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得到独家首发】丝绸之路上的希腊化文明遗产。

内容简介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以希腊联军统帅的身份,发动了对东邻波斯帝国的征服。经过十年征战,建立了一个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从东地中海到印度河的广大区域都处在他的统治之下。

亚历山大一路上建立了很多希腊式的城市,推行希腊式的政治制度、文化和生活方式。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猝然离世,这个帝国迅速土崩瓦解,被他的部将瓜分,最终形成了三个希腊化王国,希腊—马其顿人对东方的统治得以延续,并由此形成了“希腊化世界”。

在广袤的区域内,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长期接触,相互适应、相互融合,从而孕育了“希腊化文明”。存续时间,大致开始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结束于公元前后,时间上大致对应于中国的战国后期至西汉时期。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对抗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张骞历尽千辛万苦,十年之后到达中亚,这一“凿空”之举标志着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从表面看,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似乎是两个互不相干的研究领域,但事实上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

《从地中海到黄河: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系列立足全球史视角,聚焦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的关系,以希腊化城市、钱币、艺术向丝路重镇、钱币和艺术的转化演变作为研究重点,展现上下千年间欧亚非大陆上东西方诸文明交流互鉴的壮阔图景,揭示了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在时间与空间、形式与内涵、交流与融合、历史与现实等多方面的联系。

本书为《从地中海到黄河: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系列第六卷。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编 丝路综论
  • Mapping the Multiple Dimensions of Hellenistic Civilization and the Silk Road:Prospects and Methods
  • Language Contact and Cultural Contact along the Silk Road: Insights from Translation Studies
  • “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与拓展
  • 第二编 城市变迁
  • The Expansion of the Arsacid Cities along the Silk Road Reflected in the Chinese Texts
  • Palmyra on the Silk Road: Terrestrial and Maritime Trading Routes from China to the Mediterranean
  • 贵霜帝国的城市与丝绸之路在南亚次大陆的拓展
  • Presentation of Ancient Bactria
  • 丝路开通初期木鹿的城市发展与功能演变
  • 第三编 钱币演变
  • 亚历山大大帝与印度—希腊君主们的钱币肖像
  • 希腊—巴克特里亚和印度—希腊人钱币:基于模具研究的新材料
  • 塞琉古王朝阿波罗型钱币研究
  • 希印双语币的起源、演变与多族群文化互动
  •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Hellenistic Coins in Central Asia and India
  • 阿尔萨息王朝希腊文书写的衰退
  • 第四编 艺术融合
  • From Yingpan to Gandhara: How ‘Roman’ is the Hellenistic Artistic Legacy on the Silk Road?
  • 一件早期犍陀罗金铜佛与光明崇拜
  • 从伎乐供养人图像看希腊化文化对佛教的影响
  • 第五编 余波东渐
  • The Sinicization and Secularization of Some Graeco-Buddhist Gods in China
  • 希腊瑞鸟在东方
  • Harbingers of the Trojan War on a Gilt Silver Ewer from Guyuan
  • Knotted Carpets from the Taklamakan:A Medium of Ideological and Aesthetic Exchange on the Silk Road, 700 BCE-700 CE
  • Toward a Closer Reading of the Han Dynasty Lead Ingots
  • “外文铅饼”的百年考证与释读
  • 第六编 丝路拓展
  • 希腊—巴克特里亚时期的瓦罕城堡与丝绸之路
  • 丝路开通之初帕提亚帝国境内东西交通路线初探
  • 流动的世界:《厄立特里亚航海记》中的海上贸易
  • 附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