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四卷本研究经学价值思想的著作。

内容简介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卷》包括了论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前轴心时代的史影与传统、先秦的圣人崇拜与经学的发生、孔子的生命主题及其对六经的阐释、郭店楚简与早期儒学等。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二卷》介绍的是汉唐经学,主要内容包括:汉代经学的确立与演变;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理论体系;《孝经》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汉代齐、鲁、韩、毛四家诗学;《尚书》今、古文真伪新证:战国楚简《缁衣》所引古本《尚书》的资料价值等。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三卷》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宋明时期对儒家经典的认识,传统的诠释与诠释学的传统,以及“宋明经学”的发展情况等。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四卷》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清代对儒家经典的认识,传统的诠释与诠释学的传统,以及“清代经学”的发展情况等。

目录

  •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卷)
  • 版权信息
  • 第一卷 分撰人
  • 第一卷分撰情况
  • 前言 经学思想研究的新方向及其相关问题
  • 一 关于“经学思想”的界定
  • 二 如何看待儒家寄寓价值理想的古史传说
  • 三 经与史的关系
  • 四 经学传统与政治传统
  • 五 关于经学史的分期
  • 绪论一 重新认识儒家经典
  • 一 经典产生的时代条件及其类型特点
  • 二 儒家六经的形成过程
  • 三 “六经”作为经典的内在根据
  • 绪论二 传统的诠释与诠释学的传统
  • 一 儒家经学思潮的演变轨迹
  • 二 儒家经典的诠释学导向
  • 前经学时代
  • 第一章 论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
  • 一 中国史前各文化阶段的分期
  • 二 中国古代的人口和地理气候环境
  • 三 “帝”
  • 四 圣王时代
  • 五 两次重大的转变:氏族公有制——家族私有制——分封制
  • 六 宗周文明及其衰落
  • 七 轴心时代与价值的阐释
  • 第二章 思想的权威与权威的思想
  • 一 先秦时期的圣人崇拜思潮
  • 二 圣人崇拜与理想政治
  • 三 圣人崇拜与宗教意识
  • 四 圣人崇拜与经学发生
  • 第三章 孔子的生命主题及其对六经的阐释
  • 一 传统与时代
  • 二 学问·生命·人格
  • 三 “子曰”与六经
  • 第四章 郭店楚简与早期儒学
  • 一 郭店楚简儒家文献研究的参考坐标
  • 二 郭店楚简与早期儒学
  • 第五章 孟子在经学发生史上的地位
  • 一 以圣人和《诗》、《书》作为信仰对象
  • 二 士阶层的道义担负与人格重塑
  • 三 建立具有普世性的价值准则
  • 四 建立一套经典诠释的原则和方法
  • 第六章 传经与弘道:荀子的儒学定位
  • 一 回顾与问题
  • 二 经典的权威与经典的传述
  • 三 人格和社会政治理想
  • 第七章 儒学是一种“意义的信仰”
  • 一 引言:“意义”的义蕴
  • 二 “意义的信仰”的形成及其特点
  • 三 “意义的信仰”的表现方式
  • 第八章 礼的宗教胎记
  • 一 礼:由宗教向人文的游移
  • 二 祀典的原则、分类及表现
  • 三 结语
  • 第九章 礼的道德意义
  • 一 冠礼
  • 二 昏礼
  • 三 丧服
  • 四 乡饮酒礼
  • 五 射礼
  • 六 燕、聘、朝觐之礼
  • 七 结语
  • 第十章 礼与法的相涵与分立
  • 一 礼与自然法
  • 二 礼与成文法
  • 三 礼与法相分立的历史过程
  • 第十一章 “文王演《周易》”新说
  • 一 重卦非始于文王
  • 二 《易象》:鲁国秘府所藏文王“演德”之书
  • 三 文王“演德”的历史背景
  • 四 今本《周易·大象传》的“演德”范型
  • 五 “筮占”与“演德”:易学史上的两个传统
  • 第十二章 卦序与易学的起源
  • 一 今本《周易》的卦序问题
  • 二 帛书《周易》的卦序问题
  • 三 出土简帛的启示:从卦序看易学的起源
  • 第十三章 《左传》、《国语》筮例的再认识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重新认识《左》、《国》筮例
  • 三 考古材料的启示
  • 四 《左》、《国》筮例的经学史意义
  • 第十四章 《尚书》:从口传历史到成文历史
  • 一 《尚书》:“尊而重之”的“天书”
  • 二 上古神权政治在《尚书》中的反映
  • 三 《尚书》对各族系文化的总结
  • 四 《尚书》所反映的道统、天命与德治
  • 第十五章 “《诗》云”时代:先秦诗学
  • 一 《诗》的意义诉求
  • 二 “采诗”、“陈诗”古制的意义
  • 三 春秋时期的“赋诗断章”
  • 四 孔子删诗与《诗经》结集
  • 五 孟子的“迹熄《诗》亡”说
  • 六 诸子对《诗》的解读与理念化
  • 第十六章 古《诗序》的编连、释读与定位研究
  • 一 古《诗序》两端留白简的意含
  • 二 改换简文排序思路
  • 三 关于风、雅、颂的顺序
  • 四 关于几个重要字的识读
  • 五 释“动而皆贤于其初”
  • 六 释孔子对《宛丘》等诗的评论
  • 七 传世文献中有无古《诗序》遗文?
