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张少康文集(十卷本)》的第一卷。

内容简介

本卷收入《先秦诸子的文艺观》《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钟嵘〈诗品〉》三部著作。

《先秦诸子的文艺观》系统梳理了先秦儒、墨、道、法及其他学术流派的文艺观念,为相关研究的拓荒之作,曾被译为日文在东京汲古书院出版。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以中西比较的视野,从艺术构思、艺术形象、创作方法、艺术表现的辩证法、艺术风格等方面探讨了古人有关创作的思想理论体系,亦是在学术史上影响甚大之作,有韩译本在尔法仁文化社出版。

《钟嵘〈诗品〉》从理论和创作相结合的角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诗品》的理论特色、批评方法及其诗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前图
  • 《张少康文集》引
  • 第一卷说明
  • 先秦诸子的文艺观
  • 日译本序
  • 小引
  • 一 先秦诸子文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
  • 先秦诸子文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先秦诸子文艺思想的历史渊源
  • 二 以“诗教”为中心的孔子文艺思想
  • 孔子的哲学、政治、教育思想对他文艺思想的影响
  • 孔子文艺思想的特征及基本内容
  • 孔子文艺思想的保守方面和消极成分
  • 三 墨子从狭隘功利观点出发的反文艺思想
  • 儒墨显学及其在文艺思想上的分歧
  • 《墨子·非乐》篇中对文艺的狭隘功利观点
  • 墨子的“三表法”及其在文艺批评上的运用
  • 四 孟子对文学批评理论的贡献
  • “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
  • 孟子的文学批评理论和实践的矛盾
  • “知言养气”说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 五 崇尚自然、神化的庄子文艺思想
  • 老子的文艺思想
  • 庄子的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想的关系
  • 标举自然之美,反对人工雕琢
  • 神妙化工的艺术创作论
  • 庄子文艺思想的浪漫主义特征
  • 六 荀子对儒家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文艺思想上的体现
  • “言志”和“明道”相结合的文学思想
  • 《乐论》篇中对文艺和政治关系的论述
  • 七 韩非子“以功用为之的彀”的文艺思想
  • 商鞅对儒家《诗》《书》《礼》《乐》的批判
  • 韩非子“以功用为之的彀”的文艺批评标准
  • 重质不重文的美学观
  • 韩非画论中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
  • 八 其他先秦诸子的文艺思想
  • 《易传》中的文艺思想
  • 后期墨家的文论
  • 阴阳五行家的文艺思想
  • 结束语
  •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
  • 韩译本序——致韩国的读者们
  • 前言
  • 第一章 论艺术构思
  • 一 虚静
  • 二 神思
  • 三 感兴
  • 四 物化
  • 第二章 论艺术形象
  • 一 物象和意象
  • 二 神用象通和拟容取心
  • 三 隐秀
  • 四 意境
  • 第三章 论创作方法
  • 一 实录写真
  • 二 奇幻夸诞
  • 第四章 论艺术表现的辩证法
  • 一 形与神
  • 二 假与真
  • 三 一与万
  • 四 虚与实
  • 五 情与理
  • 六 理与趣
  • 七 情与景
  • 八 意与势
  • 九 文与质
  • 十 通与变
  • 十一 风骨与辞采
  • 十二 法度与自然
  • 第五章 论艺术风格
  • 一 才气学习
  • 二 世情与体式
  • 三 八体屡迁,会通合数
  • 四 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 后记
  • 钟嵘《诗品》
  • 引言
  • 一 我国齐梁时代的诗论专家
  • 钟嵘的生平和思想
  • 《诗品》的体例和结构
  • 《诗品》的写作及其与书、画论的关系
  • 二 诗学批评史上的理论丰碑
  • “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 赋、比、兴的重新阐释
  •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 崇尚“自然英旨”,书写“即目”“所见”
  • “滋味”说的正式提出
  • 三 五言诗和诗人的历史总结
  • 五言诗繁荣兴旺的历史必然性
  • 五言诗发展的概况和不同阶段
  • 五言诗人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
  • 五言诗人艺术水平的等级品第
  • 四 文学批评方法的杰出典范
  • 历史比较法
  • 理论归纳法
  • 形象描述法
  • 环境分析法
  • 小结 中国古代诗话的滥觞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