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0千字
字数
2023-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指导职场新人进行公文写作的入门书。
内容简介
全书行文幽默、实例众多,共分为九章,依次介绍职场新人写公文材料的难点、写公文材料时容易踩到的“坑”、从零开始接触写公文这件事的学习路径、写公文材料过程中遇到瓶颈时的处理方法、提高写作效率的“葵花宝典”、长篇材料的写作要点、写作法定文种的过程中常见的误区,以及工作情商“软实力”的培养要点。
本书对于逃不开写公文材料任务的职场新人面对的问题,进行逐个击破、手把手指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职场新人写材料有多难
- 1.1 心中千言万语,笔下只言片语
- 1.1.1 刚工作啥也不会,领导批评是常态
- 1.1.2 开始写作如炒股,一通操作猛如虎
- 1.1.3 领导看后直摇头,想改都无从下笔
- 1.2 只写过微博小作文,如何过渡到公文
- 1.2.1 有写作基础,转换公文分三步
- 1.2.2 没写作基础,有希望写好公文吗
- 1.3 天下材料一大抄,为何我就不会抄
- 1.3.1 抄官媒材料,就像穿着婚纱去赶集
- 1.3.2 抄内网公文,就像踩着高跟去沙滩
- 第2章 写材料的“坑”,挨个踩一遍
- 2.1 格式设置一学就会,一用就废
- 2.1.1 页面设置为何出错
- 2.1.2 字体字号随心所欲
- 2.1.3 页码设置分步拆解
- 2.1.4 标点符号错误集锦
- 2.1.5 标题太长如何回行
- 2.2 匆忙下笔不审题,又快又错就是我
- 2.2.1 没搞清领导意图就一通狂敲
- 2.2.2 材料写不好,错字一大堆
- 2.2.3 遇到问题不张口,东瞅瞅来西瞅瞅
- 2.2.4 大材料写不了,小材料写不好
- 2.3 想靠材料博好感,结果打了领导脸
- 2.3.1 出席顺序不会排,姓名居然也写错
- 2.3.2 领导职务写一半,“同志”错用引误解
- 2.3.3 乱给领导戴高帽,领导看完直发毛
- 2.3.4 下笔轻重没分寸,领导就快挨处分
- 2.3.5 分析问题没边界,分分钟误伤领导
- 2.3.6 好不容易得个奖,抬了自己踩单位
- 第3章 痛定思痛,扎扎实实从零学起
- 3.1 金句收藏千千万,如何为我所用
- 3.1.1 想写什么,就不要出现什么
- 3.1.2 金句标题做段首,画龙点睛
- 3.1.3 金句标题变系列活动主题
- 3.1.4 结合本职工作,专业表述
- 3.1.5 让不同维度的事物相遇
- 3.1.6 以点带面,记一个,学一串
- 3.1.7 用反义词写出举措和成效
- 3.1.8 新瓶装旧酒,新颖感就位
- 3.2 设计小标题,如何摆脱“花架子”
- 3.2.1 标题雷区:为了对仗而对仗
- 3.2.2 如何写出高级且不花哨的标题
- 3.3 句子怎么写,干净严谨又走心
- 3.3.1 降低“白话”使用率,试试“听”新闻
- 3.3.2 拒绝“一逗到底”,自己“读”一遍
- 3.3.3 “大句”“小句”落玉盘,句句不通
- 3.4 美文在骨不在皮,好的结构在哪里
- 3.4.1 横向结构的标题,谁先谁后
- 3.4.2 纵向结构的适用要求
- 3.4.3 纵向结构的逻辑推演
- 3.4.4 错用结构,伤筋动骨
- 3.4.5 微观结构的常见错误
- 3.4.6 调整篇幅,结构更加美观
- 3.5 不用搜肠刮肚,也有写不完的内容
- 3.5.1 领导三句话,如何拆出三页纸
- 3.5.2 记不住领导说的话,如何是好
- 3.5.3 领导讲话,如何变成正式行文
- 3.5.4 按逻辑扩充材料,不怕没内容
- 3.5.5 日复一日,平淡工作如何汇报
- 第4章 1学得自信满满,现实比梦想骨感
- 4.1 熬夜写到怀疑人生,上级为何不采用
- 4.1.1 有低级错误吗
- 4.1.2 上级单位需要什么内容
- 4.1.3 动笔前跟上级部门沟通了吗
- 4.2 好不容易成了稿,领导说我写得“虚”
- 4.2.1 到底什么是“虚”,什么是“实”
- 4.2.2 为啥一写就是“流水账”
- 4.2.3 如何给“流水账”赋予灵魂
- 4.3 材料写了无数篇,水平提高太有限
- 4.3.1 为什么量变没有引起质变
- 4.3.2 领导能力不够,如何实现飞跃
- 第5章 苦心修炼,终于拥有“葵花宝典”
- 5.1 原来,材料高手都有自己的“兵器库”
- 5.1.1 建立搜索意识