  • 八 《孔子诗论》宜称“古《诗序》”
  • 附表
  • 附录 古《诗序》复原方案
  • 第十七章 《春秋》与三传
  • 一 关于《春秋》三传的流传和相互影响
  • 二 《春秋》异文考
  • 三 《春秋》三传所反映的时代思想
  • 四 《左传》与口述史学
  • 第十八章 春秋公羊义
  • 一 《春秋》重“义”
  • 二 公羊义法的发展脉络
  • 三 大一统·张三世·通三统
  • 四 “王鲁”说·夷夏观·经权说
  • 五 结语
  • 第十九章 《论语》的结集与早期儒学的价值观
  • 一 孔门后学的分化与《论语》的结集
  • 二 《论语》与早期儒学的价值观
  • 三 《论语》在汉代的流传及地位
  • 第二十章 《大学》新解
  • 一 “三纲领”与“八条目”
  • 二 “八条目”试析
  • 三 《大学》在经学思想史上的地位
  • 第二十一章 郭店楚简与《中庸》公案
  • 一 《中庸》成书之谜
  • 二 今本《中庸》文本的差别
  • 三 今本《中庸》思想上的差异
  • 四 今本《中庸》对孟、荀的不同影响
  • 第二十二章 先秦孝道观的发展
  • 一 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性与祖先崇拜
  • 二 西周宗法制度的建立与孝道观念的发生
  • 三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和孔子对孝道观的重建
  • 四 战国时期的变法与孝道观的百家争鸣
  • 五 儒家的回应及孝道理论的全面建构
  • 第二十三章 德、力之争的演变及“焚书坑儒”
  • 一 上古时代“德治”传统的推测
  • 二 儒家孔孟对“德治”观念的强化
  • 三 法家“力治”观念的上升及鼎盛
  • 四 “焚书坑儒”及德、力统一论
  •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二卷)
  • 版权信息
  • 第二卷 分撰人
  • 第二卷分撰情况
  • 汉唐经学
  • 第二十四章 汉代经学的确立与演变
  • 一 经学的确立
  • 二 今文经学的发展
  • 三 古文经学的兴起
  • 四 谶纬的流行
  • 五 汉代经学的总结与衰微
  • 第二十五章 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理论体系
  • 一 董仲舒:把春秋学推向高峰最有功的人物
  • 二 经学内在的逻辑发展与时代机遇的交汇
  • 三 《春秋》具有纲纪天下的神圣法典的意义
  • 四 “大一统”·“张三世”·“通三统”
  • 五 “德刑相兼”·谴告说·经权之说
  • 六 董仲舒春秋公羊学说在汉代的盛衰
  • 第二十六章 《孝经》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 一 汉代宗法社会的调整及“以孝治天下”
  • 二 《孝经》对儒家孝道的继承与发扬
  • 三 《孝经》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
  • 四 《孝经》的版本及其历史影响
  • 第二十七章 汉代齐、鲁、韩、毛四家诗学
  • 一 《诗经》官学化与齐、鲁、韩、毛四家诗学
  • 二 《诗》与礼结合
  • 三 《诗》与史结合
  • 四 以《诗》为谏
  • 五 以灾异谶纬解《诗》
  • 六 余论
  • 第二十八章 《尚书》今、古文真伪新证
  • 一 今文《尚书》的来历、篇数与流传过程
  • 二 《古文尚书》的来历和流传
  • 三 《尚书》伪经伪说的流行
  • 四 楚简《缁衣》与真、伪《古文尚书》
  • 第二十九章 礼类经记的各种传本及其学派
  • 一 汉代礼学重点的两次转移
  • 二 今文《礼经》的传本和传承谱系
  • 三 古文《礼经》及其与《周官》不同的传承谱系
  • 四 《礼记》刘向辑本与二戴辑本
  • 五 郑玄《周礼》之学及其影响
  • 第三十章 政治经典与经典政治:《周礼》与古代理想政治
