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指导职场新人进行公文写作的入门书。

内容简介

全书行文幽默、实例众多,共分为八章,依次介绍了职场新人写公文材料的难点、写公文材料时容易踩到的“坑”、从零开始接触写公文这件事的学习路径、写公文材料过程中遇到瓶颈时的处理方法、提高写作效率的“葵花宝典”、长篇材料的写作要点,以及写作法定文种的过程中常见的误区,对于逃不开写公文材料任务的职场新人面对的问题,进行逐个击破、手把手指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前言 Preface
  • 第1章 职场新人写材料有多难
  • 1.1 心中千言万语,笔下只言片语
  • 1.2 只写过微博小作文,如何过渡到公文
  • 1.3 天下材料一大抄,为何我就不会抄
  • 第2章 写材料的“坑”,挨个踩一遍
  • 2.1 格式设置一学就会,一用就废
  • 2.2 匆忙下笔不审题,又快又错就是我
  • 2.3 想靠材料博好感,结果打了领导脸
  • 第3章 痛定思痛,扎扎实实从零学起
  • 3.1 金句收藏千千万,如何为我所用
  • 3.2 设计小标题,如何摆脱“花架子”
  • 3.3 句子怎么写,干净严谨又走心
  • 3.4 美文在骨不在皮,好的结构在哪里
  • 3.5 不用搜肠刮肚,也有写不完的内容
  • 第4章 学得自信满满,现实比梦想骨感
  • 4.1 熬夜写到怀疑人生,上级为何不采用
  • 4.2 好不容易成了稿,领导说我写得“虚”
  • 4.3 材料写了无数篇,水平提高太有限
  • 第5章 苦心修炼,终于拥有“葵花宝典”
  • 5.1 原来,材料高手都有自己的“兵器库”
  • 5.2 把材料写好的七个技巧
  • 5.3 同一个内容,如何翻出五种花样
  • 第6章 最怕的长篇材料来了
  • 6.1 领导讲话不贴心,辛苦半天被弃稿
  • 6.2 工作思路没框架,领导只说你去找
  • 6.3 工作总结要求高,新颖观点不能少
  • 6.4 述职报告责任大,集零为整逻辑清
  • 6.5 调研材料多又长,小切口写大文章
  • 6.6 先进事迹易出彩,尺度分寸要注意
  • 第7章 基层写手到机关,花拳绣腿失灵了
  • 7.1 已完稿的材料,为呈现负责
  • 7.2 反复改的材料,在过程中用心
  • 7.3 得全新的任务,建大局思维
  • 第8章 法定文种使用中的常见误区
  • 8.1 标题明明很正式,文种竟是自创的
  • 8.2 文种就像多胞胎,杂糅错用是常态
  • 8.3 发个通知说不清,只能补丁摞补丁
  • 8.4 会议记录变纪要,提纯规范是关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诚意满满之作

    作为初级执笔人,是否遇到过字体字号误用、页面设置异常、错别字拼频出的低级错误;还有大句套小句、主句套从句、句句不通的中级错误;还有明明在单位里做了很多事,一写工作总结就变成流水账的高级错误;更有犯一次错,可能往后几年都无缘晋升的刚性错误…… 有些问题的试错成本太高了,高到不能错,一次都不可以。领导说 :“这篇讲话稿,不够宏观啊。” 这就说明站位不对。要么是没有站位,要么是站位低了。怎么把讲话稿写到 “既要站位高,又要接地气”“既要表扬到实处,又能批评到心里”?作者在本书中就给出了具体的站位公式:本系统各级党委的重要观点 + 逐层降维 + 结合本单位具体工作。当然,站位高了或者站位低了,对于初级执笔人来说,姑且还有可以被谅解的理由。最怕的是站错位,一旦站错位,话说出口就覆水难收了。比如误给其他部门布置工作:给领导准备在各职能单位联席会议上要用的讲话稿时,执笔人只能结合本单位的职责定位写稿,不能给平级单位增加责任、部署工作。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体制内经常遇见的场景,就是常见于个人发言稿中,小白在中级领导的位置,把上级领导要说的话说了。反过来说,作为单位的 “一把手”,讲话稿的表述要相对宏观,点到为止,不能过于细碎。一般领导讲话稿的主体内容高度不够的原因,一个是写了下属的话,造成的结果是让下属无话可说。另一个是写了过细的话,这样造成的结果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显得领导没水平,没思路。看这本书真的感觉到了作者的诚意,为了让基础薄弱的执笔人也能掌握公文写作的 “底层逻辑”,内容真的是详细到了 “手把手” 的程度。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