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0千字
字数
2017-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研究中日近代工业发展,解析中国经济整体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研究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希望从中找出某些对于理解和认识近代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线索和头绪。本书是通过与日本比较研究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因此本书的结构由中国和日本两个部分组成。具体由四个篇章构成:第一篇“预备性考察”介绍日本和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的概况;第二篇“近代日本的工业发展”除了讨论近代日本工业发展的一般问题之外,更多地研究技术创新问题;第三篇“近代中国的工业发展”重点通过几种数据资料研究民国时期的工业发展;第四篇“总结和展望”包括两章,一章是比较分析30年代两国工业发展的差异,另一章是对全书进行总结并做出结论。
目录
- 版权信息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前言
- 第一篇预备性考察
- 第一章 近代日本的工业发展:概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经济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工业发展概况
- 第四节 结语
-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工业发展:概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经济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工业发展概况
- 第四节 结语
- 第二篇近代日本的工业发展
- 第三章 工业发展与结构变化:传统与近代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定义和区分
- 第三节 结构变化
- 第四节 原因分析
- 第五节 结语
- 第四章 工业发展与技术创新:技术推动与需求拉动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观察
- 第三节 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
- 第四节 结语
- 第五章 动力革命的地区性:技术进步与地区差距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工厂的动力化
- 第三节 原动机的普及
- 第四节 动力革命的进展
- 第五节 结语
- 第六章 工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发明家的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统计分析
- 第三节 案例分析
- 第四节 社会经济背景
- 第五节 结语
- 第七章 工业发展与市场结构:兼论熊彼特假说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数量分析
- 第三节 财阀与技术创新
- 第四节 结语
- 第八章 工业发展与产业政策:专利制度的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创立及其特征
- 第三节 专利制度的经济学解释
- 第四节 相关政策的评价
- 第五节 结语
- 第九章 工业发展的产业升级:从人力车到汽车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人力车工业
- 第三节 自行车工业
- 第四节 汽车工业
- 第五节 结语
- 第三篇近代中国的工业发展
- 第十章 20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工业———基于《农商统计表》的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农商统计表》的性质及改进
- 第三节 估计结果的讨论
- 第四节 关于工厂的讨论
- 第五节 结语
- 第六节 附表
- 第十一章 1933年内地的工业[1]———基于《中国工业调查报告》的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调查概要
- 第三节 《调查报告》(中册)的分析
- 第四节 《调查报告》(下册)的分析
- 第五节 结语
- 第十二章 1933年内地的工业(2)———基于《中国实业志》的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山东省
- 第三节 山西省
- 第四节 湖南省
- 第五节 江苏省
- 第六节 浙江省
- 第七节 结语
- 第十三章 20世纪30年代东北的工业———基于《“满洲国”工厂统计》的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东北工业
- 第三节 资料的性质和估计方法
- 第四节 结果的讨论
- 第五节 进一步的分析
- 第六节 经济学解释
- 第七节 结语
- 第十四章 1939~1942年华北的工业———基于《华北工厂统计》的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1939年的华北工业
- 第三节 1942年的华北工业
- 第四节 结语
- 第五节 附表
- 第十五章 抗战时期后方的工业———基于《后方工业概况统计: 1942年》的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后方工业概况
- 第三节 行业分析
- 第四节 结语
- 第十六章 城市的工业:全国、上海、天津、武汉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城市工业概况
- 第三节 上海工业
- 第四节 天津工业
- 第五节 武汉工业
- 第六节 结语
- 第十七章 民国时期的矿业生产———基于《中国矿业纪要》的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资料的性质和既往估计
- 第三节 估计和分析
- 第四节 结语
- 第五节 附录:矿业产量估计依据的资料和估计方法
- 第六节 附表
- 第十八章 工业发展的促进因素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政府的作用:煤炭业
- 第三节 市场的作用:面粉业
- 第四节 企业家精神:纺织业
- 第五节 结语
- 第四篇总结和展望
- 第十九章 20世纪30年代中日工业发展比较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工业发展比较:基本特征
- 第三节 工业发展比较:统计分析
- 第四节 结语
- 第二十章 全书的总结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工业发展的差异
- 第三节 发展差异的原因
- 第四节 近代中国的工业发展:总结
- 第五节 结语
- 索 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