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0千字
字数
2019-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系统滤波理论与应用精要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线性系统滤波的基本理论、Kalman滤波模型的推广及其在探测系统中的应用、机动目标跟踪、Kalman滤波器在非线性系统中的应用、复杂环境中的目标跟踪、 相控阵雷达中的数据处理技术、 Kalman滤波在末制导探测系统中的应用、实用探测制导系统数据处理仿真与验证。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内容简介
- 版权页
- 序
- 前言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数据处理在典型低空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中的应用简介[7]
- 1.1.1 作战任务与系统组成
- 1.1.2 作战过程与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 1.1.3 目标探测雷达计算机系统及其软件的体系结构
- 1.1.4 导弹制导雷达计算机系统及其软件的体系结构
- 1.2 数据处理在弹上末制导探测系统中的应用简介
- 1.2.1 典型战术弹道导弹的威胁及其目标特性
- 1.2.2 高精度弹目相对运动参数的最优状态估计
- 1.2.3 正弦机动最优制导律实现所需目标参数的获取
- 1.2.4 弹目接近加速度鲁棒滤波器设计
- 1.2.5 数据处理算法在制导控制计算机系统软件与硬件上的实现
- 1.3 本书各章节简介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线性系统滤波的基本理论
- 2.1 卡尔曼滤波基本理论
- 2.1.1 维纳-霍泊甫方程和线性无偏最小方差估计
- 2.1.2 时间连续的卡尔曼滤波
- 2.1.3 时间离散的卡尔曼滤波
- 2.2 维纳滤波、平稳卡尔曼滤波及其相互关系
- 2.2.1 多维维纳滤波
- 2.2.2 平稳卡尔曼滤波
- 2.2.3 平稳卡尔曼滤波与维纳滤波的关系
- 2.2.4 采用均匀分布目标机动模型的三阶跟踪滤波器
- 2.3 线性系统的状态方程描述及其伴随系统
- 2.3.1 线性系统的纯量微分方程描述
- 2.3.2 确定变参数线性系统传递函数的近似方法
- 2.3.3 慢变参数系统脉冲响应函数的近似求法
- 2.3.4 线性系统的状态方程描述
- 2.3.5 齐次和非齐次向量微分方程的解与脉冲响应矩阵
- 2.3.6 线性系统的伴随(对偶)系统
- 2.4 卡尔曼滤波的可观测性、可控性和误差分析
- 2.4.1 线性系统的可观测性和可控性
- 2.4.2 线性系统滤波器的稳定性
- 2.4.3 线性系统滤波器的误差特性
- 2.4.4 滤波器的真实发散和误差补偿技术
- 2.5 调节卡尔曼滤波的协方差矩阵Q和R [16]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卡尔曼滤波模型的推广及其在探测系统中的应用
- 3.1 线性卡尔曼滤波模型的推广
- 3.1.1 引言
- 3.1.2 有作用力的系统
- 3.1.3 关于噪声模型
- 3.2 雷达常用的几种跟踪飞机的运动模型及其滤波器
- 3.2.1 连续时间系统的连续描述与离散描述的关系
- 3.2.2 常速度模型和常加速度模型及其常增益滤波器的参数制约关系
- 3.2.3 建立在CV、CA模型上的、滤波器的性能分析
- 3.3 10阶库金积分表[1]
- 3.4 引入速度量测的二阶滤波器的稳态性能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机动目标跟踪
- 4.1 引言
- 4.2 新息序列的基本性质
- 4.3 单模型方法
- 4.3.1 相关噪声模型——Singer模型
- 4.3.2 机动目标的截断正态概率密度模型
- 4.4 串行多模型方法
- 4.4.1 调整过程噪声的方法
- 4.4.2 输入估计方法
- 4.4.3 变维数滤波方法
- 4.4.4 检测及状态自适应调整滤波器
- 4.4.5 修正的常增益自适应滤波方法
- 4.5 并行多模型方法
- 4.5.1 方法描述
- 4.5.2 静态多模型估计器
- 4.5.3 动态多模型估计器
- 4.5.4 GPB1多模型估计器(切换模型)
- 4.5.5 GPB2多模型估计器(切换模型)
- 4.5.6 交互式多模型估计器(IMM)
- 4.6 多模型自适应估计
- 4.6.1 目标正弦机动跟踪的三态卡尔曼滤波器
- 4.6.2 目标正弦机动跟踪的四态卡尔曼滤波器
- 4.6.3 包含目标机动频率状态的五态卡尔曼滤波器
- 4.6.4 卡尔曼滤波器组的目标机动频率估计方法
- 4.7 小结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卡尔曼滤波器在非线性系统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近似高斯化的卡尔曼滤波算法
- 5.2.1 扩展卡尔曼滤波与弹道系数估计
- 5.2.2 转换观测卡尔曼滤波
- 5.2.3 无迹卡尔曼滤波
- 5.3 EKF在相控阵雷达目标跟踪中的应用实例
- 5.3.1 坐标系、测量模型及状态模型
- 5.3.2 混合坐标系下EKF滤波和UKF滤波
- 5.3.3 笛卡儿坐标系下的CMKF滤波
- 5.4 非高斯分布的直接估计(粒子滤波)
