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6.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5千字
字数
2021-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在未来的某一天,表情包会取代语言么?读懂表情包,理解数字时代的沟通方式,听语言家讲解Emoji表情中的语言学知识。
内容简介
在数字通信时代,作为一种非言语线索,表情包帮助我们传递情感、增强语气、组织话语,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表达想法,令对方感同身受,并最终使我们成为更好的沟通者。在这本书中,读者将跟随作者徜徉在表情包世界,一起探讨表情包和语言之间的相似点及不同点。具体内容包括:交流的本质、语法的作用、语言的起源及进化过程、语言与人类思想的关系、意义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于语言的使用、变化和发展的影响。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 英文版序言:起点
- 01 表情包是新的通用语言吗?
- 表情包的兴起
- 让表情符号融入生活
- 性欢、交流和情商
- 02 表情包犯罪和交流的本质
- 管道隐喻
- 意义的可塑性
- 百科大脑
- 意重于言
- 交际的多模式化
- 心理控制
- 思想犯罪与“不在场”的表情符号
- 无言的交流
- 03 一个年度热词揭示了什么?
- 词语的本质
- 语言的构成
- 处处皆符号
- 表情包会发展成一种语言吗?
- 04 表达情感的秘方
- 情感互通
- 一切皆有情
- 正话反说
- 丰富的表情世界
- 无声的力量
- 面面俱到的表情包
- 历史的倒退?
- 05 多彩的文字
- 标点符号的情感化体现
- 表情字符的历史
- 表情包的诞生
- 三大文字系统
- 文字会因表情包“失意”吗?
- 06 一图胜千言
- 眼见为实
- 表情包是艺术吗?
- 视觉化转喻
- 情绪表现机制
- 表情包的喻体
- 07 因世界之变而变
- 语言的历史、宗系和特点
- 表情包的历史、宗系和特点
- 自然语言、人工语言、虚拟语言
- 词语的构成
- 表情包的构成
- 语言专家
- 结语:交流的未来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译后记 数字时代的沟通——“共情”的力量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