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0千字
字数
2020-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系统总结了中国社区基金会发展特点。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中国城市社区基金会的发展和运作情况,从宏观层面的行业发展和微观层面的基金会运作两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尝试总结社区基金会的本土化的内在逻辑和发展特点。本书系统梳理了西方社区基金会的发展经验,详细介绍了中国社区基金会的发展政策、行业状况、治理结构、运作模式和功能价值等,并指出社区基金会对于推动中国的社区公益慈善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具有的重要意义。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实践驱动理论,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以破解社区基金会的运作难题为目标,希望能为社区基金会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一些理论和经验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编委会
- 总序
- 前言
- 第1章 背景、缘起和研究方法
- 1.1 研究背景
- 1.2 缘起: 实践驱动理论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关于社区基金会的研究现状及其理论视角
- 2.1 社区基金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学者对社区基金会的研究概况
- 2.1.2 中国学者对社区基金会的研究概况
- 2.1.3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 2.2 理解社区基金会的理论视角
- 2.2.1 社区营造理论
- 2.2.2 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论
- 第3章 社区基金会的属性、含义及特征
- 3.1 作为社区社会组织的社区基金会
- 3.1.1 关于“社区”的理解范式
- 3.1.2 关于“社区基金会”的理解范式
- 3.2 作为慈善组织的社区基金会
- 3.2.1 社区基金会的类型
- 3.2.2 社区基金会的含义及特征
- 3.3 作为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社区基金会
- 第4章 国外社区基金会的发展状况
- 4.1 从精英慈善到大众慈善:社区公益慈善的新形式
- 4.1.1 众筹慈善的诞生
- 4.1.2 社区基金会: 一种新型的社区慈善模式
- 4.2 社区基金会在美国的发展及其全球扩散
- 4.2.1 社区基金会在美国的发展
- 4.2.2 社区基金会在英国的发展
- 4.2.3 社区基金会在日本的发展
- 4.2.4 社区基金会在其他国家的发展
- 4.3 社区基金会的成长和发展路径
- 4.4 社区基金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驱动逻辑
- 第5章 社区基金会的本土化发展
- 5.1 社区基金会的本土文化、制度和社会基础
- 5.1.1 社区基金会的本土历史文化基础
- 5.1.2 社区基金会的社会治理制度基础
- 5.1.3 社区基金会的社会关系基础
- 5.2 基金会在中国的发展
- 5.3 社区基金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5.3.1 类社区基金会发展阶段
- 5.3.2 民间自发探索成立阶段
- 5.3.3 制度化推动和发展阶段
- 5.4 中国社区基金会的发展现状
- 5.5 各地社区基金会的培育模式和经验比较
- 5.5.1 深圳社区基金会的发展
- 5.5.2 上海社区基金会的发展
- 5.5.3 成都社区基金会的发展
- 5.5.4 三地社区基金会发展的比较和经验总结
- 5.6 社区基金会本土化的驱动因素
- 5.7 中国社区基金会的本土化特点
- 第6章 中国城市社区基金会的治理结构
- 6.1 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社区基金会外部治理
- 6.1.1 如何理解社区基金会的外部治理
- 6.1.2 作为枢纽型组织的社区基金会
- 6.2 社区基金会外部治理的多元形态
- 6.3 制度主义视角下的社区基金会内部治理
- 6.4 社区基金会内部治理的多元形态
- 6.4.1 社会主导的社区基金会案例
- 6.4.2 企业主导的社区基金会案例
- 6.4.3 政府主导的社区基金会案例
- 6.5 社区基金会治理结构的困境及其破解
- 第7章 参与社会治理: 社区基金会的运作与功能
- 7.1 社区基金会的战略定位
- 7.2 社区基金会对于社区发展的作用机制
- 7.3 筹资有道: 社区基金会的多元筹款模式
- 7.4 培育社群: 社区基金会的资助之道
- 7.5 设计项目: 社区基金会的品牌塑造
- 7.6 资源输入: 社区公益事业“输血者”
- 第8章 社区基金会的成长和运作的微观实践
- 8.1 凌云街道的社会治理现状及相关经验
- 8.2 社区基金会的成立和治理团队的组建
- 8.3 从行政化驱动到社会化运作1.0
- 8.4 社区营造: 凌云社区基金会的探索和行动
- 8.5 培育社区公益文化,构建社区声望体系
- 8.6 筹集社会公益资源,探索社群经济模式
- 8.7 总结和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自1986年11月成立之日起,就秉承母体华东理工大学格物穷理、励志勤学的学术传统和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着力把自己铸造成为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