- 5.5 转换测量卡尔曼滤波及扩展卡尔曼滤波有关公式推导
- 5.5.1 真实偏差和协方差
- 5.5.2 平均偏差和协方差
- 5.5.3 球坐标系下对应的扩展卡尔曼滤波(EKF)
- 5.5.4 阵面余弦量测和阵面直角滤波
- 5.6 小结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复杂战场环境下的目标跟踪
- 6.1 引言
- 6.2 测量的证实
- 6.3 干扰环境中的单目标跟踪
- 6.3.1 最近邻域滤波法(NNF)
- 6.3.2 概率数据关联滤波器(PDAF)
- 6.4 干扰环境下的多目标跟踪
- 6.5 模糊子集理论在多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 6.5.1 模糊最小方差估计
- 6.5.2 多目标跟踪的模糊滤波算法
- 6.5.3 模糊关系矩阵和隶属矩阵
- 6.5.4 仿真实验结果
- 6.6 编队飞行目标群的跟踪逻辑
- 6.6.1 问题的提出
- 6.6.2 群目标数据处理系统的逻辑功能
- 6.7 运动载体环境下的目标跟踪问题
- 6.7.1 舰载雷达跟踪问题概述
- 6.7.2 参照系及坐标系
- 6.7.3 相对速度与相对加速度的推导
- 6.7.4 舰载雷达跟踪系统框图和仿真试验
- 6.8 小结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相控阵雷达中的数据处理技术
- 7.1 稠密多目标航迹初始化方法
- 7.1.1 分群处理
- 7.1.2 航迹初始化
- 7.1.3 一个工程应用实例
- 7.2 相控阵雷达工作方式的调度策略
- 7.2.1 概述
- 7.2.2 影响调度策略的主要因素
- 7.2.3 自适应调度策略
- 7.2.4 调度程序的设计方法
- 7.2.5 仿真实验结果
- 7.3 专家系统及其在相控阵雷达数据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 7.3.1 专家系统发展概况
- 7.3.2 专家系统的研究对象和结构
- 7.3.3 一个相控阵雷达工作方式调度的专家系统——SOMPAR专家系统
- 7.3.4 人工智能及其在相控阵雷达数据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 7.4 一个简单的相控阵雷达系统仿真实例
- 7.4.1 目标运动模型的仿真
- 7.4.2 测量过程的仿真
- 7.4.3 跟踪滤波及航迹管理
- 7.4.4 噪声协方差矩阵R(k)与初始协方差矩阵P(0/0)的计算
- 7.5 小结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8章 卡尔曼滤波在末制导探测系统中的应用
- 8.1 末制导探测系统总体设计
- 8.1.1 关于比例导引制导律指令加速度的方向
- 8.1.2 改进比例导引制导律问题的提出
- 8.1.3 对目标机动和弹体动力学滞后进行补偿的必要性
- 8.1.4 一阶最优制导律
- 8.1.5 二次型性能指标的最优制导律的重要通式
- 8.2 一阶最优制导律的四种推导方法
- 8.2.1 应用极小值原理推导一阶动力学最优制导律
- 8.2.2 应用柯西不等式推导一阶动力学最优制导律
- 8.2.3 应用Rusnak方法推导一阶动力学最优制导律
- 8.2.4 应用数值方法推导一阶动力学最优制导律
- 8.2.5 关于零控脱靶量
- 8.3 三回路自动驾驶仪的设计与应用
- 8.3.1 线性化气动传递函数
- 8.3.2 三回路自动驾驶仪的增益的解析求法
- 8.3.3 三回路自动驾驶仪增益的极点配置法
- 8.3.4 三回路自动驾驶仪设计小结
- 8.4 导引头跟踪解耦性能的设计与应用
- 8.4.1 探测器模型
- 8.4.2 导引头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
- 8.4.3 解耦方案
- 参考文献
- 第9章 末制导探测制导总体设计与状态估计
- 9.1 一阶最优制导律的实现与仿真
- 9.1.1 目标跟踪状态模型
- 9.1.2 剩余飞行时间的计算
- 9.1.3 目标机动加速度的主辅滤波器估计算法
- 9.1.4 最优制导律的实现与仿真
- 9.2 高阶最优制导律及其滤波实现研究
- 9.2.1 对应二阶飞控系统的最优制导律
- 9.2.2 对应三阶飞控系统的最优制导律
- 9.2.3 对应四阶系统的最优制导律
- 9.2.4 单边最优制导律小结
- 9.3 末制导探测系统仿真试验设计
- 9.3.1 基于脱靶量的末制导控制精度建模与验模
- 9.3.2 基于导引头天线罩的末制导探测建模与验模
- 9.3.3 状态估计滤波器对末制导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与评估
- 9.3.4 小结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滤波理论习题及解答
- 附录B 国际标准大气参数表(0~91km)
- 附录C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 附录D MATLAB基础
- 附录E 分贝转换表
- 附录F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 附录G 常用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表
- 附录H 雷达频段表
- 封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