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9.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6千字
字数
2025-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脚为笔、彰显土地美学、书写山中风物。
内容简介
傅菲驻扎大茅山三年,实地探访山林中的每一个角落,以脚为笔,书写山涧、鱼鸟、山民的命运,问道于自然,也问道于人世。
全书共五章,分别是《江河记》《荒野记》《虫鸟记》《物则记》《茶食记》。在大山深处,不为人知的角落,万物默默生长、繁衍。草叶上的甲虫,低吟的或咆哮的流水,斗水的鱼,赤红的火棘果和高粱泡,枝头即兴演唱的画眉……自然之物在作家笔下变得蓬勃鲜活,令人怦然心动。小雪后的一缸冬菜,足以抚慰严寒的深冬;慢工熬制的红糖,滋润味蕾和人心……
当一切返璞归真,乡野带给我们最本初真实的快乐。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1章 江河记
-
水流的复调
-
流弦
-
舞河
-
水边
-
跑马的河
-
汾水
-
河水带不走青山
-
第2章 荒野记
-
野溪谷
-
三吴坑
-
风暴坞
-
桐西坑
-
引浆源
-
盘石山峡谷
-
杨源坑
-
第3章 虫鸟记
-
锯木郎记
-
黑蚱蝉记
-
小鸦鹃
-
黑瓜蝽记
-
画眉
-
红隼落脚之地
-
黄脚胡蜂记
-
第4章 物则记
-
树叶
-
寒枝
-
空谷四季
-
春水
-
两亩方塘
-
冬日林中
-
鸣山
-
第5章 茶食记
-
糯米记
-
野茶记
-
蒸菜记
-
冬菜记
-
红糖记
-
艾蒿记
-
南瓜记
-
跋 自然精神
展开全部
深山欲雪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2046 本)#2025 年读书主题(八)新书 -《深山欲雪》(223)大家好!2025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六年,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新书的领域开始,随机选书进行刷书,第十一本是《深山欲雪》,以脚为笔、彰显土地美学、书写山中风物。傅菲驻扎大茅山三年,实地探访山林中的每一个角落,以脚为笔,书写山涧、鱼鸟、山民的命运,问道于自然,也问道于人世。全书共五章,分别是《江河记《荒野记》《虫鸟记》《物则记》《茶食记》。在大山深处,不为人知的角落,万物默默生长、繁衍。草叶上的甲虫,低吟的或咆哮的流水,斗水的鱼,赤红的火棘果和高粱泡,枝头即兴演唱的画眉.……. 自然之物在作家笔下变得蓬勃鲜活,令人怦然心动。小雪后的一缸冬菜,足以抚慰严寒的深冬;慢工熬制的红糖,滋润味蕾和人心...... 当一切返璞归真,乡野带给我们最本初真实的快乐。2、精彩内容:①水流的复调灵山山脉北部余脉骤然凸起,山峰尖耸,形如五羊奔跑,遂名五羊山,山南终日艳阳高照,又名阳山。山峰挤压山峰,有了向西逶迤的凹槽。腊肉岗、广财山、四方块、庙坞岗等高山,在凹槽两边列出长龙形矩阵,筑起大地的高墙。猕猴嘶鸣,嗷嗷嗷嗷,震荡野谷。涧水飞泻,冲入沟壑,汇流成溪。溪谷乔木、灌木丛生,野花不败,溪遂名花林溪。溪冲出第一个山塆,山坞豁然开阔,有逃荒避凶的先民胡氏在此安家,村故名胡家。溪流至广财山林场,水中石块爬满了青螺。青螺尖尖,螺嘴圆阔。这是至寒至阴之物。我在孩童时期长口疮了,就去山溪摸青螺,与薄荷一起煮水,喝了汤,当夜口疮就消失。现在已经很少见到青螺了,它只生活在高度清洁的山溪。溪出花林村,与焦坑水汇流,遂名重溪。盆地斩然露出了全貌,一马平川,苦楝、樟树、枫杨树、朴树、枫香树等乔木沿溪逶迤,田畴朴素、高阔,以不规则的条状自南向北铺延。我就像一个方士,背着一个帆布包,走在河边。在春风里,在秋阳下,在冬雨中。我常常这样,沿着河走,没有目的地。人走路会疲倦,河水不会。河水不分季节、无分昼夜,故自流淌。河被永不破损的车轮推着走,载着晨光,也载着月色。芦花和飞鸟装饰了车篷。河水颠沛流离,又悠然自得,沿途吹着当啷当啷的口哨。这是无与伦比的复调,比赋大地兴衰。②野溪谷开门见绵绵竹山。竹是翠竹,即使是在冬天,竹浪青青,熏黄的阳光在浮荡。竹山叫刀阴。栲树、萝卜花树、麻栎、桤木等高大乔木,耸出竹海,圆席一样的冠盖撑起巨浪。沟壑溪流潺潺,无止无休。这是大鲵与小鲵的栖息地。小鲵一窝一窝地藏在涧潭边的泥炭藓之下,在夏日的傍晚,喔哇喔哇,婴儿一样啼叫。横在田棚的溪,因大岭山,故名大岭溪。溪从高山之巅的萝卜棚而下,跳石穿林,延绵十余公里。溪谷两边是陡峭的山麓,被阔叶林、竹林覆盖。山坞一坳一坳斗转,被巨浪掀起的船一样,竖立起来。从萝卜棚翻下去,往东走,是柄源,下了山麓,是望仙乡沙洲。南北的溪谷有近四十里长。