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聚焦先秦诸子,从诸子经历、时代背景、思想起源、思想特征及其流变和影响等内容。

内容简介

全书将先秦诸子思想放在“轴心时代”这样一个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从时代背景、诸子经历、思想起源、思想特征及其流变和影响等诸多角度对先秦诸子进行了概览式的介绍,力图通过精炼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呈现出先秦时代的宏大场面以及诸子思想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深远影响,从而透显出中国传统思想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与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前言
  • 第一讲 引言:轴心时代与中国思想的突破
  • 一 雅斯贝尔斯与轴心时代观念
  • 二 轴心时代观念的思想史意义
  • 三 中国思想的突破
  • 四 文献选读
  • 五 延伸阅读书目
  • 第二讲 孔子与儒家的形成
  • 一 儒家的道德传统
  • 二 孔子与儒家的确立
  • 三 孔子的意义
  • 四 文献选读
  • 五 延伸阅读书目
  • 第三讲 孟子与人性本善
  • 一 思孟学派及其意义
  • 二 孟子与人性本善
  • 三 孟子的论辩
  • 四 王道仁政
  • 五 孟子的意义
  • 六 文献选读
  • 七 延伸阅读书目
  • 第四讲 荀子与儒家的现实主义
  • 一 荀子与他的时代
  • 二 天人相分
  • 三 性恶与化性起伪
  • 四 隆礼重法与儒家的现实主义
  • 五 荀子的地位
  • 六 文献选读
  • 七 延伸阅读书目
  • 第五讲 老子与道家
  • 一 朦胧的老子
  • 二 老子论道
  • 三 老子的批判哲学
  • 四 老子的意义
  • 五 文献选读
  • 六 延伸阅读书目
  • 第六讲 庄子的精神世界
  • 一 老庄差异
  • 二 《庄子》中的庄子
  • 三 言、道与齐物
  • 四 逍遥与游世
  • 五 文献选读
  • 六 延伸阅读书目
  • 第七讲 墨子与墨家
  • 一 墨子其人
  • 二 墨子十事
  • 三 墨家精神
  • 四 文献选读
  • 五 延伸阅读书目
  • 第八讲 辩者公孙龙
  • 一 辩者的意义
  • 二 公孙龙其人
  • 三 白马论与守白
  • 四 文献选读
  • 五 延伸阅读书目
  • 第九讲 孙子与孙子兵法
  • 一 兵与兵家
  • 二 孙子与孙子兵法
  • 三 《孙子兵法》
  • 四 兵者孙武
  • 五 文献选读
  • 六 延伸阅读书目
  • 第十讲 韩非子与法家
  • 一 法家的历史命运
  • 二 法家的传统
  • 三 韩非与法家的集大成
  • 四 从荀子到韩非的内在逻辑
  • 五 终结者韩非
  • 六 文献选读
  • 七 延伸阅读书目
  • 第十一讲 阴阳家
  • 一 阴阳家的特殊性
  • 二 阴阳与五行
  • 三 邹衍与阴阳家
  • 四 董仲舒对阴阳家的吸收、改造
  • 五 阴阳家的影响
  • 六 文献选读
  • 七 延伸阅读书目
  • 第十二讲 纵横家
  • 一 特殊的纵横家
  • 二 纵横家及其作品
  • 三 言说的技巧
  • 四 纵横家的意义
  • 五 文献选读
  • 六 延伸阅读书目
  • 第十三讲 黄老道家
  • 一 政治舞台上的黄老
  • 二 《黄老帛书》
  • 三 《吕氏春秋》与《淮南子》的政治努力
  • 四 黄老道家的历史命运
  • 五 文献选读
  • 六 延伸阅读书目
  • 第十四讲 出土文献与先秦学术
  • 一 出土文献概观
  • 二 出土文献的方法论价值
  • 三 出土文献能否改写思想史?
  • 四 文献选读
  • 五 延伸阅读书目
  • 第十五讲 结语:道、道术与方术
  • 一 道与中国传统
  • 二 道与术
  • 三 学与术
  • 四 文献选读
  • 五 延伸阅读书目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