  • 一 《周礼》的性质与成书年代
  • 二 《周礼》的结构与思想渊源
  • 三 《周礼》与阴阳五行思想
  • 四 《周礼》与法家思想
  • 五 《周礼》与儒家思想
  • 六 《周礼》与王莽的政治实践
  • 七 《周礼》的历史地位
  • 第三十一章 孟喜、京房的象数易学
  • 一 孟喜的卦气说
  • 二 京房的象数易学
  • 第三十二章 刘歆与《周易》最高经典地位的确立
  • 一 “始皆治《易》”的刘向、刘歆父子
  • 二 “元元本本,数始于一”的哲学、象数学体系
  • 三 “太极上元”与圣王系统
  • 四 “《易》为之原”的经书系统
  • 第三十三章 纬书对经书的阐释
  • 一 纬书对《易》的解释
  • 二 纬书对《诗》、《书》的解释
  • 三 纬书对《礼》、乐的解释
  • 四 纬书对《春秋》、《孝经》的解释
  • 第三十四章 《白虎通义》制度化经学的主体思想
  • 一 《白虎通义》集今学之大成
  • 二 《白虎通义》限制最高王权的三种方式
  • 三 秉承五经之义诠释典章制度的制作意义
  • 四 以天道推求人道
  • 第三十五章 何休的《春秋公羊解诂》
  • 一 何休的生平
  • 二 《春秋公羊解诂》
  • 三 强调社会进化的历史哲学
  • 四 “衰世救失”的政治思想
  • 五 何休的灾异说
  • 六 结语
  • 第三十六章 郑玄经学思想述评
  • 一 郑玄的思想渊源
  • 二 郑玄的经学成就
  • 三 郑玄经学的地位与评价
  • 第三十七章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
  • 一 汉代经学的整合与郑玄《三礼注》的出现
  • 二 郑玄《三礼注》的主要特点
  • 三 郑玄《三礼注》的主要思想内容
  • 四 郑玄《三礼注》的影响与历史评价
  • 五 结语
  • 第三十八章 郑玄易学思想的特色
  • 一 易之三义
  • 二 爻辰说
  • 三 以礼注《易》方法
  • 四 郑玄易学重象数亦兼顾义理
  • 第三十九章 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意义
  • 一 今文经书系统的形成及其与古文经传的区别
  • 二 关于古文经来源的记载和争议
  • 三 今、古文经学争论的过程
  • 四 今、古文经学在禅让与世卿问题上的分歧及其意义
  • 第四十章 虞翻的象数易学
  • 一 卦变说
  • 二 之正说
  • 三 纳甲说
  • 四 虞氏易学的价值、地位及衰亡
  • 第四十一章 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
  • 一 《春秋经传集解》与魏晋经学研究
  • 二 《春秋经传集解》的哲学思想
  • 三 《春秋经传集解》的政治学说
  • 四 《春秋经传集解》的历史局限
  • 第四十二章 正始时期经学的玄学化
  • 一 经学玄学化的根源与本质
  • 二 何晏与《论语集解》
  • 三 王弼及其《周易注》
  • 第四十三章 玄学为统领,汉学佛学为辅弼
  • 一 皇侃的生平及著述
  • 二 对汉学的继承与受佛学的影响
  • 三 《论语集解义疏》中的玄学思想
  • 第四十四章 政治的统一与经学的统一
  • 一 《五经正义》撰修的历史动因与意义
  • 二 《五经正义》的撰修过程
  • 三 《周易正义》的经学思想
  • 第四十五章 李鼎祚与《周易集解》
  • 一 李鼎祚生平事迹考
  • 二 《周易集解》的版本、卷数及内容
  • 三 李氏易象观
  • 四 李氏易数观
  • 五 李氏对易学史的贡献
  • 第四十六章 中唐啖助、赵匡、陆淳的春秋学
  • 一 社会变动引出的思想危机
  • 二 《春秋》新学的兴起
  • 三 新经学的影响与地位
  •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三卷)
  • 版权信息
  • 第三卷 分撰人
  • 第三卷分撰情况
  • 宋明经学
