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9千字
字数
2023-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陶艺教育家杨永善先生谈艺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陶瓷艺术专业知识和理论的书籍,介绍了陶器与瓷器发明创造的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陶瓷工艺的属性与特征。
本书就陶瓷作品存在的基本形式,通过设计创意,融会功能效用和形式美感,运用材料和技术完成作品的规律和方法,并结合具体作品进行专业的阐释。陶瓷艺术创造具有独特的形式语言和自身的艺术规律,作者选取传统、民间和现代优秀作品进行分析,揭示陶瓷工艺思维的独特范式。
本书的特点在于,作者通过对陶器与瓷器设计和工艺实践的总结,在专业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制陶技术发明的重要意义
- 一、制陶技术发明与创造智慧展现
- 二、制陶工艺技术思维的深远影响
- 三、“水火既济而土合”的材料学开端
- 四、制陶技术发明与设计意识萌生
- 五、感悟制陶技术发明的创造精神
-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
- 一、制陶技术是瓷器发明的先导
- 二、制陶技术的出现与发展
- 三、多种陶器烧造的成功
- 四、原始瓷器的兼容
- 五、瓷器发明走向成熟
- 六、制瓷技艺的日益繁荣
- 中国陶瓷传统工艺概论
- 一、陶瓷传统工艺的独特范式
- 二、陶瓷传统工艺的“致用”
- 三、审美取向与陶瓷风格的多样性
- 四、陶瓷传统工艺在发展中的持续创造
- 五、深入研究陶瓷传统工艺的技术思想
- 中国陶瓷传统工艺研习札记
- 一、中国陶瓷传统工艺丰富的技艺内涵
- 二、作陶制瓷顺其自然的思维方式
- 三、设计创意与匠心独运的技艺融合
- 四、本体形式语言自律的体现
- 五、陶瓷传统工艺认识的深化
- 中国传统陶瓷的造型意识
- 一、造型是器物存在的基本形式
- 二、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
- 三、讲究完整的求全意识
- 四、不断完善的造型程式
- 五、富有形式感的造型韵味
- 六、精致得体的细部处理
- 陶瓷造型的意蕴
- 一、认识陶瓷造型的属性与特征
- 二、从造物到造型的实践感悟
- 三、制陶技术发明与造型产生的规律
- 四、从模拟自然到造型方法的演进
- 陶瓷造型方法的感悟与认知
- 一、陶瓷器物造型最初的产生
- 二、陶瓷造型从单一到多种方法的形成
- 三、在工艺实践中认识造型方法和规律
- 四、造型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附:《陶瓷造型艺术》序
- 陶瓷造型中“线”的运用
- 一、陶瓷造型的轮廓线与实体的关系
- 二、陶瓷造型的线型运用
- 三、造型实体线的呈现与处理
- 四、造型复合线角的运用与作用
- 陶瓷造型的整体和谐
- 一、陶瓷造型是功能、工艺与形式的整合
- 二、和谐是造型构成要素的匠心处理
- 三、相辅相成是造型整体构成的关键
- 四、整体和谐是造型形式美的本源
- 陶瓷造型与装饰的关系
- 一、造型自身的形式感是首要的
- 二、装饰从属于造型的形式与意蕴
- 三、发挥材料和技术的装饰作用
- 四、造型与装饰的风格谐调
- 五、造型与装饰结合的主从关系
- 六、装饰构图与造型部位选择
- 七、造型与装饰视觉体量感的适应
- 中国现代民间陶瓷备述
- 一、中国现代民间陶瓷发展的概况
- 二、中国现代民间陶瓷窑场分布的特点
- 三、中国现代民间陶瓷是传统技艺的载体
- 四、以致用为主导的创造意识
- 五、中国现代民间陶瓷造型样式的结构特点
- 六、中国现代民间手工技艺创造质朴的美
- 七、因地制宜发挥原材料的特质
- 八、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
- 宜兴紫砂工艺散论
- 一、追溯宜兴紫砂工艺源流
- 二、生态环境与独特技艺的形成
- 三、自然与传统的感应与结合
- 四、继承传统与深化创新意识
- 五、回顾过程的感悟与思考
- 黑龙江省出土的原始陶器的造型与装饰
- 一、远古“荒蛮之地”优秀的物质文明创造
- 二、独具特色的陶器造型
- 三、别具一格的陶器装饰
- 四、格物致知引发的遐想
- 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