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用户推荐指数
心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4千字
字数
2016-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基本概念和分类人手,梳理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机制(生物学及社会因素),介绍了临床测评技术和治疗方法(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并论述了一些相关法律问题。
内容简介
人格障碍是多种精神、心理疾病的底层变量,药物治疗几乎无效,而心理治疗是目前认为可行的方法,但治疗的效果仍然不理想。原因之一是我们队此病的发生(个人、家庭、社会)原因、发生、发展不完全明了,之二是我们对其治疗的专业化不够、标准操作化不强。本书将从人格障碍基本理论、对其心理治疗基本操作技能、对其治疗的评估反馈等为着眼点,配合详实的科研及临床评估/治疗案例,系统为读者阐述认识和驾驭人格障碍的可能。本书定位于临床、科研和科普的相关受众。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概念框架
- 第一节 有关人格的描述
- 一、气质
- 二、性格
- 三、人格
- 第二节 人格障碍的概念和定义
- 一、历史发展
- 二、临床描述
- 第三节 人格障碍相关理论
- 一、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理论
- 二、以行为为基础的理论
- 三、以认知为基础的理论
- 四、以神经生物学为基础的理论
- 第四节 人格障碍的分类
- 一、界定型分类
- 二、维度型分类
- 三、维度型-界定型分类
- 第二章 流行病学
- 第一节 概 述
- 一、描述性研究
- 二、分析性研究
- 第二节 人格障碍的患病率
- 一、人格障碍患病率
- 二、特定类型人格障碍患病率
- 第三节 临床和人口统计学相关因素
- 一、临床相关因素
- 二、人口统计学相关因素
- 第四节 人格障碍的共病
- 第三章 生物学基础
- 第一节 神经生理学相关研究
- 一、神经内分泌研究
- 二、神经电生理研究
- 第二节 神经生物化学相关研究
- 一、5-羟色胺
- 二、儿茶酚胺
- 三、其他神经递质
- 第三节 神经影像学相关研究
- 一、结构影像学研究
- 二、功能影像学研究
- 第四节 神经遗传学相关研究
- 一、难以确定的显型
- 二、研究现状
- 三、遗传学方法
- 四、性别差异
- 五、分子遗传学研究方法
- 六、环境对人格功能的影响
- 七、环境对人格特征变化的影响
- 八、结论
- 第四章 社会学基础
- 第一节 人格发展的年龄特征
- 一、婴儿期
- 二、幼儿期
- 三、儿童期
- 四、少年期
- 五、青年期
- 六、中年期
- 七、老年期
- 第二节 依附理论
- 一、孩童时期的依附
- 二、成人关系中的依附
- 三、依附中的个体差异
- 四、依附的类型
- 五、依附与人格障碍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家庭功能紊乱
- 一、父母罹患精神疾病
- 二、家庭破裂
- 三、教养方式不良
- 第四节 创伤经历
- 一、童年性虐待
- 二、童年身体虐待和辱骂
- 第五节 社会压力
- 一、个人的价值观
- 二、经历的寻求
- 三、自由
- 四、爱
- 第六节 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 第七节 对科研及临床工作的启示
- 一、对科研工作的启示
- 二、对临床工作的启示
- 第五章 评估与测量
- 第一节 一般测评的运用
- 一、问卷的选择
- 二、问卷使用的介绍
- 三、问卷结果讨论
- 第二节 核心测评的运用
- 一、症状测评
- 二、人际关系测评
- 三、人格测评
- 第三节 治疗过程测评
- 一、过程测评在个体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 二、过程测评在集体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 第四节 临床测评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 第六章 支持疗法
- 第一节 理论与原则
- 一、基础理论
- 二、基本原则
- 第二节 策略和技术
- 一、明确目标
- 二、交流
- 三、解释
- 四、回应
- 五、鼓励
- 六、指导与建议
- 七、合理化
- 八、建模
- 九、指导和技能训练
- 十、发展替代方法和解决问题
- 第三节 处理问题
- 第四节 实证评价
- 第七章 精神分析疗法
- 第一节 基本技术
- 一、自由联想
- 二、移情分析
- 三、释梦
- 四、阻抗
- 第二节 经验评估
- 一、治疗时间及成果
- 二、治疗费用的问题
- 三、来自经验数据的全面评估
- 第三节 技术策略和问题处理
- 第四节 评 价
- 第五节 结果和局限
- 第八章 辩证行为疗法
- 第一节 理论与原则
- 一、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生物-社会理论
- 二、辩证行为疗法的核心治疗原则
- 第二节 有关患者和治疗的假设
- 第三节 目标策略及步骤
- 一、辩证行为疗法的目标策略
- 二、辩证行为疗法的步骤
- 第四节 辩证行为疗法中的治疗关系
- 一、理论基础
- 二、治疗目标
- 三、治疗模式
- 四、治疗策略
- 五、治疗师特征
- 第五节 评估及启示
- 第九章 集体疗法
- 第一节 发展和概况
- 第二节 成员的筛选及治疗周期
- 第三节 治疗前准备
- 第四节 集体的内聚力
- 第五节 集体规范
- 第六节 疗 效
- 一、用于边缘型人格障碍
- 二、用于回避型人格障碍
- 三、用于混合性障碍
- 第七节 人格障碍集体治疗其他技术
- 一、观察学习
- 二、行为训练
- 三、角色扮演
- 四、视听技术
- 五、书面摘要
- 六、结构化练习
- 第十章 药物治疗
- 第一节 药理学相关研究
- 第二节 各型人格障碍的药物治疗
- 一、边缘型人格障碍
- 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 三、分裂型人格障碍
- 四、回避型人格障碍
- 第三节 相关治疗策略
- 一、边缘型人格障碍
- 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 三、分裂型人格障碍
- 四、回避型人格障碍
- 第四节 讨 论
- 第十一章 住院治疗
- 第一节 部分住院治疗
- 一、日间医院
- 二、日间照料
- 三、日间治疗
- 第二节 边缘型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住院治疗
- 一、概述
- 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住院治疗
- 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住院治疗
- 第三节 部分住院相关问题
- 一、概念问题
- 二、工作人员问题
- 三、小组治疗中的问题
- 四、成本问题
- 五、人格障碍理想的治疗策略
- 第十二章 法律问题
- 第一节 人格障碍的法律能力评定
- 一、刑事责任能力
- 二、受审能力和作证能力
- 三、其他法定能力
- 第二节 人格障碍的犯罪和暴力行为的处理
- 第三节 人格障碍与精神损伤
- 第四节 权益保护与伦理学问题
- 一、非自愿住院和治疗知情同意的能力
- 二、伦理学问题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中央级医药卫生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6月1日,是中国规模大、实力强、出版品种多的医学出版机构。1993年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评为中国首批优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