  • 第四十七章 锐意革新的宋明经学
  • 一 宋学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其学术走向
  • 二 理学化经学在宋学中的位置
  • 三 理学化经学的解释学特点
  • 四 宋明时期经学的主要成绩
  • 宋初经学
  • 第四十八章 从钦定经学到自由讲学
  • 一 引言:唐宋时期学术思想的演变轨迹
  • 二 唐至宋初钦定经学的颁行及其流弊
  • 三 对汉唐传注之学的批评与“整体推翻”
  • 四 宋代的书院制度与自由讲学
  • 第四十九章 范仲淹与庆历学风
  • 一 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 二 庆历新政与复兴儒学
  • 第五十章 庆历之际的易学
  • 一 庆历时期学者的重《易》风尚
  • 二 范仲淹崇尚“刚健”的易学思想
  • 三 欧阳修《易童子问》的理性怀疑精神
  • 四 胡瑗开以儒理说《易》之宗
  • 第五十一章 刘牧的河图洛书之学
  • 一 刘牧的活动年代
  • 二 刘牧学派之《河图》、《洛书》
  • 三 “刘、邵之争”学术公案以及刘牧所受贬抑
  • 四 刘牧在易学史上的地位
  • 第五十二章 孙复与《春秋尊王发微》
  • 一 宋代的春秋学研究
  • 二 孙复与其《春秋尊王发微》
  • 三 孙复春秋学的几个特点
  • 第五十三章 刘敞的经学新解与庆历新经学
  • 一 刘敞春秋学及其对啖、赵、陆之说的继承与拓展
  • 二 刘敞春秋学的特色
  • 三 《七经小传》的经学新说及其对宋代经学的影响
  • 第五十四章 王安石“通经致用”的经学理念
  • 一 王安石的学行与荆公新学派
  • 二 通经致用:复归原始儒家的经学原典精神
  • 三 荆公新学与熙丰新政
  • 四 荆公新学对于宋代经学的影响
  • 第五十五章 在经典与政治之间
  • 一 王安石的“先王”意识及其古典理想主义
  • 二 王安石变法的《周礼》诠释学依据
  • 第五十六章 苏氏蜀学“情”本论的经学思想
  • 一 苏氏蜀学的经学成就及其在经学史上的地位
  • 二 苏氏经学的“驳杂”学风
  • 三 苏氏蜀学的天道性命之学
  • 理学化经学
  • 第五十七章 宋明理学与经学的关系
  • 一 对于“道学”、“理学”概念的历史考察
  • 二 宋明理学是经学演变的合逻辑产物
  • 三 宋儒经典诠释的理学化特征
  • 第五十八章 走向理学的经典诠释
  • 一 “寻孔、颜乐处”:参禅悟道式的解经径路
  • 二 “理一分殊”: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存在原理
  • 三 “格物致知”:开出知识论向度的新学脉
  • 四 “存理灭欲”:儒家经典的内在精神
  • 第五十九章 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的经学思想
  • 一 《太极图说》的经学思想
  • 二 《通书》的经学思想
  • 三 周敦颐经学思想的宋学精神
  • 第六十章 “道学”思潮与经学革新
  • 一 “道学”思潮的兴起及其与经学的关系
  • 二 “经以载道”与“道贵自得”
  • 三 “天理”论的建立与以“理”解经
  • 四 《伊川易传》义理易学的学术成就
  • 第六十一章 二程的四书学思想
  • 一 北宋心性之学的发展与四书学的形成
  • 二 二程对“四书”的尊崇与表章
  • 三 二程四书学的成就与治学特点
  • 四 “四书”与二程理学体系的建构
  • 第六十二章 张载哲学化的经学思想体系
  • 一 学术历程与平生志抱
  • 二 经学思想特色
  • 三 天、道、性、心的哲学体系
  • 四 《西铭》:基于宇宙根源论的伦理原则
  • 五 礼学思想
  • 第六十三章 邵雍的先天数学
  • 一 邵雍先天数学及其特征
  • 二 “先天图”及卦爻数
  • 三 邵雍的“加一倍法”与“二进制”的一致性
  • 第六十四章 胡安国《春秋传》的议论开合精神
