,不认错
  • 韩信:军事业务大神的末日
  • 刘邦:朕也差点死在绩效考核上
  • 叔孙通:一代宗师是拍出来的
  • 刘邦:一个做大事的爹,有多可怕
  • 异姓王:有一种人生,能力越大,死得越快
  • 萧何:我的缺点,就是跟领导不见外
  • 陈平:挖坑大师填坑记
  • 吕雉:最成功的女性,最失败的母亲
  • 曹参:我是“不折腾”发明人
  • 吕氏:干得好,不如生得好
  • 陈平:友谊的小坑,说挖就挖
  • 汉文帝:命好是核心竞争力
  • 周勃:都是嘚瑟惹的祸
  • 张释之:言者无罪,天下无冤
  • 贾谊:一个汉朝大V之死
  • 汉文帝:没有不争气的仔,只有不争气的爹
  • 晁错:背锅侠养成记
  • 周亚夫:我把人生,活成了先进事迹
  • 汉武帝:我为什么能当上皇帝
  • 郅都:一场女厕风波引发的“战争”
  • 汉武帝:职场第一课,装孙子
  • 王恢:跟不上新领导思路,会要命
  • 窦婴:有一种绝症,叫交友不慎
  • 卫青:论领导亲戚的自我修养
  • 霍去病:我的成功学,你学不来
  • 李广:网红高官的晋升难题
  • 主父偃:我终于成了特权阶层
  • 公孙弘:一位德艺双馨的马屁精
  • 张汤:我是盛世中的利刃
  • 刘安:不怕领导坏,就怕领导蠢
  • 酷吏:帝国的刚需和噩梦
  • 汲黯:负能量大神,为啥能安全着陆
  • 汉武帝:皇帝修仙与“大师”的狂欢
  • 卜式:爱国也得姿势正确
  • 万石君:我教育出了一个正国级、十七个正部级
  • 汉武帝:老司机的大型翻车秀
  • 李广利:从唱跳歌手到大将军
  • 李广利:成也关系户,败也关系户
  • 苏武:我是忠诚的象征
  • 刘据:帝国第一后浪的危机
  • 江充:小人中的大咖
  • 巫蛊:走投无路的太子
  • 汉武帝:会踩刹车,才叫老司机
  • 汉武帝:领导的心思你别猜
  • 霍光:我的手段,叫光明正大
  • 霍光:开开会,整整人
  • 上官桀:小聪明,真的会害死人
  • 刘贺:朕原来是个临时工
  • 刘病已:超级咸鱼翻身记
  • 汉宣帝:有个惹不起的下属啥体验
  • 宣帝打虎:大汉第一家族落马记
  • 汉宣帝:让好官先富起来
  • 赵广汉:明星官员为什么必须死
  • 张安世:帝国一哥的求生欲
  • 疏广:最难伺候的学生,让我来
  • 赵充国:我为啥要和领导唱反调
  • 杨恽:毒舌高官背锅记
  • 絮舜:听说领导要出事了
  • 汉宣帝:匈奴来降,我的人生巅峰
  • 汉元帝:乖孩子为啥没出息
  • 汉元帝:新领导是个老好人
  • 石显:我凭啥是领导身边第一红人
  • 陈汤:凭本事吃饭,为啥不香
  • 匡衡:我为啥甩锅失败
  • 王凤:舅舅治国的时代
  • 汉成帝:为国生娃,不容易
  • 汉哀帝:我有两个强势的女领导
  • 董贤:有一种上下级关系,叫恩爱
  • 王莽:造神,我只示范一遍
  • 王莽:好政策,害你没商量
  • 王莽:只有反贼,没有饥民
  • 刘秀:创业,活着最重要
  • 刘秀:种田大户,成了战场上的男神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历史的重量,原来也可以如此举重若轻

    战国是乱世,更是思想与制度剧烈碰撞的熔炉。这本《三分钟趣读》算是捕捉到了这沸腾时代的脉搏。七国并立,合纵连横,书中以凝练笔触勾勒出苏秦、张仪们游走于刀锋之上的外交惊险;商鞅变法之冷酷与彻底,被浓缩为 “徙木立信” 的象征性瞬间,点明秦国崛起的制度密码;长平之战的惨烈,亦在寥寥数语中透出森森寒意。作者张伟擅长以现代视角解读古人困境,将战国群雄的博弈,提炼成生存与扩张的硬核逻辑,既不失历史本真,又使今人豁然贯通。秦的一统如闪电划破长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书中对秦制的剖析直指核心:高效的郡县制、标准化的书同文车同轨是帝国骨架,然严刑峻法、无度役民却如毒液侵蚀其根基。始皇帝的雄才大略与千古一帝的迷梦交织,陈胜吴广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的呐喊穿透纸页。秦的速朽,为后世留下一个关于权力边界与民本思想的沉重课题,书中对此的反思清醒而冷峻。当历史车轮驶入楚汉,刘项之争成为绝对焦点。作者的笔力在此尤为精彩 —— 刘邦的草根智慧与实用主义,项羽的盖世勇武与致命性格缺陷,在 “鸿门宴”、“垓下歌” 等经典场景中对比强烈。书中特别点出刘邦核心团队的 “布衣将相” 特质,其不拘一格的用人策略,是草莽逆袭皇权的关键钥匙。西汉立国,从高祖的休养生息到文景的 “无为” 蓄力,再到武帝的挥斥方遒,历史脉络在书中清晰延展。武帝时代尤显浓墨重彩:推恩令瓦解诸侯于无形,儒术独尊奠定千年思想格局,卫青霍去病远征漠北的壮阔,张骞凿空西域的传奇,盐铁官营的国家资本渗透…… 汉武的雄才大略与好大喜功一体两面,帝国在极盛荣光下亦悄然埋下危机的种子。武帝的功业,是建立在文景数代累积的国力之上,更是以透支民力为惨痛代价。本书最大妙处在于其 “趣读” 二字。作者深谙当代读者的时间焦虑与阅读偏好,行文果断摒弃了冗长的考据与繁复的枝蔓,以高度凝练的叙述直击每个时代最核心的命题与最耀眼的群星。语言上,他大胆使用正式化口语词汇,如称战国为 “大争之世”,将秦统一喻为 “帝国组装流水线”,说刘邦团队是 “史上最牛草根创业天团”。这些表述如利刃,瞬间就能刺破古今的隔膜,使我们读者在会心一笑中抓住精髓。书中亦常以今人视角设问:商鞅的严法若置于今日职场会怎样?项羽的失败对当代管理者有何镜鉴?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让历史不再是尘封的标本,而成为映照当下的生动镜像。当然,“趣读” 绝非戏说。作者在确保核心史实准确的前提下进行生动演绎,使趣味性与严肃性达成难得的平衡。在信息如潮的时代,本书提供了一种高效而愉悦的历史打开方式。它如一趟设计精良的历史快车,载着我们读者在战国智谋、秦制得失、楚汉风云与汉武雄图的经典站台间飞速穿梭。作者以举重若轻之笔,将数百年激荡风云浓缩于方寸之间,既不失历史固有的重量与深度,又赋予其明快的节奏与鲜活的触感。期待作者接下来又会如何讲东汉三国。

      转发
      1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