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和艺术设计爱好者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的教材,具有较强的通识性和实效性,其结构合理、内容丰厚,可在短时间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书分为十二章,系统介绍了色彩构成的学习方法与发展历程;色彩的基础知识与构成原理;色彩的应用路径与构成策略,并将色彩美的形式要素引入教学中,力求从多角度拓展学习者的研究领域与实践进程。在强化构成设计的基础上,倡导以新求质等理念,激活学习者的创新灵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01 色彩构成与学习
  • 1.1 色彩构成与构成教育
  • 1.1.1 色彩构成的概念
  • 1.1.2 基础教育与色彩构成
  • 1.1.3 构成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 1.2 色彩构成的教与学
  • 1.2.1 学习效果与理解
  • 1.2.2 学习方法与策略
  • 1.3 色彩构成与学习目标
  • 1.3.1 “形与色”构成能力的学习
  • 1.3.2 掌握审美能力的学习
  • 02 光与色
  • 2.1 光源与色彩
  • 2.1.1 自然光
  • 2.1.2 光的传播
  • 2.1.3 光与色彩
  • 2.2 色彩的种类及属性
  • 2.2.1 色彩的种类
  • 2.2.2 色彩的属性
  • 2.3 色彩的色调
  • 03 色彩与色立体
  • 3.1 色立体构造原理
  • 3.2 孟塞尔色立体
  • 3.3 奥斯特瓦尔德色立体
  • 3.4 日本色立体
  • 3.5 色立体的意义
  • 04 色彩与生理
  • 4.1 人眼构造及功能
  • 4.1.1 人眼的构造
  • 4.1.2 视觉成像过程
  • 4.2 色彩生理学说
  • 4.2.1 赫尔姆霍兹三色学说
  • 4.2.2 赫林四色学说
  • 4.3 视觉生理现象
  • 4.3.1 色彩与年龄
  • 4.3.2 视错觉
  • 4.3.4 视觉残像
  • 05 色彩与心理
  • 5.1 色彩心理表征
  • 5.1.1 象征性色彩
  • 5.1.2 主观性色彩
  • 5.1.3 对比性色彩
  • 5.2 色彩与联想
  • 5.2.1 具体联想
  • 5.2.2 抽象联想
  • 5.2.3 联想的作用
  • 5.2.4 联想与能力
  • 5.3 色彩联想构成设计
  • 5.3.1 绘画工具
  • 5.3.2 确立主题
  • 5.3.3 表现方法
  • 06 色彩混合
  • 6.1 色彩加法混合
  • 6.1.1 色光与三原色
  • 6.1.2 色光叠加混合
  • 6.2 色彩减法混合
  • 6.2.1 色彩与三原色
  • 6.2.2 色彩混合特点
  • 6.3 空间混合
  • 6.3.1 中性混合
  • 6.3.2 并置混合
  • 6.3.3 叠色混合
  • 6.4 空间混合构成设计
  • 6.4.1 空间混合表现方法
  • 6.4.2 空间混合视觉效果
  • 07 色彩对比
  • 7.1 色彩对比形式
  • 7.1.1 同时对比
  • 7.1.2 连续对比
  • 7.2 色彩对比应用方法
  • 7.2.1 无彩色对比
  • 7.2.2 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
  • 7.2.3 冷色与暖色对比
  • 7.3 色相对比
  • 7.3.1 同类色相对比
  • 7.3.2 类似色相对比
  • 7.3.3 对比色相对比
  • 7.3.4 互补色相对比
  • 7.4 色相对比构成设计
  • 7.4.1 高纯度色相构成设计
  • 7.4.2 低纯度色相构成设计
  • 7.4.3 色相对比视觉效果
  • 7.5 纯度对比
  • 7.6 纯度对比构成设计
  • 7.6.1 单色相纯度构成设计
  • 7.6.2 多色相纯度构成设计
  • 7.6.3 纯度对比视觉效果
  • 7.7 明度对比
  • 7.8 明度对比构成设计
  • 7.8.1 单色相构成设计
  • 7.8.2 多色相明度对比构成
  • 7.8.3 明度对比视觉效果
  • 08 色彩与面积、形状、位置、肌理的关系
  • 8.1 色彩面积构成
  • 8.1.1 色彩面积的应用规律
  • 8.1.2 色彩面积的构成设计
  • 8.1.3 色彩面积的视觉效果
  • 8.2 色彩形状构成
  • 8.2.1 色彩形状的应用规律
  • 8.2.2 色彩形状的构成设计
  • 8.2.3 色彩形状的视觉效果
  • 8.3 色彩位置构成
  • 8.3.1 色彩位置的应用规律
  • 8.3.2 色彩位置的构成设计
  • 8.3.3 色彩位置的视觉效果
  • 8.4 色彩肌理构成
  • 8.4.1 色彩肌理的应用规律
  • 8.4.2 色彩肌理的构成设计
  • 8.4.3 色彩肌理的视觉效果
  • 09 色彩调和
  • 9.1 色彩调和的表现
  • 9.2 同一调和应用方法
  • 9.2.1 无彩色调和
  • 9.2.2 互混调和
  • 9.2.3 点缀调和
  • 9.2.4 连贯调和
  • 9.3 秩序调和应用方法
  • 9.3.1 色相秩序调和
  • 9.3.2 纯度秩序调和
  • 9.3.3 明度秩序调和
  • 9.3.4 分割调和
  • 9.4 色彩调和构成设计
  • 9.4.1 二色、三色调和构成设计
  • 9.4.2 四色、五色调和构成设计
  • 9.4.3 色彩调和视觉效果
  • 10 色彩解构与重构
  • 10.1 中国传统色彩特征分析
  • 10.1.1 彩陶与青铜器色彩
  • 10.1.2 民间色彩
  • 10.1.3 绘画色彩
  • 10.2 自然色彩特征分析
  • 10.2.1 四季色彩
  • 10.2.2 动物色彩
  • 10.2.3 植物色
  • 10.3 色彩解构与重构构成设计
  • 10.3.1 色彩解构与重构形式
  • 10.3.2 形与色的解构与重构
  • 10.3.3 色彩解构与重构方法
  • 10.3.4 色彩解构与重构视觉效果
  • 11 色彩统一与变化
  • 11.1 色彩统一规律
  • 11.1.1 色彩与形态的统一
  • 11.1.2 色彩与审美的统一
  • 11.1.3 色彩与心理的统一
  • 11.2 色彩变化规律
  • 11.2.1 色彩平衡规律
  • 11.2.2 色彩节奏与韵律
  • 11.2.3 色彩单纯化规律
  • 11.2.4 色彩强调与关联
  • 11.3 色彩空间规律
  • 11.3.1 色彩与空间错觉
  • 11.3.2 色调与空间内涵
  • 11.3.3 色彩与空间再现
  • 12 色彩与设计应用
  • 12.1 标志设计与色彩
  • 12.1.1 标志设计色彩分析
  • 12.1.2 色彩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 12.2 包装设计与色彩
  • 12.2.1 包装设计色彩分析
  • 12.2.2 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 12.3 产品设计与色彩
  • 12.3.1 产品设计色彩分析
  • 12.3.2 色彩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12.4 服装设计与色彩
  • 12.4.1 服装设计色彩分析
  • 12.4.2 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 12.5 环境设计与色彩
  • 12.5.1 环境设计色彩分析
  • 12.5.2 色彩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