  • 一 志在匡时,借《春秋》以发宏论
  • 二 明天人有响应之理而不任天
  • 三 民为本,君为重
  • 四 治国先正其心
  • 五 向往“天下为公”之世
  • 第六十五章 朱震集大成的象数易学
  • 一 易象说
  • 二 图书之学
  • 三 “太极”说
  • 四 朱震易学在易学史上的地位
  • 第六十六章 《诚斋易传》的历史与意义的世界
  • 一 杨万里的生平及其《诚斋易传》的特点
  • 二 引史证经
  • 三 “易之道,天理而已”
  • 四 人的自我完善与心本体
  • 第六十七章 太极本体论与占学方法论的统一
  • 一 少年治王弼《易》
  • 二 《太极解义》之太极本体论
  • 三 占学方法之内涵以及程、朱易学之关系
  • 四 《周易本义》九图修定时间及其在朱熹易学中的地位
  • 五 朱熹新道统论之形成及其与易学的关系
  • 第六十八章 理学化经学的典范
  • 一 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的意义
  • 二 “天命”的肯定
  • 三 内心的追问
  • 四 “天理”的建立
  • 五 理欲的对立
  • 第六十九章 经典崇拜与道德自觉
  • 一 否《毛序》与用《毛序》
  • 二 以“史”解《诗》与以“理”解《诗》
  • 三 否定“美刺”说
  • 四 提出“淫诗”说
  • 第七十章 以“理”诠礼化礼成俗
  • 一 朱熹对三《礼》文本及汉唐礼学著述的议论和评价
  • 二 朱子礼学思想的理论框架及其展开
  • 三 《仪礼经传通解》的编纂及其礼学价值
  • 四 朱子《家礼》的礼学价值、传播和历史影响
  • 第七十一章 蔡沉推求古圣心法的尚书学
  • 一 树立与维护道统、正统
  • 二 “建用皇极”
  • 三 存天理,维护世道人心
  • 四 宇宙论的神秘主义气息
  • 五 《书集传》在经学史上的地位
  • 第七十二章 陆九渊“六经注我”的生命实践诠释学
  • 一 “六经注我”的思想逻辑
  • 二 “六经注我”的思想意义
  • 第七十三章 杨简《杨氏易传》:心学解经的代表作
  • 一 重视“顿悟”
  • 二 以《易》为写心之书
  • 三 “人心即易道”的心学理论体系
  • 第七十四章 修身之道与治国之道
  • 一 真德秀的《大学衍义》
  • 二 邱濬的《大学衍义补》
  • 第七十五章 吴澄对《礼记》的改编
  • 一 关于《礼记》来源与分类编辑的学术史背景
  • 二 吴澄对《礼记》的重新编辑
  • 三 如何评价吴澄对《礼记》的改编
  • 第七十六章 赵汸的春秋学
  • 一 “鲁史书法”与“圣人书法”
  • 二 总结《春秋》要义
  • 三 对公羊学的肯定
  • 第七十七章 王阳明的经学诠释思想
  • 一 融化于个体生命中的经典
  • 二 《五经臆说》、《大学古本旁释》与《大学问》
  • 三 经学即道学即心学
  • 第七十八章 明代经学之翘楚
  • 一 生平遭遇
  • 二 向宋学发难
  • 三 走向考据学
  • 四 治学方法及其得失
  • 五 余论
  • 第七十九章 梅鷟《尚书考异》考辨方法的检讨
  • 一 梅鷟、梅鹗与《尚书考异》的关系
  • 二 对历史文献中关于《古文尚书》记载真实性的再审查
  • 三 “先汉真孔安国之伪书”与“东晋假孔安国之伪书”
  • 四 辨“孔安国《尚书序》”之伪
  • 五 认为《古文尚书》为伪作的一些有力证据
  • 六 附论:关于“古文科斗书”的解读
  • 第八十章 卓然独立的解经者
  • 一 经之分类、次序与价值
  • 二 “一多相贯,深造者泯薪火”
  • 三 《性故》与《一贯问答》
  • 四 《易余》和《周易图象几表》
  •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四卷)
  • 版权信息
  • 第四卷 分撰人
  • 第四卷分撰情况
  • 清代经学
  • 第八十一章 解构与重构:走向近代的经典诠释
  • 一 清代初期对理学的总结与批判思潮
  • 二 清代中期的经典考据学思潮
