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日本冰河期就业世代女性群像,浮沉于时代洪流的真实证言。

内容简介

本书考察的对象是日本冰河期就业世代中的女性群体。作者根据“非正式员工”“中年女人的相亲”“生活的艰辛”“护理年老的父母”四个主题取材,采访了与自己同一年龄层、有类似境遇的多位女性。

有人明知公司的“努力就让你转正”是谎话,只能靠自我麻木来坚持工作的人;有人生了病也享受不到公司的福利,只能眼睁睁失业;有人找到了男朋友,却因为无法接受自己要先为他送终的现实而打退堂鼓;有人追求亲密关系却几经挫折最后放弃,决定与猫为伴度过终身;有人离开原生家庭,领着低保过着有些孤独却又不乏开心的日子;也有人拒绝消费主义裹挟,并在参与工会帮助他人维权的活动中找到了归属感……

她们在泥沙俱下的时代洪流中或沉或浮,承受并对抗着日本社会中对女性的种种有形无形的歧视,也为记录当代东亚社会女性生存现状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证言。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40岁女性的心声
  • “受难的一代”
  • 恰逢“失去的20年”
  • 40岁人群相关数据
  • 租房审查未通过
  • 处女地上的领跑者
  • 第一章 非正式的就业形式
  • 第一节 以录用为正式员工做诱饵让你卖命
  • 复杂的内心
  • 作为派遣制员工遭遇的种种不公
  • 只要能麻痹情感,安慰剂也罢
  • 彻头彻尾麻木不仁的“雇佣阵营”
  • 结婚意愿是什么?
  • 晚年构想
  • 第二节 单身女性派遣期间生病该怎么办?
  • 查出癌症和“终止续约”
  • 作为派遣制员工怀揣的种种疑惑
  • 派遣制员工不是人,而是商品、服务
  • 治疗癌症需要花费多少?
  • 购得住房·晚年计划
  • 第三节 从短工到“超级派遣制员工”
  • 转折点在2008年金融危机
  • 骇人的校园欺凌
  • 波涛汹涌的短工派遣生活
  • 历经几个环境恶劣的工厂
  • 靠自学取得多项资质
  • 对派遣制度“物尽其用”
  • 理想的工作方式
  • 变革中的日本工作模式
  • 第二章 40岁女性和“婚活”
  • 第一节 梦想在“老太太公馆”合租屋安度晚年
  • 倘若生病时无人照料,经济上无依无靠的话……
  • 晚年的归宿是监狱?
  • 婚恋派对、街镇联谊、拼桌馆、婚恋网站——
  • 婚恋市场的多余者
  • 有了男友却……
  • 年龄的壁垒·单身的壁垒
  • 对日本男性的心里话
  • 现实的梦想
  • 余生的构想
  • 第二节 “等他老了,我愿意为他换尿布吗?”
  • 如果美女去“婚活”……
  • 期望对方年入700万日元
  • 寄希望于占卜师
  • 回过神,发现自己“已超龄”
  • 邂逅年入2000万日元的男性
  • “40岁一代”抽到了贫困的下下签!
  • 第三章 背负着艰辛前行
  • 第一节 “拟态”成功的原心理疾病患者夕蝶
  • 阔别10年的重逢
  • “心理疾病患者”猛增的90年代
  • 不给年轻人生存余地的社会
  • 欺凌·拒绝上学·障碍者手册
  • 靠生活保护制度摆脱原生家庭
  • 契约员工也获得出差机会
  • 第一次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 “不想孤独地面对死亡”
  • 第二节 小学毕业的无敌原宅女、自由职业者佳奈
  • 省钱的生活
  • 初中一年级开始拒绝上学
  • 和年轻“活动家”们的邂逅
  • 出现在眼前的群体——“贫穷却活得自由快乐”
  • 用丰富的法律知识武装自己
  • 兴趣爱好是工会
  • 对母亲的复杂情感
  • 社会首先应该确保人能独立生存
  • 应对不安的策略
  • 第四章 当父母需要看护时该怎么办
  • 单身女性应该如何跨过看护父母这道坎
  • 看护支出
  • 该去哪家窗口求助?
  • 母亲突然病倒
  • 能租用的就去租用
  • 接踵而来的费用问题
  • 内心的安定来自经济的稳定
  • 先别急着辞去工作
  • 卷末访谈
  • 让“独居”不再意味着孤独
  • 40岁女性是“濒危物种”
  • “女性生活遇到困难就去卖春”的思维定式
  • 工作也好,结婚也罢,都和幸福无缘
  • 不求光彩照人,但求从容不迫
  • 凭1周3天、时薪2000日元的“工作”来照顾自己
  • 修道院——单身女性理想的栖身之所?
  • 面向大叔的合租屋行不通
  • 比起不结婚,更担心孤独死去
  • “未婚女性合租屋”的实验
  • 租金1万日元的合租屋蕴含着商机
  • 让“独居”不再意味着孤独
  • 女性自行构建安全网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2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自己的荒原上披荆斩棘