石瀑有半米高、一米高、两米高、三米高、五米高、十米高的。石瀑一级级,有石就有瀑。水从高处往下跳,水不怕牺牲。水无知无觉,水义无反顾。水不跳下来,就汇集不了更多的涧水,就成不了溪流。每个山谷都有涧水淌下来,飞崖溅壁。溪谷盈盈,荡起了哗哗声。燕尾在石崖下,追着水珠啄水虫吃。燕尾很少鸣叫,形单影只。在这样的地方,形单影只又何妨。乡音是会改的。人因时因地而变,至于变得怎样,自己是不知道的。等自己知道了,又到了暮年,一切都无能为力了。有时,某些改变是自己无法掌控的。这就是命运。大多数人,与自己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妥协,才得以安安静静生活下去。既是安泰,也是慈悲。对自己慈悲,对周遭的一切慈悲,对过往慈悲。这就是安身立命。③画眉画眉就落在窗下的鹅掌楸上,嘻哩噜哩地叫着。太阳还没升上山梁,云析出淡淡的霞光,流岚萦绕山冈。院子里有樟、栾、鹅掌楸、桂花树、山矾、枣树、枇杷树、枳椇、樱花树、玉兰树、湖北海棠、紫荆、枸骨树、合欢、茶花、南天竹、竹柏、银荆、含笑等树木。在晴朗的早晨,画眉随意择一枝头,穿着棕褐色的演出服,下摆橄榄绿,眼周描得白白,略显高傲地翘着头,唱起了被人忘却的乡间民谣。它是一个美声歌唱家,钟情于歌唱:嘁哩兮兮,噜哩嘀嘀,唧嘘唧嘘。它高傲,是有原因的。曲由心生。画眉多么快乐啊,在枝头间飞来飞去,忽而东忽而西,像一只梭子在冠层飞窜。它的尾羽时而像蝴蝶兰怒放,时而像花斑鲤摆动尾鳍。即使不飞,它也张开麦秸扇一样的翅膀。它没有忧伤、悲戚、抑郁。它的美声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美,节奏由它的心情调控,舒缓时如绵绵细雨,激烈时如瀑布飞溅。美妙的自然景象在它曲调里浑然天成:溪流越过了苔藓覆盖的涧石;石菖蒲开出了白花;树叶在颤动,旋飞而下;雪下了一天一夜,白茫茫;林中水滴,啪嗒啪嗒;风在山脊跑动….
《深山欲雪》人和自然是否可以和谐相处呢?我们希望是,但是很遗憾不是,这就是一个悖论。我们享受着一切便利时,却忘记了这一切可能是我们破坏了太多的生态才换回来的。真的要回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时,却又不习惯它本来的一切,最终说对方变了。作者一直怀念他小时候故乡的自然环境,从水开始,有鱼有树有蘑菇,我们的一切好像随手就可以得到,可是这只是小时候,我们都长大了,长大的代价就是再也不能回到小时候。而现代人已经完全忘记了如何和自然沟通,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学习到的,都是人工精心制造的一切,照此推理,他们又怎么可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然呢?随性而为的教训就是大自然的肆意报复,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们不是圣人,但是天地确实不仁。三思。
出版方
花城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得名于秦牧先生的名篇《花城》,创办于1981年,是广东省唯一一家专业文艺出版社。建社以来,花城社坚定文学本位,守护精神家园,引领出版潮流,近几十年来中国出版界、读书界出现的钱锺书热、先锋文学热、武侠文学热、琼瑶热、席慕蓉热、朦胧诗热、程甲本《红楼梦》热等,都肇始于花城社。
花城出版社主办了两个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花城》和《随笔》。《花城》被誉为全国大型文学期刊“四大名旦”之一,《随笔》则享有“北有《读书》,南有《随笔》”之誉。
花城出版社迄今已出书上万种,逾千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行业各种奖项,包括中国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国好书”奖等,连续十年荣列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并不断开拓创新,走媒体转型和融合发展之路,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近年来,花城出版社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力实施原创文学精品带动战略,出版了王蒙、张炜、王安忆、李佩甫、韩少功、李敬泽、刘和平、蒋韵、张欣、刘震云、虹影、李娟等名家名作,汇聚文学之力,见证时代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