  • 三 清代后期的春秋公羊学思潮
  • 第八十二章 士风流变与经典尊黜
  • 一 《大学》经学地位变化的社会历史背景
  • 二 《大学》文本及其诠释取向
  • 三 陈确对《大学》的批判
  • 第八十三章 王夫之“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经学思想
  • 一 “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提出
  • 二 《周易外传》的道器观
  • 三 《尚书引义》的能所观和知行观
  • 四 《读四书大全说》的理气、理欲观
  • 五 《春秋家说》的民族观
  • 第八十四章 清初学者对宋儒图书易学的批判
  • 一 黄宗羲的《易学象数论》
  • 二 黄宗炎的《图学辨惑》
  • 三 毛奇龄对宋儒图书之学的考辨
  • 四 胡渭的《易图明辨》
  • 第八十五章 李光地与《周易折中》
  • 一 折中于朱熹
  • 二 准天之道,推生民之用
  • 三 穷理尽性至命
  • 四 君臣交以实心
  • 五 养贤以及万民
  • 第八十六章 顾炎武:清代经典考据学的先行者
  • 一 顾炎武的生平与学行
  • 二 “经学即理学”学术纲领的提出及其意义
  • 三 通经致用的治经宗旨
  • 四 顾炎武的古音韵研究
  • 第八十七章 阎若璩与《古文尚书》公案
  • 一 阎若璩曾大量抄袭梅鷟《尚书考异》吗?
  • 二 《尚书古文疏证》找到了《古文尚书》辨伪的关键点
  • 三 阎氏定的“铁案”还能再翻过来吗?
  • 第八十八章 姚际恒《诗经通论》的疑古精神
  • 一 生平与学术
  • 二 对前人解《诗》的疑古态度
  • 三 对《诗经》的诠释原则
  • 四 对近代疑古派的影响
  • 第八十九章 乾嘉考据学形成的历史原因
  • 一 关于“乾嘉考据学”的成因问题
  • 二 关于乾嘉时期的“学派”问题
  • 三 明清考据学的四个发展阶段
  • 第九十章 惠栋:标帜“汉学”的吴派宗师
  • 一 重新强调汉儒家法,亦重视贯通诸家家法
  • 二 勤于考证,信而好古
  • 三 批判宋明理学
  • 四 汲取西学
  • 第九十一章 戴震:学主“求是”的皖派领袖
  • 一 戴震的生活环境及其学术思想的形成
  • 二 “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的治经方法
  • 三 见“道”之作:《孟子字义疏证》
  • 四 戴震的治经成绩
  • 五 从戴学的接受史看戴震经学思想的意义
  • 第九十二章 章学诚“六经皆史”的思想
  • 一 “六经皆史”:“经”的“还原”
  • 二 从“史”到“经”:“经”的演生
  • 三 实践意识:“经”与“经世”
  • 四 “六经皆史”与“六史为经”
  • 第九十三章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评述
  • 一 洪亮吉入朱筠幕府之后的学术转向
  • 二 洪亮吉的《春秋左传诂》
  • 第九十四章 倡复古典礼学的凌廷堪
  • 一 凌廷堪礼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 凌廷堪礼学研究的方法与观点
  • 第九十五章 一代通儒焦循的经学思想
  • 一 考据不是经学
  • 二 “实测”与贯通
  • 三 “惟经学可以言性灵”
  • 第九十六章 乾嘉汉学的殿军
  • 一 阮元的经典诠释思想
  • 二 阮元的经典版本校勘学思想
  • 第九十七章 庄存与:清代公羊学的发轫者
  • 一 从《春秋属辞》到《春秋正辞》
  • 二 上接董、何,阐明《春秋》大义
  • 三 “章疑别微,《春秋》之大教也”
  • 四 善说《春秋》者,贵“知权”,戒“执一”
  • 五 孔广森自立“三科九旨”的失误
  • 六 孔广森《公羊通义》的评价问题
  • 第九十八章 刘逢禄与清代公羊学的发皇壮大
  • 一 公羊家法与今文学复兴之统绪
  • 二 内部开掘和外部廓清之功