    这本《单身女性》读完了,不由得叹息一声。为了书中的女性们,也为了现实中的女性们。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泥沙俱下的历史洪流中,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貌似女性更加艰难。她们不仅要紧跟时代的脚步,调整自己的步伐。还要面对生育年龄,结婚年龄,以及社会对于性别的一系列看法。想一想。在 30 到 40 岁这十年的黄金年龄中。两个不同性别的人在职场里边厮杀拼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最后回归到婚姻生活中。社会对于男性是钻石王老五的艳羡,对于女性则是过了最佳生育年龄的评价。为什么。就因为她们是女性?而且在职场中。因为你是女性,迟早要结婚生子的,那么福利少一点也无所谓,做多一点也是应该的。因为你是女性,就不要在意能不能够转正了,把机会让给更加稳定的男性。但是,这本书让我感动的是书中的每一个女性。尽管被职场环境和生活环境逼到了墙角。还是不妥协,不放弃。努力在自己的荒原上披荆斩棘着。时代弥漫着黑暗,但她们努力的身影闪着光。身为女性,这是我们无法选择的。社会对于我们的看法,也是很难改变的。但是,你可以做出自己的行动,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女性的声音在,你并不孤独。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被歪曲的儒家思想影响

      这本《单身女性》作者雨宫处凛采访的对象多为 40 岁单身女性非正式员工,这一代人踏入社会时 正处于就业冰河期,35 岁又恰逢金融危机 已经无心顾及结婚生子。身体状态的下降、很少的积蓄、年迈父母看护问题,还有对自己身心各个问题的担忧,都让 40 岁的单身女性处在危机当中。在正式员工与临时工之间还有一个派遣制,就是和正式员工干一样的活,但待遇薪水完全不在一个档次。雨宫处凛采访的 36 岁昌美就是在许多公司做过非正式员工,她一心想当编辑,最终在近两年一直边服药边工作。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昌美目前工作状态就是一直属于契约员工,十多年来,工资或者日薪极低,就算工资涨上去,但公司内部的等级差别依旧存在,大量的工作,不能享受 “不加班日” 的待遇,领导说着两年就转正的豪言壮语但根本就是画大饼不能实现。除了物质金钱上的区别,最伤人的就是会有各种不公平对待,比如社保问题,上司回答是 “女孩子嘛,反正都是要结婚的,不投也罢”。单身女性派遣期间生病怎么办?43 岁的明美体检查出乳房恶性肿瘤,结果被公司 “终止续约”。在如今的中国,这公司真是会被告到死的。昌美对婚姻没有想法,但希望能有一个男朋友能够倾诉。晚年住房双亲养老金不发愁,担心的是父母养老与自己养老死亡能由自己决定。“不想再受到伤害了。” 在采访中,作者发现昌美情绪低沉,愤懑与醒悟并存。面对这样独立思考的女性,她渴望梦想,又希望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所以她不赞同 “合租屋”,也就是现在网络上盛行的组团养老。昌美的经历实际上就是国内某些行业女性现在所过的人生。在领导画大饼与超多工作量中被压榨挣扎,若是不会长袖善舞,就只能老实本分的工作。然而既使如此努力,最终可能超过了 35 岁这个现在所谓的就业年龄线而随时处在被辞退的边缘上,内心所承受的煎熬与压力,真的是让我们无法想象。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尊重选择,存在的意义是获得认可,认可的基准是符合人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前进。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0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