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通天下至诚,识心性良知,跟着徐兴无教授读通《孟子》。

内容简介

孟子是中国思想史上地位仅次于孔子的儒家先行者,他游说诸侯,却一生未能施展政治才能,退而著书后,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孟子》,树立了生不逢时的“不得已”而“好辩”的斗士形象。《孟子》作为“四书”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民本、仁政、良知等思想震古烁今。

南京大学徐兴无教授以通识视野著成《〈孟子〉通识》,聚焦于孟子的生平与抱负、《孟子》的版本流传和“性善”“良知”“仁义礼智”“仁政”“民本”“浩然之气”“道统”等思想精要,回答了孟子对孔子有何继承、孟子文化精神的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孟子如何进行经典的批判与重构、孟子心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孟子对东亚文明有何影响等基本问题,深化了孟子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者的话
  • 今天我们为何读《孟子》
  • 一 困吝存志——流亡者的经典
  • 1.《孟子章句》和汉代的经学
  • 2. 写本时代的《孟子》
  • 3. 刊本时代的《孟子》
  • 二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人生与抱负
  • 1. 母教和孟子的人生
  • 2. 孟子对孔子的继承
  • 3. 孟子的抱负
  • 三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文化精神的创新
  • 1. 良知:人性的深处
  • 2. 仁义礼智:道德体系
  • 3. 万物皆备于我:人与宇宙
  • 四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孟子的经典课
  • 1. 尚友古人:经典的价值
  • 2. 辞与意:经典的释读
  • 3. 取义:经典的批判与重构
  • 五 仁政——人是政治的目的
  • 1. 王何必言利:政治的根本
  • 2. 民为贵:政治的主体
  • 3. 恒产与恒心:制民之产
  • 4. 民事不可缓:小国的立国之道
  • 5. 善战者服上刑:反对战争
  • 六 君子志于道——孟子与儒家的道统
  • 1. 然而无有乎尔:孟子的使命
  • 2. 君子欲其自得之:道的实践
  • 3. 予岂好辩哉:道的争论
  • 4. 孔孟之道:《孟子》与唐宋新儒学
  • 5. 大而化之:新儒学与东亚文明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