- 5.1.2 用site指令、政务号精准搜索
- 5.1.3 学习上级单位下发的文件
- 5.1.4 研读兄弟单位递交的材料
- 5.1.5 深挖本单位的宝藏资料
- 5.1.6 整理领导的批注意见
- 5.2 把材料写好的七个技巧
- 5.2.1 美文技巧,鉴别好材料,再学习
- 5.2.2 减法技巧,删减仍通顺,果断删
- 5.2.3 复核技巧,切忌“一字毁所有”
- 5.2.4 换位技巧,站位高度不难提
- 5.2.5 整理技巧,及时分类,用时不愁
- 5.2.6 漏洞技巧,尽善尽美,过犹不及
- 5.2.7 参照技巧,可以“借鉴”,拒绝“照抄”
- 5.3 同一个内容,如何翻出五种花样
- 5.3.1 把要素捋顺,就是最简单的上网信息
- 5.3.2 充实内容、提炼标题,升级为工作简报
- 5.3.3 提炼简报、压缩内容,升级为工作总结
- 5.3.4 转换语言、变换风格,升级为领导讲话
- 5.3.5 深化推广、调整时态,升级为工作思路
- 第6章 最怕的长篇材料来了
- 6.1 领导讲话不贴心,辛苦半天被弃稿
- 6.1.1 应用场景变化多,文字风格各不同
- 6.1.2 善用“领导的话”,写进领导心里
- 6.1.3 讲话稿or工作总结,可别傻傻分不清
- 6.1.4 登高望远,材料站位立起来
- 6.1.5 虚实相间,内容高度拔起来
- 6.1.6 慎用易错字,领导读错你“背锅”
- 6.1.7 分步拆解,讲话稿这样撰写
- 6.1.8 写完领导没念,不必灰心自责
- 6.2 工作思路没框架,领导只说你去找
- 6.2.1 领导风格不同,应对策略各异
- 6.2.2 领导未给思路,自行拆解分析
- 6.2.3 框架已定,观点提炼不可或缺
- 6.3 工作总结要求高,新颖观点不能少
- 6.3.1 总结写得好,胜过埋头干一年?
- 6.3.2 搭框架、寻内容,逻辑清晰好处多
- 6.3.3 可量化、有成果,学会提炼亮点
- 6.3.4 提观点、寻创新,画龙点睛见真章
- 6.3.5 写作过程中,及时与领导沟通
- 6.4 述职报告责任大,集零为整逻辑清
- 6.4.1 述职报告和工作总结有何区别
- 6.4.2 个人述职,怎么写才“以小见大”
- 6.4.3 述职结构,怎么搭才“一目了然”
- 6.4.4 普通的工作,怎么述职才“言之有物”
- 6.4.5 琐碎的工作,怎么述职才“集零为整”
- 6.5 调研材料多又长,小切口写大文章
- 6.5.1 写调研材料,压力如山
- 6.5.2 备选题目多,如何切入
- 6.5.3 现场调研难,怎么获取资料
- 6.5.4 三个注意事项,规避返工
- 6.5.5 掌握经典标题框架,不再重写
- 6.6 先进事迹易出彩,尺度分寸要注意
- 6.6.1 撰写先进事迹,行文细节要注意
- 6.6.2 申报阶段,如何打磨材料
- 6.6.3 宣导阶段,如何润色升华
- 6.6.4 叙述日常工作,如何为平凡赋光环
- 6.6.5 以普通接线员为例,写出大事迹
- 第7章 基层写手到机关,花拳绣腿失灵了
- 7.1 已完稿的材料,为呈现负责
- 7.1.1 谁跟领导出行,谁为材料负责
- 7.1.2 三个技巧,有效避免版本错乱
- 7.1.3 投屏、打印的乱码,注意规避
- 7.2 反复改的材料,在过程中用心
- 7.2.1 戒掉情绪,七稿八稿都是历练
- 7.2.2 过程留痕,一步一步清晰可见
- 7.2.3 反复磨合,层层递进找准风格
- 7.2.4 把握节奏,又快又稳堪当大任
- 7.3 得全新的任务,建大局思维
- 7.3.1 落笔有根据,模棱两可难以过关
- 7.3.2 多技巧结合,驾驭长文不慌不忙
- 7.3.3 经得起推敲,好材料在骨又在皮
- 7.3.4 不糊弄领导,敷衍了事一眼识别
- 第8章 法定文种使用中的常见误区
- 8.1 标题明明很正式,文种竟是自创的
- 8.2 文种就像多胞胎,杂糅错用是常态
- 8.3 发个通知说不清,只能补丁摞补丁
- 8.4 会议记录变纪要,提纯规范是关键
- 第9章 写作是硬本领,情商是软实力
- 9.1 陪同领导外出调研,需要准备什么
- 9.1.1 “人、地、物、事”调研准备清单
- 9.1.2 文出我手不出错,事交我办您放心
- 9.2 工作中出差错,怎么跟领导说
- 9.2.1 要不要跟领导说
- 9.2.2 怎么跟领导说
- 9.3 座谈会发言,如何避免“里外不是人”
- 9.3.1 座谈会上的发言有技巧
- 9.3.2 “里外不是人”的原因
- 9.3.3 怎样发言才能走心、共情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