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3千字
字数
2018-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球化下艺术哲学与人类学分歧,本书提出“回归语境”的方法。
内容简介
随着艺术人类学研究全球化热潮的兴起,艺术哲学与艺术人类学间的分歧逐渐扩大,以审美为中心的艺术理论面临严峻挑战。本书在对艺术人类学方法论进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依据艺术民族志的典型个案,提出了“悬置审美,回归语境”的方法。本书注重经验实证方法的运用,对艺术与历史记忆、身份表述、道德建构和心理治疗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艺术人类学研究颇有借鉴意义。本书由云南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资助。
目录
- 目录
- 第一章 艺术人类学方法论反思
- 第一节 西方艺术哲学与艺术人类学间的分歧及成因
- 第二节 非西方艺术研究中审美中心主义的误区及超越路径
- 第三节 人类学跨文化审美研究的危机
- 第四节 悬置审美,回归语境:艺术人类学方法论转向
- 第二章 艺术与历史记忆
- 第一节 彝族口头史诗《慕颇密约》与历史记忆的建构
- 第二节 彝族土主庙神像蕴含的历史记忆及图像表现
- 第三节 彝族家坛绘画蕴含的历史记忆及图像表现
- 第三章 艺术与身份表述
- 第一节 部落时代艺术在族群身份建构与识别过程中的意义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变迁与族群认同的艺术表达
- 第三节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背景下的族性建构与出售
- 第四章 艺术与道德建构
- 第一节 彝族创世史诗蕴含的宗教道德及其文化逻辑
- 第二节 白族宗教文学与道德想象
- 第三节 汉、白文化的交融化合与白族堂祭仪式中的忠孝叙事
- 第五章 艺术与心理治疗
- 第一节 萨满教艺术的艺术治疗学研究
- 第二节 安祖灵仪式中的诗歌治疗与雕刻治疗
- 第三节 作为戏剧疗法的傩戏
- 第四节 “跳端公”仪式中的艺术治疗
- 第五节 宗教仪式中的综合艺术治疗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