  • 三 阐发“张三世”,传达时代变动的信息
  • 四 阐发“通三统”,论治国“穷则必变”之道
  • 五 阐发“王鲁”、“黜周”,论“大一统”思想的意义
  • 六 继往开来,壮大公羊学派的力量
  • 七 从凌曙和陈立反观清代公羊学复兴之艰辛历程
  • 第九十九章 龚自珍与晚清经学的嬗变
  • 一 “衰世”之音与嘉道时期学术风气的转变
  • 二 青年龚自珍对晚清社会弊端的揭露和批判
  • 三 探讨上古文明起源之阶段演进
  • 四 《春秋决事比答问》对《春秋》大义的阐发
  • 五 有关古文经学的看法
  • 第一〇〇章 魏源的今文经学与晚清思想解放
  • 一 《诗古微》推进学术风气革新的价值
  • 二 《书古微》:以新的视角论述学术史变迁
  • 三 追求社会改革的思想
  • 四 倡导向西方寻找真理
  • 五 龚自珍、魏源今文经学的历史地位
  • 第一〇一章 马瑞辰治《诗经》之立意与方法
  • 一 马瑞辰诗经学的基本理路
  • 二 复圣人之志的治经立意
  • 三 译圣人之意的治经方法
  • 四 对《毛诗传笺通释》的总体评价
  • 第一〇二章 “调和汉宋”的经学思想家:陈澧
  • 一 陈澧经学观的演变
  • 二 义理与考据并重
  • 三 解经之法与读经之法
  • 四 会通汉宋 回归孔孟
  • 第一〇三章 清后期的春秋谷梁学
  • 一 钟文烝《春秋谷梁经传补注》的经学思想
  • 二 廖平《谷梁古义疏》的思想
  • 三 江慎中会通中学西学的《春秋谷梁传条指》
  • 第一〇四章 廖平的“经学六变”及意义
  • 一 早年的两次思想转变
  • 二 “经学六变”的时间与变因
  • 三 廖平在经学史研究上的成就
  • 四 廖平的尊孔尊经理论
  • 五 对廖平“经学六变”的评价
  • 第一〇五章 康有为的今文经学及其变法思想
  • 一 今文经学思想的确立
  • 二 “托古改制”之“通三统”
  • 三 “与时进化”之“张三世”
  • 四 “大同世界”之“大一统”
  • 五 儒学向近代转化的尝试
  • 第一〇六章 皮锡瑞的今文经学思想
  • 一 生平与著述大要
  • 二 “通经所以致用”
  • 三 “尊孔必先明经”
  • 四 “治经必宗汉学”
  • 五 “义理必兼考证”
  • 六 “学求心得,勿争门户”
  • 结语 儒家经学中的十二大价值观念
  • 一 从哲学层面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 二 从政治层面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 三 从家庭、社会观念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 四 从国家、邦族、天下层面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虽有小瑕疵,但瑕不掩瑜

    生活于某一社会共同体的民族都有一定的价值体系,这一价值体系通过文字形式表现出来,便被视为该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而经学,也就是经典之学,是中国文化的根干,因为它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这套《中国经学思想史》并不是系统的经学类史书,而是由一个个专题组合起来的,每一章都是一篇论文,更象是一套杂志。主编者虽然倡导经学思想研究,但对经学思想的整体概念我感觉还是比较模糊的,所以编选的文章虽然各有其优点,但也显得杂乱 没有统一的文风。还有有些书中节选的的论文套话居多,虽然其观点还是比较新颖,但非要不断的反复论证,敷衍成一篇长文,就……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容错过

      很喜欢这本书,清晰明了,深入浅出,引经据典,文采斐然!太感谢啦!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