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用自然、社会中一个个耳熟能详的生动例子,带你探索网络科学的本质和特性,以及它在众多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应用。

内容简介

从生态系统到公共交通系统,从互联网到全球的金融市场,网络在所有这些自然和社会领域都发挥着核心作用。气候变化、流行疾病以及金融危机等现象的发生都基于网络结构,网络也为我们了解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健康和行为提供了洞见。借用社会、技术、自然和历史领域中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卡尔达雷利和卡坦扎罗在本书中探讨了网络的本质及多样性。本书还揭示了网络的自组织方式及其在大规模停电和计算机病毒爆发等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并且描述了网络理论在遗传学、生态学、技术以及管理等一系列领域中广泛且重要的应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章 从网络的观点看世界
  • 第二章 富有成效的方法
  • 第三章 网络世界
  • 第四章 连接与闭合
  • 第五章 超级连接器
  • 第六章 网络的涌现
  • 第七章 深入挖掘网络
  • 第八章 网络中的完美风暴
  • 第九章 整个世界是否就是一张网?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1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涌现之谜藏于连接,复杂系统的宏观秩序源于微观互动编织的网络结构,整体性无法被还原论解构,只能从关系拓扑中破译。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蚂蚁窝的智慧、微信群的谣言传播,都不是某个成员决定的,而是大家互动的结果。想搞懂这些现象,不能拆开看零件,得看人和人怎么连成网。就像你不看乐高图纸时以为是一堆零散积木,但按说明书拼起来就会突然出现一座城堡。生物细胞一个单独的神经元不会思考,但 860 亿个神经元连成大脑就能诞生意识。微博热搜,单条吐槽掀不起浪花,但当千万用户随手转发,就会引爆全网流行语。2. 枢纽即命运,网络中的超级连接者打破均值幻觉,异质性结构主宰信息扩散、危机传导与系统韧性,世界由不平等的连结定义。人脉王改变世界,就像微信群里的八卦总是先传到群主那儿,现实中的牛人、大机场、热门网站,这些超级节点既能让信息光速传播,也会让整个系统更脆弱。关键枢纽掌控全局,像快递中转站,北京新发地瘫痪能让全国菜价波动,义乌物流停摆直接影响全球小商品供应。3. 拓扑即语法,当三角形与圆圈成为数字时代的新字母,网络思维既是解构万物的透镜,也是警惕决定论僭越的永恒罗盘。连接改变认知,网络思维是我们理解数字时代的新工具,但要记得它只是个工具,不是解释万物的标准答案。网络视角能揭示连接规律但会忽略细节故事。密接关系网能定位传播链,却解释不了为何有人天生免疫有人易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世界就是一个大网络

      提起网络,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计算机互联网。但这本书讨论的网络指的是一个科学概念,它包括神经元网络、食物链网络、因特网络、赛博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社会网络等等。具备网络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比如电网、水网、公路网、铁路网…… 这些网络给我们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计算机互联网则拉近了你我之间的距离。当然,网络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疾病就会通过人际网络的枢纽节点传播的范围更广,现在便利的交通网也让疾病传播的更快,计算机病毒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些都会让人防不胜防。总体来说,这世界其实就是一个大网络。只要能找到正确的节点,人类所能够办到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简洁的网络科学入门读物#每天解读一本书

        一句话总结,很好的网络科学入门读物,基本囊括了市面上常见的网络科学相关内容。而这句话的反面就是,如果你对复杂系统,社交网络相关的研究接触比较多,那么本书的内容大部分 (可以说全部) 你都应该读过。


        插句题外话,牛津通识读本确实是接触一类知识最快的入门读物,在我有限的阅读量中,它的每一本书都没有让我失望。
        一、什么是网络科学
        随着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各类学科的飞速发展,我们曾经认为自己即将掌握看透未来水晶球的秘密,然而现实却无情的给予我们否定,个体间简单的相互作用最终在宏观上呈现出超越这些简单作用的复杂特性,不过在这否定中还是为我们留下一条窥见未来的缝隙,这缝隙正是网络科学。
        放弃对个体细微差距的关注,而把重点放在个体与个体间联系的学科正是网络科学。以图论为基础,更关注个体相互作用形成结构的特性的研究方法,让网络科学可以跳出对细节无穷无尽的描绘,直面整个群体展示出的特性,让我们以更高的视角看穿群体的规律。
        二、底层的规律
        打个比方,网络科学让我们放弃关注气体分子的运动,而把气体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这时原本无序的运动开始呈现出一些类似向压强更小的地方自动的规律。
        放到人类群体中,我们经常听到的 “六度分隔理论” 和病毒的传播模式以及信息的传递都呈现类似的过程,因为当拉远距离,这些过程的基础都是相同的人与人间的网络结构。
        以网络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跳出每个人的收入,学历甚至出生,观察整个社会结构变动造成的影响。
        三、我的看法
        网络科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目前还没有一个有力的大一统理论,但是它给予了我们分析预测的不同视角,为什么道路交通的改善对不同的城市的影响截然不同,为什么同样处在一家公司有的人备受重视,有的人却再努力也没用,因为它们处在的网络结构各不相同,道路交通,人员变动有的造成了结构变化,有的则没有影响。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