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历史学的角度探究国际制裁的规律性认知。

内容简介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美伊关系恶化,美国开始了对伊朗四十多年的制裁,制裁领域从经济扩展到政治和军事,制裁形式从单边演变为单边与多边并行。制裁问题成为美伊关系变化的关键因素,也是观测新形势下中东地区政治格局演变的重要参数。

本书在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美国制裁伊朗的历史脉络及其深远影响进行系统性分析,对美国制裁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度解析,对前瞻性认识伊朗核问题的未来走向和中东新均势的形成具有现实意义,对深入理解美国与中东国家关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第一章 伊朗人质危机:美国对伊制裁的起源
  • 第一节 伊斯兰革命与美伊关系的变化
  • 第二节 伊朗人质危机下的美国单边制裁
  • 第三节 失败的联合国提案:多边制裁的尝试
  • 小结
  • 第二章 《阿尔及尔协定》:取消制裁
  • 第一节 人质危机下的美伊秘密接触
  • 第二节 《阿尔及尔协定》与取消制裁的谈判
  • 第三节 《阿尔及尔协定》对制裁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反恐问题:美国对伊朗制裁的新领域
  • 第一节 美国从人权政策向反恐政策的转变
  • 第二节 基地被袭:里根政府启动对伊朗反恐制裁
  • 第三节 美国对伊朗单边制裁的推进
  • 小结
  • 第四章 “伊朗门”事件:制裁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 第一节 美国武器换人质计划的谋划
  • 第二节 “伊朗门”事件的曝光与美国制裁的加强
  • 第三节 制裁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 小结
  • 第五章 双遏政策:全面制裁伊朗的肇始
  •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初期美伊关系的变化
  • 第二节 双遏政策的酝酿与出台
  • 第三节 遏制伊朗与全面制裁
  • 小结
  • 第六章 《达马托法》:域外制裁的扩散
  • 第一节 从多边制裁向域外制裁的演变
  • 第二节 《达马托法》的出台
  • 第三节 域外制裁的扩散及其对美伊关系的影响
  • 小结
  • 第七章 伊朗核问题的出现:制裁与反制裁的全面较量
  • 第一节 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单边制裁
  • 第二节 美国压力下的联合国制裁
  • 第三节 美国单边制裁的进一步加剧
  • 小结
  • 第八章 伊核协议的签订:解除制裁的尝试
  • 第一节 伊核协议的谈判
  • 第二节 解除制裁与伊核协议的达成
  • 第三节 解除制裁与加强制裁并行
  • 小结
  • 第九章 退出伊核协议:制裁的回弹与多边协议的破坏
  • 第一节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
  • 第二节 美国对伊朗制裁政策的回弹与伊朗的反制裁
  • 第三节 美国对伊朗政策的再酝酿
  • 小结
  • 结论 制裁与美伊关系
  • 参考文献
  • 美国制裁伊朗大事年表
  • 附录一 美国总统颁布对伊朗制裁行政令一览
  • 附录二 美国对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制裁摘要
  • 附录三 美国对违反制裁伊朗法案的银行进行惩罚
  • 附录四 根据《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美国解除对伊朗制裁摘要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