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索食物的过去与未来,一部文字版世界美食纪录片。

内容简介

从旧石器时代的猛犸象,到上世纪灭绝的渡渡鸟;从古罗马时代的罗盘草,到一百年前才灭绝的旅鸽……在人类持续的消耗下,每个世纪都有一种食物灭绝。

食物多样性正在加速消失。由此,两位饮食地理学家开启了一场食物寻根之旅,探寻历史上被食至灭绝的消逝物种、散落各地的“美食活化石”、餐桌常客的前世今生、未来可能大行其道的新食物……

这是一次饮食与自然史的漫游,一份灭绝与濒危食物物种的调研手记,也是未来环境的启示录——

除了那些消失的“绝世美味”,人类还将失去什么?在物种多样性锐减的今天,未来人类的饮食将走向何方?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谢
  • 第一部 结局的开始
  • 第一章 罗盘草
  • 第二章 神灵与怪兽
  • 第三章 穿越草海
  • 第二部 牛肉还是鸡肉?
  • 第四章 雅克托鲁夫森林中的野兽
  • 第五章 汉堡2.0
  • 第六章 有生命的风
  • 第七章 灌胃
  • 第三部 燃烧的图书馆
  • 第八章 梨王
  • 第九章 人生苦短,尽快行动
  • 第十章 炒蛋天堂
  • 第四部 暮色花园
  • 第十一章 蜂蜜与玫瑰
  • 第十二章 植物的性生活
  • 第十三章 侘寂
  • 参考资料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6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博物学闲谈

    本书和美食无关,洋人除了烧烤也不会什么饮食了,烧烤套娃(火鸡肚子里面塞鸭子再塞鸽子)就是极限了,八宝葫芦鸭表示很鄙视。为健康考虑,饮食当然最好的是天然,原味,但从奢华上讲就需要繁复的复合味道的层次感,这方面中国这种悠久历史的农业人口大国是祖宗。本书从猛犸象,渡渡鸟,苹果等等拉拉杂杂,写的可闲读。比如讲蜂蜜部分,蜂蜜的含水量超过 19%,蜂蜜中的天然酵母会被唤醒,产生酒精。自然发酵速度很快,创造出一种最简单、最容易获得的酒精饮料。蜂蜜酒中可以添加水果、香料、谷物或啤酒花,但基本配方始终不变:取蜂蜜加水即可。天然酵母会产生 3% 或 4% 的酒精,酒精会阻止酵母生长,留下大量未发酵的糖。葡萄糖首先发酵,但蜂蜜也含有果糖,因此最简单的蜂蜜酒也会非常甜。年轻的维京人会偷偷跑到家以外的地方,在爱人的陪伴下喝着蜂蜜酒度过一个月,以此来表达结婚意愿,这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 “蜜月(honeymoon)。进入工业化社会后,环境变化,野生的动植物更容易受到污染,最近中国各地开始野猪泛滥,很多老饕开始垂涎野猪肉了,但野猪是杂食的,现在的环境野猪肉污染很严重,不是随便能吃的,因此从卫生安全上来讲,已经不能随便吃野生的了。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除了美味外,应该还有别的相处方式

      作者纽曼从旧石器时代的猛犸象,到大航海时代的渡渡鸟,再到近一个世纪前才灭绝的旅鸽…… 一个一个说起。这些曾经活跃在地球上的生灵,或因人类的贪欲,或因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从我们的餐桌上消失。这些 “绝世美味” 的消逝,不仅仅是味蕾上的损失,更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沉重打击。作者带我们去冰岛火山之下追寻本地牛生产的优质黄油,到夏威夷群岛品尝古老的芋泥,追溯从古老天山流传至今的梨和苹果种群…… 这些生动的描述,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下的饮食魅力。书中,作者不仅讲述了这些消逝的美味,更将笔触伸向了当下。她以平和而幽默的笔调,探讨了未来人类的饮食方向。在缅怀消逝的 “绝世美味” 之余,也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书中记录了人们为恢复生物多样性所做出的努力,比如复育已经消逝的物种、发展细胞农业,特别是人造肉的兴起,为人类社会指出了一种可能的发展方向。但作者的笔触并不只是停留在对美食的赞美上,她更想告诉我们的是:每一种食物的背后,都承载着丰富的生态和文化信息。当我们失去一种食物时,与之相关的知识和文化也会随之消失。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为了保护那些珍稀的动植物,更是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自身的文化和未来。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