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5千字
字数
2022-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上海社会治理创新经验总结,包括基层党建、智慧治理等热点问题的详细介绍。适合各级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借鉴。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主要是对2014年年底上海市委《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一号课题实施以来,上海市各区社会治理创新经验的总结。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相关要求,本书围绕基层党建、社区共治、居民区自治、智慧治理、公共空间改造、社区基金会等当前创新治理的热点问题,详细介绍了近年来上海市各区、街镇和居民区的一些典型做法和品牌项目,梳理了上海这一超大城市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的探索实践,深入分析了背后的理论逻辑。本书可为各级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以及从事社会治理相关工作的实务工作者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一、如何理解社会治理创新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
- 三、上海市委“1+6”改革的主要内容
- 四、上海市社会治理的创新逻辑与实践经验
- 第一编 社区自治与居民参与
- 五里桥街道新“三会”制度:基层协商民主的本土经验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新“三会”制度:五里桥街道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历程
- 三、新“三会”制度的主要做法
- 四、新“三会”制度的成效与不足
- 浦东新区自治金项目:社区治理项目化的实践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自治金项目的来源
- 三、自治金项目的资助范围
- 四、自治金项目的运行机制
- 五、浦东新区自治金项目的经验和不足
- 梅陇三村绿主妇:社区里成长起来的生态环保社会组织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社区垃圾分类的本土实践:梅陇三村绿主妇
- 三、梅陇三村绿主妇模式的复制推广
- 第二编 社区创新服务
- 浦东新区“家门口”服务体系:走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家门口”服务体系的主要做法
- 三、“家门口”服务体系的成效与不足
- 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为城市建设者打造党群之“家”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的布局与运行模式
- 三、滨江建设者之家的经验与启示
- 奉贤区四堂间:宅基上的农村互助式养老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四堂间互助式养老的主要做法
- 三、四堂间互助式养老的支撑机制
- 四、四堂间互助式养老的社会化运营方式
- 五、四堂间取得的成效与不足
- 第三编 社区空间的规划与运营
-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以服务促治理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空间再造:公共空间功能的完善和扩展
- 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运作机制
- 四、社区公共空间运作的经验探索
- 嘉定区鼎秀社区“鼎治空间”:社区公共空间改造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鼎治空间”:社区公共空间改造
- 三、“鼎治空间”背后的治理逻辑
- 杨浦区社区睦邻中心:公共服务空间规划和运营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睦邻中心的规划与建设
- 三、经验与启示
- 贵州西社区微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的实践探索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社区微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的新理念和新路径
- 三、贵州西社区微更新的实践过程
- 第四编 社区治理智能化
- 宝山区“社区通”:互联网产品的社区应用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社区通”的系统设计:“自组织+组织化”的云平台
- 三、“社区通”的运作机制
- 四、“社区通”的经验和启示
- 静安区社区分析工具:深耕社区的法宝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社区分析工具的发展与构成
- 三、社区分析工具深耕社区的四个维度
- 四、社区分析工具的思考和展望
- 控江路街道“社区大脑”:当社区遇上“物联网”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迈向智慧:社区治理的新形态
- 三、智慧社区建设“三步走”的主要做法
- 四、社区智能化治理的“控江样本”
- 第五编 社区治理专业化
- 黄浦计划: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建设探索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黄浦计划”的方向
- 三、黄浦计划的运作方式
- 四、黄浦计划的成效
- 五、总结与思考
- 虹口区全岗通:“小巷总理”成长记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全岗通”的基本工作模式
- 三、“全岗通”的运行支持机制
- 四、“全岗通”的建设成效和启示
- 徐汇区“全面成长计划”: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全面成长计划”的建设方式
- 三、“全面成长计划”的支撑体系
- 四、成效与启示
- 凉城街道“新家园”建设:业委会指导专业化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凉城街道“新家园”建设的主要做法
- 三、凉城街道“新家园”建设的成效与隐忧
- 社区规划与城市微更新:社区规划师的探索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创智农园”:社区规划的典范
- 三、社区规划与社区规划师
- 第六编 社区治理法治化
- 耀江社区《住户守则》:社区规则治理的典范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耀江社区《住户守则》的形成过程
- 三、耀江社区《住户守则》的主要做法
- 四、耀江社区《住户守则》的主要特点
- 五、耀江社区《住户守则》的社会影响
- 六、耀江社区《住户守则》的经验表达
- 奉贤区“和美宅基·美丽约定”:村庄治理公约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和美宅基”:划小单元、以奖代补,治理撬动自治
- 三、“美丽约定”:“面子+票子”,建立创建成果的长效管理
- 四、如何让自治机制持续运转?
- 塘桥街道潮汐式停车:用规则来规范停车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塘桥街道探索“潮汐式停车”的主要做法
- 三、“潮汐式停车”的成效与启示
- 第七编 社区多元共治
- 邻里汇工程:从服务空间向治理枢纽的转型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徐汇区的邻里汇建设
- 三、从邻里汇到邻里汇工程
- 四、邻里汇工程的经验启示
- 黄浦区“零距离家园”:社区多元共治治理模式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零距离家园”模式的创立与发展
- 三、“零距离家园”的主要做法
- 四、“零距离家园”的成效与不足
- 社区基金会:社区治理的重要合作伙伴
- 一、背景与缘起
- 二、理解社区基金会
- 三、上海社区基金会的发展历程和培育模式
- 四、上海社区基金会的运作经验
- 五、上海社区基金会的建设成效与反思
- 后 记
- 内容提要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自1986年11月成立之日起,就秉承母体华东理工大学格物穷理、励志勤学的学术传统和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着力把自己铸造成为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