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8.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4千字
字数
2018-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书充满对耕种、食物和爱情的礼赞,字里行间饱含人与人、人与食物、人与土地之间最动人又深沉的联结。
内容简介
《耕种 食物 爱情》这本书的作者克里斯汀是个环游世界的旅行作家,一次采访中,她遇见了农夫马克,并被马克以及他的生活方式深深吸引。她决定放弃城市里的一切,和马克在爱瑟农场安下了家。
这本书是克里斯汀·金博尔和马克两人在爱瑟农场第一年的生动记录。由冬到春,由夏到秋,他们一点点地为这个农场注入生命,最后以在第二年秋季丰收时节,两人在谷仓阁楼里的爆笑婚礼作结,金博尔以细致诗意又幽默生动的笔触,写出了人与人、人与食物、人与土地之间最本真动人又深沉的联结。
同时,它也是一个女人成长蜕变的旅程。她从一开始的满腔热情,经历了焦虑、怀疑甚至是恐慌,慢慢变得坚定。如今,她已深深扎根于那片土地,和马克在农场生活了14年。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Part 1 离别
-
Part 2 冬天
-
Part 3 春天
-
Part 4 夏天
-
Part 5 秋天
-
后记
-
致谢
-
爱瑟农场菜谱精选
展开全部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逃离这一说,只是用一些困难交换另一些困难。我想要逃离的,不是马克,不是农场,也不是婚姻,而是不完美的自我。”
疫情之下:耕种自己的土地,去收获、去爱
作者:安康小确幸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336694 / 世界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Land is the only thing in the world worth working for, worth fighting for, worth dying for, because it’s the only thing that lasts. 《耕种 食物 爱情》是美国作者克里斯汀・金博尔的散文作品,在中国出版于 2018 年,此外还有多个语言的版本在世界各地发行。作为散文作品,作者用细腻而不失幽默的轻松话语,记录了自己来到农场的第一年和丈夫马克在农场的日常生活和经营,阐述了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过程中,作者自己,以及人和人、人和土地、人和农作物之间关系的变化。《伯灵顿自由新闻报》这样评价本书:语言生动但又不滥情,半是泥土,半是诗意。这位哈佛毕业的环球旅行作家,在认识农夫之后生活方式出其不意地迎来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正因为疫情经受着一轮又一轮的改变,让我对 “耕种 食物 爱情” 有了新的体会。THE DIRTY LIFE: A Memoir of Farming,Food,and Love 耕种:半是理想,半是现实作者金博尔曾说:“我想要一个家,有一间房子,有青草的气味,有晾在绳子上的床单,有一个在喷洒的水中跑过的孩子”。这些就在他们夫妻二人经营的爱瑟农场中,这是《耕种 食物 爱情》呈现的现实世界,也是很多读者理想化的生活模式。可是,你还会看到每天 “耕作” 十四个小时的农夫,小心地维护着土地,不断地付出努力和劳作,这是经营农场的日常。农民永远要担心土地里的粮食、蔬菜,围栏里的牲畜,忧心每一个季节的天气,而且无法逃离,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明天永远有明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只能不断地去迎接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农场不是世外桃源,而是泛着汗水的赤裸现实。正如书中写道:农场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东西。没有可以称作结束的事情,工作接踵而至,没有尽头。食物:饱汉不知饿汉饥第一轮树液的味道清凉甜美,带着树木的清香,足以激发充沛的灵感,为这种味道写下赞美的诗篇。以上是作者描写的制作糖浆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想要为甜蜜味道写下赞美诗篇的作者,就像此刻为《耕种 食物 爱情》这本书写下书评的我,因为它真实、宝贵,散发着泥土的气味,忍不住想要和更多的人分享,特别是希望没有机会接近土地、拥有土地的人,能够通过文字来领略土地的纯粹和博大,看到自己生活以外的一种真实生活。土地给予人类食物,滋养人类。食物是宝贵的,每一种食物的诞生都要经过漫长的过程,从种子发芽,要成熟结果;食物的必须的,是人类生存之本,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食物都是最基本的需求。爱瑟农场生产的食物可以养活 100 个人(也许现在会更多),他们的目标是提供 “农场会员” 全年丰盛而健康的饮食提供一切食材,包括牛肉、鸡肉、鸡蛋、牛奶、枫糖浆、谷物、香草,各种水果、蔬菜,等等。基本上,一个人靠爱瑟农场生产的食物生活就足够了。回到 2022 年的现实世界,全球疫情、俄乌冲突等危机不断蔓延。3 月初,联合国曾谨慎预测,俄乌冲突可能会让全球饥饿人口数量增加 760 万 —1310 万。 而上海还未结束的封控,导致不少家庭、个人遇到了 “粮食危机”,各种理由就不在此讨论。这场危机让人们开始审视自己的冰箱,当外卖变成了不可能,人们应该如何依靠有限的食物生存下去,成了当下必须解答的课题。曾经问 “吃什么”,是因为有太多选择,如今则是没有选择。无论你我,都不能置身事外,假装 “饱汉不知饿汉饥”。疫情之下,或许囤货算不上美德,但不浪费一定是。爱情:现在的是曾经想要逃离的作者说这本书里有两段爱情:与农耕,杂乱而令人沉迷的艺术;与丈夫,复杂而令人恼怒的农夫。农场里的爱情扰乱了她的人生轨迹,比如她吃了双人份的农场自制香肠,结束了自己十三年的素食生活的。书中,作者过着充实、丰盛的美好家庭生活,却也不是身处纽约公寓的她对 “家” 的设想。但是,如果你阅读了这本书,你就会知道这里面不仅仅是爱情,每一个句子都充盈着作者对农场、对土地、对丈夫、对孩子、对食物、对马儿、对春雀、对每一颗植物的爱。这些爱广大且深沉,充沛且源源不断。书籍腰封上印着这样一句话:爱上一个男人或女人,都无法给你真正的安全感。爱上一块土地,多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疫情当下,愿你拥有自己的 “土地”,无论是探索极简的生活方式,阅读图书,野外露营…… 散步,等等,都能够脚踏实地地去 “耕种”,去收获,去爱,去坚持。如作者一样,“迫不及待地到户外去,迫不及待地走到田里”。如陶渊明先生一样,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